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向博 劉建賓 李佳
摘 要:文章研究模型驅動開發技術在員工績效考核中的應用。針對傳統的考核方式科學性、系統性不強,主觀性和盲目性較大的缺點,采用一種全新的、基MDA模型驅動架構的開發方法進行研究,采用UML和過程藍圖作為系統分析設計和實現的建模語言,為系統模型創建、模型轉換和代碼生成提供表示基礎。文章目的在于提高員工績效考核的合理性,從而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模型驅動;員工績效;模型驅動架構(MDA);平臺無關模型(PIM);特定平臺模型(PSM)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06-0017-02
1 背景概述
伴隨著IT技術的升級和企業需求多樣化發展,一個企業會應對更多的機遇和挑戰,企業內部各個軟件系統的集成需求也變得越來越迫切和強烈。在這種背景下,MDA模型驅動開發技術恰恰能夠滿足大部分企業的需求。MDA(Model Drive Architecture )是對象管理組織(OMG)定義的一種軟件開發架構,它可以通過模型的轉換來驅動整個軟件系統設計開發過程,它將系統軟件建立在各種模型的基礎之上進行開發設計,從而使得在此基礎上設計出的應用程序更加輕便、簡潔、易操作。MDA可以大大提升軟件系統的易操作性、穩定性、間接性和平臺獨立性,從而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軟件開發設計人員的開發效率。
2 模型驅動開發技術
2.1 模型驅動開發技術介紹
MDA模型驅動開發將軟件系統模型分為兩類:PIM(Platform Independent Model)平臺無關模型和PSM(Platform Specific Model)平臺相關模型。平臺無關模型PIM指將系統的架構和功效從特定的技術平臺細節中剝離出來,PIM與具體實現技術平臺細節和硬件運行環境均無關系,它是抽象度和協同性最高的模型,也是MDA的的主要核心設計精髓。平臺相關模型PSM是在某一特定技術平臺的基礎上形成的技術規范。將軟件系統的功效表述和軟件系統在特定技術平臺上的技術實現細節分離開來是MDA產生的主要目的。
MDA模型驅動開發的開發設計程序,如圖1所示。
首先,MDA將通過對特定平臺的抽象提取形成平臺無關模型(PIM),它是系統高層次的抽象表示,在PIM中不涉及具體的實施方案和技術設計內容;然后,MDA模型驅動開發通過特定的映射轉換規則和建模語言則將平臺無關模型(PIM)轉換成生成平臺相關信息的平臺相關模型(PSM),最終生成應用程序的開發代碼、測試框架和測試方案。
除了MDA模型驅動開發開發步驟狀態機,如圖2所示。
整體可以分為如下5個過程轉換:①MDA模型驅動開發建立平臺無關模型(PIM),在這個階段,MDA不需要考慮系統的具體實現方法和技術細節,只需要將系統的商業邏輯進行抽象描述和提煉。平臺無關模型(PIM)是高層次的提煉,不涉及具體實現技術信息。
②將平臺無關模型(PIM)轉換為平臺相關模型(PSM),在這個步驟中,一個PIM可能會對應一個成多個平臺相關模型(PSM),根據不同特定平臺映射規則可以分別映射到不同的平臺相關模型(PSM)。
③在具體的工作實踐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和問題,通過特定平臺映射規則將PIM轉換生成的平臺相關模型(PSM)可能無法滿足現實需要。這就需要程序員修改根據平臺相關模型(PSM),進而才能滿足實際開發設計工作中的需要。并且,對平臺相關模型(PSM)所做的修改也能同時映射到平臺無關模型(PIM)中去。
④在現實的開發設計工作過程中,MDA通過特定平臺轉換映射規則將平臺無關模型(PIM)轉換成平臺相關模型(PSM)之后,第一次生成的PSM可能還是無法滿足實際工作開發設計的需要。此時,就需要我們對平臺相關模型(PSM)進行進一步凈化、提煉,從而生成器才能生成更加合適、健壯、高效并且符合實際需要的高質量代碼。
⑤MDA通過將PIM映射轉換生成PSM之后,我們需要將PSM轉換成實際工作中應用的開發設計代碼,從而才能真正全部完成開發設計工作。
2.2 從PIM到PSM的轉換
在MDA模型驅動開發過程中,首先MDA建立平臺無關模型(PIM),其次MDA模型驅動開發通過特定平臺的映射規則將平臺無關模型(PIM)轉換為平臺相關模型(PSM),接著MDA通過對平臺相關模型(PSM)的精化、提煉,最終設計開發出各個軟件系統的開發設計代碼和測試技術方案。其開發過程,如圖3 所示。
3 員工績效考核模型
3.1 改進傳統績效考核的必要性
在商業競爭日趨激烈和飛速發張的信息技術前提下,公司、企業、政府也越來越多的用現代化的管理手段運作企業運營。企業員工的績效考核管理在企業運營過程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秀的績效考核管理方式和高效的企業員工績效考核管理系統可以使企業管理更加有秩序、提高企業安全高效運行效率、使企業能夠更加穩健高速發展,進而建立一套可以企業員工績效考核管理可持續發展體系。良好的企業績效考核管理可以幫助企業調動員工工作的積極性,使員工追求更高的工作素養和業務能力,進而能夠使企業業績得到更加健康高效的發展。因此,我們就非常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學有效、公正合理、健康高效、穩健好用、功能全面的績效考核管理系統和績效考核管理手段。在這里我們就需要了解一下傳統的績效考核手段,傳統的考核方式考核目的性、科學系統性不強,容易造成考核結果的不準確、全面??己说慕Y果缺乏可靠地激勵機制,從而導致傳統的考核方式不利于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工作效率,不利于企業的長期、高效、穩健、可持續發張。我們就亟需提出一種全新高效績效考核管理方式,進而開發出一套科學有效、公正合理、健康高效、穩健好用、功能全面的績效考核管理系統。
3.2 本文的創新之處
本系統將采用基于統一建模語言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和過程藍圖相結合的模型驅動開發方法。UML是OMG提出的標準建模語言,現已成為開發軟件系統的主流建模語言,主要用于軟件架構的建模?;赨ML類圖的模型驅動開發技術已有成熟的技術和工具。過程藍圖是程序抽象語法樹的一種三級抽象統一表示方法,它是一種具有三層抽象外部視圖、二級映射和統一內部結構的多階段可視化程序過程建模語言。經過十多年的不斷研究與改進,已由最初的抽象邏輯結構圖發展成為一種能夠跨越分析、設計和構造不同階段,能夠支持JAVA、C++、PASCAL等多種編程語言的程序過程靜態模型表示的多階段統一建模語言。過程藍圖提供的程序抽象語法樹統一結構將概念、邏輯和實現三個不同抽象層次的模型與過程代碼有機聯系在一起,實現了結構與內容的統一,不僅使不同抽象層次的程序模型的表示與轉換變得直接和簡單,而且在一定程序上解決了程序過程不同階段制品的一致性、逐步求精技術應用的規范性、程序可理解性、以及高抽象層次的程序過程的移植和重用等傳統問題。過程藍圖為模型驅動的程序設計技術提供語言表示基礎。采用基于UML和過程藍圖相結合的建模技術能使系統的開發在結構和行為過程兩個方面得到完整的模型驅動技術支持。
4 系統實現
本文主要研究企業員工績效考核管理系統的開發設計過程,分析員工績效考核管理系統的需求設計、系統功能分析、數據庫設計和系統開發實現。主要研究了企業員工績效考核管理系統的系統功能設計、數據庫設計和系統實現。本文采用基于UML和過程藍圖相結合的建模技術能使系統的開發在結構和行為過程兩個方面得到完整的模型驅動技術支持。采用Browser/Server(瀏覽器/服務器)模式架構,因此整個企業員工績效考核管理系統使用Web方式呈現。Web瀏覽器就是客戶的主要客戶端軟件。這種模式降低了軟件系統對客戶端的要求,將軟件系統的核心程序模塊集中存放中系統服務器上,從而使系統的維護、操作、開發更加便捷、高效。瀏覽器斷通過Web Server與服務器進行交互數據。在Internet和Intranet均可以部署Browser/Server(瀏覽器/服務器)模式。企業員工績效考核管理系統的建立,方便了管理者和員工更加快速高效的管理、修改、查詢、瀏覽、分析企業的考核管理數據。進而使企業的員工績效考核管理更加健康、高效,從而建立起來一套可持續發展的企業員工績效考核管理體系。
5 結 語
本課題將模型驅動開發技術和工具用于企業員工績效考核管理系統的開發工程實踐中,屬績效考核管理系統開發領域的首次嘗試和應用,對績效考核管理系統的設計方法和研究手段提供一些應用經驗和借鑒。MDA(Model Drive Architecture)模型驅動的開發技術可以極大的提高軟件開發設計的效率,MDA的核心技術可以顯著提升軟件的開發效率、可移植性和可維護性。MDA是非常重要的軟件開發技術方法。MDA是模型驅動開發的架構,MDA的愿景是定義一種表述和開發軟件系統的全新的方法。MDA可以讓UML得到更加廣泛的使用,而不僅僅是美麗的圖畫。就像很多專家的預言一樣,MDA有可能帶領我們進入軟件開發的另一個黃金時代,指引我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 劉建賓.過程藍圖設計方法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2] 薛振偉,吳志杰.模型驅動的軟件開發模式研究[J].計算機技術與發展,2008,(2).
[3] 朱彬,歐陽松.模型驅動架構中模型轉換技術的研究[J].微機發展,2005,(7).
[4] 張小華.模型驅動體系綜述[J].計算機工程,2004,(2).
[5] 李永紅,楊鵬.企業員工績效考核對策分析[J].國土資源高等職業教育 研究,2007,(2).
[6] 曹曉繼.企業員工績效考核的誤區及改進措施[J].經濟研究,2010,(6).
[7] 梁正平.基于模型驅動的軟件體系結構[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11).
[8] 杜選.基于MDA的軟件建模方法研究[J].計算機系統應用,2008,(9).
[9] 王永平.基于MDA 的軟件開發過程研究[J].科技廣場,2007,(9).
[10] 鄺賢鋒.模型驅動體系結構的原理和核心技術[J].現代計算機:下半月版,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