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琳莉
?
·預防醫學·
洛陽市西工區托幼機構傳染病防控工作現狀及對策
吳琳莉
摘要:目的為了解西工區托幼機構傳染病防控現狀,協助衛生行政部門制定轄區托幼機構傳染病管理措施提供依據。方法采用查閱資料、詢問調查和現場查看相結合的方法檢查洛陽市西工區托幼機構中傳染病管理制度、晨檢與缺勤兒童追蹤隨訪、預防接種證查驗、疫情報告情況;保健人員與保健室配置;衛生消毒檢測情況;聚集性病例發病情況等。結果西工區托幼機構傳染病管理組織和管理制度健全,預防接種證查驗、托幼機構工作人員、兒童入園(所)及定期健康檢查工作落實較好,部分托幼機構晨檢、缺勤追蹤、空氣消毒執行情況相對較差,公辦托幼機構衛生保健人員配備嚴重不足,其傳染病發病比高于民辦機構。結論應加強托幼機構衛生保健人員的工作能力,按要求配備衛生保健人員,改善公辦托幼機構的布局和消毒條件,加強公辦托幼機構傳染病監督管理工作。
關鍵詞:傳染病控制;兒童保?。煌杏讬C構
作者單位:洛陽市西工區婦幼保健中心,河南洛陽 471000
托幼機構是兒童生活、學習、活動的公共場所,一旦發生傳染病容易造成流行。而且學前期幼兒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生長發育迅速,適應環境的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力不足,容易導致各種傳染性疾病的傳播,甚至暴發流行,不但嚴重威脅兒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也會對社會和家庭造成較大影響[1]。加強傳染病的管理是保障兒童健康的關鍵環節,也是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有效舉措[2]。為掌握我區托幼機構傳染病防控現狀和主要問題,為構建傳染病防控體系提供參考依據,作者在2014年對全區45家托幼機構開展傳染病防控現狀調查,現將結果分析報道如下。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對象洛陽市西工區教委注冊的全部45家托幼機構,其中公辦托幼機構17家,民辦托幼機構28家。
1.2方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 第76號令)[3]和《洛陽市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實施細則》等要求設計調查表,采用查閱資料、詢問調查和現場查看相結合的方法。
1.3調查內容①托幼機構傳染病的組織建設、傳染病管理制度;②晨檢、缺勤兒童追蹤隨訪、預防接種證查驗、疫情報告執行情況;③保健人員配備及保健室設置;④衛生消毒檢測情況;⑤聚集性疫情。
1.4統計學分析采用Epi Data3.1建立數據庫,應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2結果
2.1一般情況西工區轄區內共有托幼機構45家,344個班,10 630人。其中,公辦17家,171個班,5 811人;民辦28家,173個班,4 819人;300人以上的托幼機構10家,公辦8家,民辦2家。2014年托幼機構聚集性疫情發生情況:手足口病30起,水痘3起,腮腺炎2起。托幼機構能嚴格執行兒童入托前查驗接種證、入托前健康體檢和每年定期體檢、工作人員每年體檢,衛生保健人員均取得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托幼機構衛生保健技術培訓合格證》。
2.2制度建立與執行情況①傳染病組織管理建設:在調查的托幼機構中,全部按照規定建立傳染病報告管理制度,傳染病管理組織設立率達到100%。②晨檢和缺勤追蹤制度執行情況:晨檢制度在托幼機構的執行率為48.89%,公辦托幼機構晨檢率為41.18%,民辦托幼機構晨檢率為53.58%,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65,P>0.05);缺勤追蹤執行率公辦和民辦機構分別為70.59%和85.71%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51,P>0.05 ),見表1。③定期體檢:兒童入托前體檢率100%;兒童定期體檢率公辦90.54%,民辦90.96%。④工作人員體檢率100%。⑤預防接種查驗:預防接種證查驗率為公辦93.33%,民辦87.15%,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
表1西工區托幼機構晨檢和缺勤追蹤執行情況

例(%)
2.3衛生保健人員配備情況本次調查的45家托幼機構中300人以上的10家,其中公辦托幼機構8家,民辦2家;按標準配足了衛生保健人員有29家,達標率為64.44%,公辦托幼機構占10.34%(3/29),民辦占89.66%(26/29);公辦和民辦機構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6.11,P<0.05)。衛生保健人員持醫師或護士執業證書者17.78%,公辦托幼機構75.00%(6/8),民辦25.00%(2/8),公辦和民辦機構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45,P<0.05);公辦在冊兒童共5 811人,配備衛生保健人員17人,平均342名兒童配備一個衛生保健人員;民辦托幼機構入園在冊兒童共4 819人,配備衛生保健人員27人,平均178名兒童配備一個衛生保健人員,公辦和民辦機構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4,P<0.05)。其中,某企業公辦省級示范幼兒園,共350人,12個班,有2個衛生保健人員,雖然沒有醫師執業資格,但按照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工作,年度內無傳染病疫情發生。某企業公辦幼兒園,共680人,17個班,只配備有醫師執業資格的專職衛生保健人員1人, 2014年發生聚集性疫情(手足口病)7起。
2.4衛生消毒檢測情況抽取的24家托幼機構衛生消毒檢測情況中,公辦9家,民辦15家。監測項目全部合格的單位有11家,占全部單位的24.4%,其中公辦托幼機構5家(45.45%),民辦托幼機構6家(54.54%),民辦高于公辦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365,P>0.05)。合格率低于60%的托幼機構共有3家單位,均為公立性質。其中,紫外線燈的合格情況相對較差,公辦和民辦的合格率分別為57.00%和77.00%,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2.77,P>0.05),見表2。
2.5疫情報告情況本次調查中,發生并報告疫情情況的托幼機構17家,疫情上報總班數344個,公辦與民辦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2.83,P>0.05)。報告病例總人數為94人,公辦托幼機構9家,報告病例人數為62人,約占報告病例總人數的65.96%,民辦托幼機構8家,報告病例人數為32人,約占報告病例總人數的34.0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88,P<0.05),見表3。

表3 西工區聚集性病例統計表 例(%)
3討論
西工區2014年托幼機構內傳染病疫情以手足口病、水痘和腮腺炎等為主,與國內部分報道一致[4-5],但與部分地區的發病順序不盡一致[6-7],提示托幼機構傳染病疫情可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托幼機構能按要求執行入托前查驗接種證、入園前健康體檢及工作人員每年體檢,衛生保健人員均持證上崗。兒童定期體檢由社區服務中心負責上門免費為所轄托幼機構內所有兒童提供,托幼機構內兒童定期體檢均能按期完成。
3.1托幼機構傳染病管理制度晨檢和缺勤追蹤是托幼機構早期發現傳染病疫情、有效控制疾病暴發的基本措施,但調查結果顯示,晨檢質量不高,尤其是公辦托幼機構,平均班級人數約為34人,衛生保健人員不足,晨檢和缺勤追蹤率偏低,有的公辦托幼機構僅在某些傳染病高發期做晨檢,而其他時間則流于形式,造成聚集性病例人數超過民辦托幼機構1倍,為傳染病的暴發流行埋下隱患。而且,目前托幼機構的辦園只需通過消防、食品衛生、教委等部門的審批,而衛生行政部門無明確的制約機制[8]。大多數托幼機構把工作重點放在了教學上,對傳染病管理工作多為應付檢查,主動性不夠,制度落實不夠。
3.2衛生保健人員配備不足根據《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 第76號令)、《洛陽市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實施細則》的要求[3],接受150名以上兒童的托幼機構應配備專職衛生保健人員,每增加150名兒童要增加一名衛生保健人員,而在轄區內45家托幼機構中,在冊兒童人數超過300人的10家托幼機構的僅有3家按照要求配備規定數量的衛生保健人員。與連光利等報道我國托幼機構衛生保健人員配備不足一樣[9],但不同的是轄區內民辦托幼機構中衛生保健人員人數配備達標率要高于公辦機構,也說明轄區內公辦托幼機構傳染病發病比例高于民辦機構,可能與衛生保健人員配備不足,每名衛生保健人員工作量較大,工作質量難以保障有關。
3.3衛生保健工作質量問題本調查顯示民辦托幼機構衛生保健人員配備達標率高于公辦托幼機構,結果與任廣華對遼源市的調查不同[10],但衛生保健人員構成中衛生專業人員與非專業人員的構成比與其報道一致,民辦托幼機構中非衛生專業人員比重比較大。本次調查顯示,多年來西工區托幼機構疫情暴發以手足口病、水痘和腮腺炎為主,相比較而言,配備的衛生保健人員具備執業醫師資格但人數不達標的托幼機構發病率明顯高于配備衛生保健人員數達標但沒有醫師執業資格的托幼機構。由此說明是否具備執業醫師資格不是托幼機構傳染病防控工作主要制約因素,而充足配備經培訓合格的衛生保健人員才是的關鍵。往往是部分托幼機構因人力成本,衛生保健人員身兼數職,而導致工作質量得不到保證[11]。
3.4托幼機構房屋布局公辦托幼機構由于建立時期早,存在多次改擴建,布局不合理的情況較多,如采光不足、通風不暢、戶外活動場地不足等問題,尤其是入園兒童多(45人/班),更易造成腸道和呼吸道傳染病傳播。而在消毒預防工作方面基本消毒設施缺乏[12],重視力度也十分不足,部分私立托幼機構消毒質量優于公立托幼機構[13],這可能也是公辦托幼機構傳染病暴發較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總之,政府和各級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對托幼機構傳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視,完善傳染病管理監管機制,衛生行政部門與教育部門應建立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的協調機制,衛生部門應定期向教育部門通報監督檢查情況,作為教育部門辦理、吊銷辦園許可證的依據。加強托幼機構衛生保健人員的工作能力,制定常見傳染病培訓方案,按要求配備衛生保健人員;改善公辦托幼機構的布局和消毒條件,健全西工區托幼機構傳染病防控工作規范,加強托幼機構傳染病的監督管理。
參考文獻:
[1]許國章,周愛明,朱利利,等.學校傳染病防制工作面臨的形式與控制對策[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04,20(6):539.
[2]聶英姿,袁麗,羅曉航.北京市朝陽區托幼機構傳染病防控工作現況與對策[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2,20(5):467-469.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托兒所幼兒園衛生保健管理辦法(第76號令) [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1,19(1):95-96.
[4]申俊杰,朱偉,錢子煜.2003~2012年上海市徐匯區托幼機構傳染病流行狀況[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3(4):76-83.
[5]李秀燕,王桂強,劉濤.2008-2012年煙臺市托幼機構兒童傳染病發病情況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4(4):535-536.
[6]王立博,王冠杰,賈雪嶺,等.2013年通遼地區幼托機構呼吸道傳染病疫情分析[J].黑龍江醫學,2015(4):447-448.
[7]曹家艷,張仁俊,王世平,等.遵義市2007-2011年托幼機構傳染病流行病學特征[J].中國學校衛生,2013,34(8):959-959,964.
[8]周萌泥.鄭州市私立幼兒園衛生保健現狀調查及對策[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4):415-418.
[9]連光利,蔣競雄,宮麗敏,等.我國托幼機構衛生保健工作的現狀調查[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11):1683-1685.
[10]任廣華,初俊萍,楊威,等.遼源市托幼機構衛生保健現狀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2):176-177.
[11]呂焱.2010年聊城市托幼機構衛生保健狀況調查[J].預防醫學論壇,2011,17(6):537-538.
[12]韓佳音,林立豐,黃仙鐘,等.廣東省部分托幼機構傳染病預防及消毒現狀調查[J].中國消毒學雜志,2009,26(3):293-296.
[13]杜文平,王舒晴,寧寶楊,等.連云區2010~2011年托幼機構消毒質量監測分析[J].代預防醫學,2013,40(11):2168-2169,2172.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 on the Administration of Communicable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Nursery Schools in Xigong District of Luoyang
Wu Lin-li
(Xigong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ren’s Health Center of Luoyang,Luoyang 47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status on the 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 of nursery schools in Xigong district of Luoyang, and provide administration proposal for the communicable diseases control of nursery schools.MethodsThere were applied the system administration information of maternal and children’s health center of Luoyang, interview survey , and site investigation to survey the regulatory regime, the morning check, absenteeism follow up, vaccination, report of infectious disease, disposition of health care personnel and health care room, disinfection testing situation and the outbreak of contagious diseases of nursery schools in Xigong district of Luoyang.ResultsThe regulatory regime were well established on 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 of nursery schools in Xigong district. There were execute finely on children vaccination, nursery staff and children periodic health examination. Some nursery school s were poorly performed the morning check, absenteeism follow up, and air sterilization. Health care personnel in public nursery schools were serious shortage, and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public nursery school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private nursery schools.ConclusionIt should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the ability of health care personnel, and arranged the health care personnel as the regulatory regime require. Meanwhile, it should be improved the public nursery schools layout and sterilization condition so that to reinforce the public nursery schools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communicable diseases control.
Key words:communicable disease control;child health;nursery school
作者簡介:吳琳莉(1969-),女,江蘇南通人,主管醫師,從事婦幼保健工作。
收稿日期:2015-10-06
中圖分類號:R175
文獻標志碼:B
DOI:10.15926/j.cnki.issn1672-688x.2016.01.021
文章編號:1672-688X(2016)01-00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