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 江
(遼寧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沈陽 110122)
?
【文化哲學】
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西方“普世價值”
桑 江
(遼寧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沈陽 110122)
在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西方“普世價值”論者帶著鮮明的政治意圖,曲解黨的十八大凝練出的“三個倡導”,推崇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權等價值觀念,制造思想領域的混亂。厘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西方普世價值的思想來源、價值追求,把握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鍵環節,才能有效抵制西方“普世價值”的持續流行和消極影響,保持意識形態領域積極健康向上的良好態勢。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西方普世價值;批判視角
從思想來源角度看,西方“普世價值”論的理論依據在于抽象人性論。認定人性是人所固有的、一成不變的,進而抽象出一系列單純形式的價值觀,依托社會契約論理念構建價值體系。
十八大之后,我們以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為理論依據高度概括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總體上,遵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傳承、吸收人類發展史中的有益文明成果,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三個倡導”。這是全黨全社會經過長期討論、提煉作出的重要論斷,是我黨運用馬克思主義方法傳承優秀傳統文化中追求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崇尚正義的思想精華,是創造性轉化中華傳統文化的義理系統、禮儀規范而形成的優秀價值理念,更是中華民族偉大實踐中積淀、凝結的價值共識。如今,其作為中華民族主體性的標識,反映著中國人的基本生存狀況和現代社會的必然要求,也將成為當代中國最基本的價值觀。
西方“普世價值”宣傳的價值觀實質上是西方國家的制度設計,以“普世”的名義兜售西方式的“自由、平等、法治、人權”等觀念。從人類歷史進程來看,其曾發揮過重大的歷史作用,但歷史也表明,“自由、平等”等所謂的普世價值僅僅是資產階級特殊利益的“遮羞布”,如今,更是成為西方國家推行“霸權主義”的輿論工具,“‘普世主義’是西方對付非西方社會的意識形態”[1]。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我們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涉及國家、社會、公民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既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要求,繼承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體現了時代精神。”[2]
首先,我們提煉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社會主義社會堅守的基本價值觀念內在契合。社會主義運動歷經幾百年的發展,作為一種社會形態,它堅持把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作為自己的價值目標,以滿足大多數人的利益作為自己的價值取向。“三個倡導”——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國家的價值目標,構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會的價值導向,堅持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個體價值準則——的整體訴求,體現了社會主義社會倡導的最高價值和決定性理念,也反映了當前社會主義社會的普遍性要求。
其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追求,它反映著中華民族對于價值關系的認知、觀念,特別是集中反映了當下人民群眾對國家發展、社會發展、個人發展的期望與追求。從現實角度來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發展過程中,需要為社會發展樹立價值坐標,為多種社會主體提供價值標準。只有高度凝練、充分發揮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引領作用,培育具有較高道德水準的社會公民,凝聚社會共識,提升國家軟實力,才能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
另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包含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價值理念,也彰顯著當今世界整體的價值追求和價值共識。在全球化日益拓展的今天,其與人類文明發展和進步相關聯,與“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人類共同價值訴求內在契合,充分體現了中國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體現了全人類團結合作、共同應對諸多困難與挑戰的價值承諾,反映著全人類共同的努力方向。“三個倡導”把“共同價值”與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核心價值觀辯證統一起來,既吸納和發展了共同價值的基本內涵,又具體體現著共同價值的基本訴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3]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穩步推進,在各種思潮激蕩背景下價值觀念也日趨多元化,價值觀念是意識形態的重要載體,不僅表明一個階級、政黨和國家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更關涉到根本道路問題,因此,必須堅持弘揚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統領雜多的價值觀。
一方面,“十八大”提出的“三個倡導”是中華民族長期實踐中逐步凝結的,作為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在當今社會發展中起著匯聚價值認同、凝聚民族力量、筑牢精神支柱的重要作用,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偉大實踐中,要進一步凝練、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另一方面,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要準確把握西方“普世價值”的教條主義本質,要避免被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標榜和推行的“普世價值”所蠱惑,確保中國精神的時代性和科學性。
西方“普世價值”是資本主義的核心價值觀,盡管資本主義文明呈全球擴張趨勢,但從根本上說,西方“普世價值”無法超越資本文明的歷史限度,無法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事實上,只有超越西方“普世價值”,才能凝聚中華民族復興的精神力量,而在批判和抵制西方“普世價值”的過程中,我們既要反對空談,也要反對盲目改革。
[1]塞繆爾·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36.
[2][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9.168.
【責任編輯:王 崇】
B822
A
1673-7725(2016)12-0173-02
2016-10-15
本文系2013年度遼寧省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項目編號:L13BZX006)的研究成果。
桑江(1977-),男,遼寧朝陽人,講師,主要從事思政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