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澤祿 王紅梅

摘 要:企業財務風險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對象,而現金流量對于企業財務風險有一定影響,借助現金流量分析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分析。文章研究結合*ST二重的案例,對企業現金流量進行整理,從現金流量視角分析企業財務風險的現實問題。研究中結合財務數據與財務指標,提出目前企業發展中存在顯著的現金流問題,這些問題對企業財務風險有客觀影響。并從代理角度對問題進行分析,明確股東與高管、大股東與小股東的利益不協調、目標不一致的情況下,現金流決策難以達到最佳狀態的現實是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并結合所學理論,對問題的解決方案進行設計,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企業現金流管理改革與優化。
關鍵詞:*ST二重;代理;現金流;利益協調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06-0025-03
1 相關概述
*ST二重是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中在2015年發展中出現較大問題,其根本在于企業現金流量不合理,阻礙企業正常財務活動開展。本文研究針對該企業案例,從現金流量角度探討企業財務風險的現實情況與形成原因,設計解決方案。。
1.1 現金流量
現金流量是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根據收付實現制計算的,該時期經營、投資、籌資及非經常性項目等經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流出及其總量的總稱。
現金管理是指對企業現金的數額、結構、收支、周轉率等等進行的管理,通過質量的管理,企業能夠比較好的控制現金規模和內涵,保證企業現金發展趨勢和企業整體發展保持一致,避免過度膨脹或者不合理的增長。
1.2 財務風險
企業財務風險簡單來說就是企業財務活動的系列過程中存在的不穩定因素,可能導致企業預期收益與實際收益偏差的情況,對企業財務狀況造成一定損失和威脅等?,F代企業是以盈利為目標的獨立經濟體,這就使得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對財務狀況及可能風險極為關注。
1.3 現金流量與財務風險的關聯性
企業現金流量在企業流動負債中的比重組成企業現金比率,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反映企業流動性風險的相關問題。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的流入流出量可以反映企業在該經營期間內的收支能力,其在凈流量小于0的情況下,企業入不敷出就會形成較大的財務風險。
2 *ST二重現金流量及其面臨的財務風險
2.1 企業介紹
*ST二重在2010年上市,是一家注冊資本229 345萬元的國有企業,該企業在2014年5月23日退市,退市前代碼601 268。該企業之所以最終退市,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企業的連續四年高度虧損,并且虧損總額不斷擴大,流動性等方面出現顯著財務風險與危機,具體數據,見表1。
企業之所以連續虧損并且出現非常顯著的財務危機,與企業的現金流決策不合理、現金流在經營活動、投資與籌資活動方面的決策過于激進或者保守、沒有很好地控制風險和改善企業績效密切相關。本文研究希望可以現金流量角度對問題進行系統分析,以準確定位企業當前財務危機的形成原因,尋求解決方案。
2.2 企業現金流量分析
*ST二重現金流量表匯總,見表2。
結合上表,2010~2014年*ST二重的現金流活動中:
①經營活動現金流入在2014年下降到337 336萬元,顯著低于2010年的755 022萬元,連續五年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入減少。而減少的原因主要是企業銷售商品與提供勞務獲取的現金流入持續下降。經營活動現金支出方面,雖然也有所下降,但是在2012~2014年其降幅均低于流入量,且總額高于現金流入,導致在2012~2014年企業現金凈流量持續為負值,2014年相對于2013年現金流量的支出增長更加顯著其負增長明顯。
②企業的投資活動方面,可以看出投資現金流量凈額連續為負值,雖然2014年僅僅-20 091,相對于2010年的-160 963萬元有所改善,但是必須明確其他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入增長非常緩慢,實際上在一般裝備制造業的主業投資活動利益回收的滯后期為2~3 a,而從2010年開始到2014年該企業雖然在2012年和2013年有一定的投資收益增長表現,但是增長態勢不明顯且維持周期短,這就表示企業的現金流在投資活動中風險偏高。
③籌資活動中,2014年*ST二重籌資活動現金凈流量恢復到76 664萬元,是目前唯一的現金流量凈額為正的一點。而之多一企業籌資活動現金流入高于流出,是因為在2014年5月企業開始啟動退市計劃并暫停發行股票,其用于分配股利、利潤和償付利息的現金支出明顯下降,而企業作為國有裝備制造企業,繼續保持高度的銀行借款,這就使得現金流入高于流出。
綜合上述, *ST二重的現金流存在明顯的凈流量不足問題,企業償債能力以及其他現金決策與執行必然受到影響,而企業也出現經營發展困難,最終出現了符合退市規定的連續三年盈利虧損和償債下降的問題?,F金流虧損等問題在內地比較普遍,但是真正最終退市的并不多。而*ST二重的退市讓我們看到了現金流風險及其管理的重要性,研究這個案例,尋求解決方案,對于存有類似問題的企業具備警示和引導作用。
2.3 企業現金活動及其引發的財務風險
*ST二重上市僅僅五年,2015年5月21日正式摘牌,是我國國內上市期限最短的企業,也是售價主動退市的上市公司。而該企業的退市雖然是自主申請的,但是實際上也與企業無法繼續維持股市經營條件有關。
2.3.1 經營與重組
在2010~2014年,*ST二重的經營活動集中在裝備制造業,特別是能源裝備領域。而近年來,行業產能過剩、市場同質化競爭激烈,加上國際訂單持續下降,市場競爭價格逐步走低,導致主業經營中現金流入獲取困難而支出較高。在此情況下,*ST二重出現了顯著的市場與債務矛盾,為了正確市場訂單和擺脫債務困境,在2012年二重做出了經營調整與重組決策。一方面,對裝備制造業務進行重組,另一方面積極發展下游產業,但是最終并沒有改善經營活動現金流風險過度的問題,也沒有解決債務危機。
2.3.2 投資決策
*ST二重在退市的全過程中,并沒有任何的重大投資決策公告。從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出來看,購買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的支付是連續下降的,也就是說企業在上市后實際上沒有很好地對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等進行投資,當然其相關資產的潛在收益能力就會下降。特別是缺乏對無形資產的投資,則企業研發創新能力不足,在裝備行業同質化競爭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最終出現了明顯財務困境,這就促使企業最終必須通過退市才可以終止困境。
2.3.3 融 資
*ST二重上市發行價格8.5元/股,在2015年4月8日發布的《關于擬以股東大會方式主動終止公司股票上市的公告》中,明確以2.59元/股的現金選擇權行權價格完成退市后的股東股權現金對價支付。
也就是說,該企業股東必然面臨較大損失。而相對于小股東必須承受這個高達75%的差價損失而言,大股東獲取股權的價格實際上是接近這個現金選擇權對價的,其損失并不非常多,并且國有股作為企業核心持有者本身并沒有非常關注股市利益所得,在此情況下,退市就成為企業迅速降低融資活動的現金流風險,進而尋求未來突破的重要選擇。
3 *ST二重現金流量角度下財務風險的形成原因分析
3.1 產權結構方面
從產權結構來看,國有股份占據絕對比重,且國有股份中具體的產權歸屬及份額并不明確,在此情況下,*ST二重的產權結構相對失衡,并且產權的明晰度不高,這就導致企業在管理決策以及責任承擔上難以實現有效的明確劃分,這對于企業的現代企業管理有極大的損害。在國有股缺位的情況下,公司80%以上的個人股東都是由董事會成員構成,公司內部的決策權、經營權和監督權“三權”的高度統一。
3.2 內部治理方面
從內部治理的組織制度來看,*ST二重的組織結構是比較單一。從經營者的選拔與考核機制來看,*ST二重監事會成員通過票選或者委派方式出任,而票選較少,更多成員來自股東大會委派,甚至股東兼任監事會主要成員身份,影響監事會功能與利益中立。
主管部門掌握的許多關于情況是不全面的,這導致制定的指標與實際情況脫離,也就難以完成,經營者便想盡一切辦法來應付上級的指標,而順從大股東等決策,進而以短期個人利益獲取而不是企業長期利益實現為目的的利益決策就成為現金流風險擴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4 改進現金流量管理降低*ST二重財務風險的建議
4.1 改善經營者考核,提升經營者股權激勵
降低現金流風險來改善企業現金流管理效果,那么*ST二重必須對經營者的考核與激勵進行改進,確保經營者可以真正地站在企業長期發展和利益實現的戰略高度來與股東等所有者進行決策協調,降低決策不合理的問題,提升管理績效。這就需要:制定合理有效的經營者獎勵機制,讓企業經營者才會覺得沒有必要去編造虛假的會計信息。*ST二重也可以考慮借助員工持股計劃,讓員工在現金認購的基礎上獲得低于市場交易價格的公司股票,進而提升其對公司的支持度。
4.2 改善企業內部治理與內部控制
優化內部治理的相關制度,確保內部控制有效落實,約束少數大股東權力而維護利益相關者利益。例如,市公司內部需要引入競爭和激勵機制,實行聘任制、輪崗制。嚴格會計人員從業資格制度,堅持對會計人員的在崗培訓與繼續教育,在職業教育與考核中加強監督管理,提升從業人員綜合素質以及其個人職業道德,并將個人違規操作等列入行業禁止范圍,對于參與和主導舞弊的從業人員則需要及時清退,確保行業秩序、健康。
4.3 加強大股東權力約束,提升小股東話語權
出資人構成企業股東,而股東對于股權的處置與履行會影響其治理、影響信息披露。有效參與治理是可以降低內部治理進而為會計信息披露創造更加基礎的。而避免損害*ST二重和投資者利益,必須積極推進股權多元化,改變*ST二重“一股獨大”的狀況。但是社會現狀表明,股權過于分散也會導致內部失去控制等問題。那么我們就需要考慮構建一個更加多元、分散、法人化的治理結構和基礎。
5 結 語
綜合全文分析,作為ST上市公司,*ST二重在近年來的發展中出現了一些問題,特別是現金流方面出現了明顯的風險過大、效益下降的情況,反饋出現金流量對企業財務風險的客觀影響。而對其影響進行分析,可以發現:該企業產權結構集中,使得少數大股東對企業現金流量管理決策有著過大影響,包括企業投資活動等現金流量都受到大股東利益驅動影響,這就阻礙了企業投資決策的有序開展。后續發展中,需要推動企業產權改革,改善內部治理,并加強對大股東約束,為企業現金流量管理地改善與企業財務風險地控制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大江.基于奔福德定律的現金流量表審計質量研究[J].會計之友,2014,(25).
[2] 邸曉熠.基于現金流量表的企業經營狀況分析[J].中國商貿,2014,(19).
[3] 董小榮.現金流管理與企業績效研究[J].會計之友,2014,(3).
[4] 趙瑞.公司治理與財務決策[J].統計與決策,2013,(2).
[5] 范春妍.企業現金流量視角下的財務風險探討[J].會計師,2014,(6).
[6] 趙樹華.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完善途徑探討[J].經營管理者,2014,(7).
[7] 楊美麗.管理用現金流量表的編制及應用研究[J].商業會計,2014,(6).
[8] Harlan Platt. Free Cash Flow, Enterprise Value, and Investor Caution[D].New York:SUNY Binghamton University,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