張 莉,王鳳領
(黑龍江財經學院,哈爾濱 150025)
?
基于云計算的高校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模式與機制的研究
張 莉,王鳳領
(黑龍江財經學院,哈爾濱 150025)
摘要:隨著我國計算機云計算技術的飛速發展,高校數字化教育也快速發展起來。我國高校為了更好地有效整合資源,達成資源的共享,使用了云計算下的高校數字化教育信息技術,為培養尖端復合型人才打下了基礎。從云計算的角度出發,對高校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模式與機制展開探討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云計算;高校;數字化教育;共享模式;機制
課題項目:黑龍江省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年度項目“基于云計算的高校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模式與機制的研究(13E016)”
伴隨著大學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中國高校數字化教育已經處在由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化的新階段。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教育資源,教育管理部門和高校數字化教育投資主體不約而同地把不同類型的大學新校區集中建在具有相當規模的大學城內,這不僅是高校自身內在發展的需求,也是時代背景下高校數字化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但是,社會對優秀高校數字化教育資源的迫切需求與現實社會的有限供給之間的矛盾,是現階段高校數字化教育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因此,研究建立和優化教育資源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高校數字化教育資源共享模式與機制的建立和優化,需要高校管理者和實際參與者根據現實中面臨的問題,積極主動地創新工作觀念和方法,探索高校健康持續發展的新模式。高校管理人員應該帶頭進行角色轉換,營造創新的氛圍,將創新意識和觀念應用于辦學思路、管理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的各個方面。在各高校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獨特的辦學理念、管理機制及校園文化等不僅是學校穩定成熟的標志,也是學校獨特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因此,各高校應充分利用共享的教育資源,融合自身優勢,發展多角度的辦學特色,打造獨特的學科特色和人才培養模式。
2.1硬件資源共享
盡管現代科學技術快速發展,但是紙質圖書和電子版影像資料依然是廣大教職工和學生獲取前沿信息、更新知識儲備的重要來源。伴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現存的圖書數量遠遠不能滿足現實的需要。因此,中原區的各高校應通過實地調研,整合和優化大學城內高校圖書資源,真正實現圖書借閱“無校際”和“一卡通”。實驗設備不僅是高校教育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保證,但是各高校基本實行自給自足的實驗室設備管理制度,閑置情況比較突出,學科的差異性也導致實驗室的資源各不相同。因此,大學城內各高校應合作建立一個開放、持續、良性循環的實驗設備系統,合理、有序、充分地共享實驗設備資源。大學城體育場館的共享不僅可以解決學生課余鍛煉場所不足的問題,還可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因此,大學城的各高校可以進行有組織、跨校際的交流與合作,構建樂觀向上的校園氛圍。還可通過市場化運作,充分利用體育館的時間,比如晚上或周末,合理安排教學課程和市場化比賽,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優化。
2.2軟件資源共享
對于任何高校來說,優秀的教師永遠都是稀缺資源。盡管大學城內各高校辦學基礎、學科實力有差別,但是可以采取互聘、聯聘的方式實現優秀教師的合理流動。各高校應根據具體專業的發展需要,建立相關的薪酬制度和考核體系,鼓勵聘請高水平兼職教授直接參與相關學科的建設規劃和指導、學科教學團隊建設及學科前沿研究。只有保證優秀教師的合理流動,才能實現教學資源的最優化。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跨學科的理論研究和應用成為知識創新的力量源泉。高水平學術講座的開放,能夠為大學城內各高校的師生提供最前沿的學術信息,積極構建濃厚的學術氛圍,有力地促進各高校的共享網絡建設。
高校教育資源共享和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政府、高校和社會公眾作為核心組成部分,應當充分發揮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即政府宏觀調控的連接作用、高校自主運作的核心作用和社會公眾監督的輔助作用,實現高校教育資源合理、健康、有序的發展。
政府,作為公辦高校數字化教育的投資主體和產權主體,應當在大學城教育資源共享過程中,在宏觀上協調大學城內各高校之間的利益關系,解決共享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在微觀上,應引導大學城中的各高校制定教育資源共享具體的規章制度,明確相應的權利和責任,保證資源共享有序化、合理化、長遠化。另外,政府應積極聯絡、吸引或聯合國內外各種優質高校數字化教育資源,不斷加強大學城各高校的內涵建設。開放的大學城高校管理模式是實現共享的關鍵,為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大學城內各高校首先應提高資源共享的意識,積極主動構建靈活、開放的管理制度,包括學分互換互認、教師和實驗設備資源共享模式與機制等。其中最關鍵的是建立一體化的網絡信息平臺,涵蓋身份認證、知識和設備資源、人力資源、教學管理資源等數據庫共享模式與機制,實現各高校教育質量的提高和長久發展。大學城資源共享機制作為一項高校數字化教育活動,必須要以開放的態度接受公眾的監督和問詢。只有獲得充分的知情權、質詢權,社會公眾才能從內心真正地理解、接受和支持大學城資源共享活動。因此,建立完善的社會民眾參與監督制度不僅是大學城教育資源共享模式與機制的重要保證,也是共享模式與機制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必要途徑。一方面,應鼓勵大眾媒體或記者對大學城教育資源共享模式的實施過程進行追蹤報道、評價、監督并向公眾解釋闡明實際情況。另一方面,應不定期邀請家長參觀訪問,詳細介紹教育資源共享模式與機制的實施情況,了解家長的期望和訴求,不斷做出改進、完善。
高校應積極打造云計算下的高校數字化教育共享模式,教育資源是教育活動的必要條件,在云計算處理下,很多教育資源都可以流通、傳播,能夠被廣泛地利用起來,通過網絡進行教育資源共享,也可有效提高教育資源信息的利用率,最大化地發揮教育資源價值。目前,我國高校在云計算技術支持下,成功建立了數字化的教育資源共享模式,統一信息化內容,統一教育教學核心,以進一步提高數字化校園建設,為在校師生提供更大的便利。
參考文獻:
[1] 楊龍云.云計算對教育的影響[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03):86-87.
[2] 曾靜.云計算時代高職院校面臨的機遇和挑戰[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0,(22):102-103.
[3] 廉琪.云計算在移動學習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0,(20):105-106.
[4] 任偉,劉進.云計算環境下建設數字化學習資源的研究[J].價值工程,2010,(26):37-38.
[5] 徐祖倩.云計算技術對教育的影響展望[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4):114-115.
Research on resources sharing mode and mechanism of university digital education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ZHANG Li,WANG Feng-ling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Harbin 150025,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the digital education is also developed rapidly.In order to better integrate resources effectively,universities take the use of digital education IT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which lays the foundation to cultivate advanced compound talents.From perspective of cloud computing, this paper analyzed resources sharing mode and mechanism of university digital education.
Key words:Cloud computing;Universities;Digital education;Sharing model;Mechanism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646(2016)08-0074-02
收稿日期:2016-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