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超
摘 要:當前,電力系統運作階段難免會有一些危險的情況,為保證配電系統正常的工作和用電客戶用電的安全性,需針對配電網工作階段的狀態實行嚴格認真的檢修工作,力求降低電力系統運行中的風險。文章簡要分析了配電檢修中危險點的判斷和控制方法,力求為今后的相關工作提供參照。
關鍵詞:配電檢修;危險點;判斷
中圖分類號:TM7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06-0097-01
由于電力系統被越來越多的運用,想切實避免配電系統發生安全故障,電力機構則需切實確保配電系統的檢修工作,合理精確的判斷其中的危險點,第一時間針對危險點實行控制。
配電系統中的危險點就是在檢修的時候,或許會導致安全故障的部位、地點和方式。因此,需對配電檢修中的危險點實行認真的研究,并應用對應的處理方案,以切實消除安全風險。
1 配電檢修中危險點的特征和分類
1.1 危險點簡述
配電系統的檢修工作通常是于配電線路工作的狀態下針對危險點的形成和進展實行檢修。借助分析研究找到配電檢修中危險點的形成通常分為配電線路內部和外部兩點因素,內部因素就是指配電線路自身的問題,線路運行一段時期之后或許會發生老化的情況,且由于電網系統運行制度的革新,需針對配電線路中某些部位實行改造和換新。如若不然,會對配電線路工作狀況產生很大程度的影響,還會在配電線路中遺留很多安全風險。在發生雷電的情況下,變壓系統的避雷裝置若發生問題,極易導致配電線路接地不穩,進而導致變壓器系統發生損壞;進行配電線路施工階段,若施工技術不科學造成和絕緣子與導線脫落的情況,極易造成導線損毀的事故,進而生成更多的配電系統危險點。外部因素就是在進行配電檢修的時候,工作人員的操作不當或是天氣影響導致工程質量不達標,還有人為破壞導致配電系統無法正常工作,生成了更多的配電系統危險點。
1.2 危險點的特征
①客觀存在。在配電系統工作階段,危險點是客觀存在的,如果在適宜的條件下,其會自安全風險轉化成實際的安全事故。進行配電線路檢修的時候,若不夠認真或者存在僥幸,則極易造成安全故障的出現。
②潛在性。危險點的潛在性通常反應在如下幾點,第一,在將要進行的操作環節中存在,也難以盡早的找到或者認識到;第二,進行操作的時候存在危險點,此類風險就算被找到也未必會立刻變成現實的安全故障。
③復雜性。配電線路的危險點通常是因為檢修現場的復雜條件而生產的。在作業現場就算屬于同一個檢修工作,因檢修方法、應用的工具、檢修環境和檢修人員的差異,同樣會造成不同的危險點。相同的檢修環節同樣會發生各類危險點,同一個危險點也或許發生不同的檢修階段。
④可預知性和可控性。進行配電線路檢修階段,危險點往往隱藏在工作人員的活動、設備和檢修條件中,但僅需具備充分的危險點認識,且提高重視程度,應用合理的研究模式就能夠提前識別危險點,之后于檢修階段應用合理的檢修方式,能夠有效控制危險點。
1.3 危險點的種類劃分
①靜態危險點。靜態危險點重點發生在裝置系統和檢修環境中。配電線發現靜態危險點通常因為檢修品質較差、裝置生產質量不達標和設計不健全。靜態危險點具備不充分糾正則不能消除、直觀清楚的特征,且其會對檢修工作產生長時間的不良影響。
②動態危險點。動態危險點多數時候是由于檢修人員行為導致的危險點。其具備隱蔽性質,且極易遭到外界環境改變和時間推移的影響。
2 配電檢修中危險點的判斷
2.1 檢修環境
針對配電系統危險點實行檢修之前,需充分考量檢修環境產生的作用,確保對應的管理和檢修,若需進行高空檢修,要切實保證工作臺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一方面需確保有關檢測裝置的完備,另一方面需重視工作臺的承載力,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現。
2.2 檢修設備
實行配電線路檢修之前,需檢查所需裝置,且檢測電壓等級。若針對部分大規模的裝置實行檢修,則需確保裝置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如果檢測階段存在不達標的情況,需第一時間更換設備,實行配電系統檢修過程中,特別需注意漏電情況,避免發生安全問題。對大型裝置實行變電的過程中,同樣需及時調節接地系統,以確保裝置最佳的運行狀態。
2.3 檢修操作
針對配電系統危險點實行檢修過程中,危險點于配電檢修的時候生成,在檢修完成之后消除,例如實行高壓線檢修過程中,需切實消除有關防護,則會導致總體高壓裝置由于缺少防護而存在風險。
此外,配電檢修的時候對工作人員身體和精神設定的標準相對嚴格,所以,需保證檢修人員的高專業素質,保證其可以進行長時間的配電檢修,如若不然極易在檢修階段發生安全事故。
3 配電檢修中危險點的控制方法
3.1 強化配電線路的巡查工作
加強配電線路的危險點的巡查工作,主要需選取適宜的巡查人員,要求其在巡查階段重視巡查線路的走徑。針對相對偏僻的區域需提升巡查頻率,針對部分由經驗相對較少的巡查人員巡查的區域同樣需安排工作經驗豐富的工作人員參與其中。另外,需重視特殊巡視與夜間巡視。實行事故巡查的過程中,有關人員不可沿配電線路外進行巡查,風力較大的情況下,不可沿上風巡查。強化針對配電線、桿塔鐵架、絕緣子、變壓設備以及接地設備的巡查力度,確保各類配電線路和配電裝置運行的正常。巡查結束之后需第一時間組織巡查總結會議,針對配電線路和配電裝置的工作狀態提出科學的檢修計劃,并設立合理有效的檢修方法進行支持。
3.2 科學設立且貫徹檢修計劃
科學有效的檢修計劃是配電檢修順利進行的前提。所以,需確保配電檢修計劃在配電線檢修中有效的執行。進行檢修或者線路改造階段,有關負責人需深入檢修現場,確立檢修目的與檢修內容,進而設立切實有效的檢修計劃。檢修計劃明確之后,進行配電線路檢修之前需確保充分的交底。有關負責人要對工作人員認真講解檢修計劃,確保其明確或許存在的配電系統危險點,并了解如何對配電檢修危險點進行控制,以保證檢修工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3.3 確保安全預控
針對部分配電檢修人員數量少、檢修內容相對單一的小規模檢修工作來講,通常會發生沒分配專職監理人員、沒能嚴格認真的貫徹工作票體系以及安全預控模式貫徹不達標的問題,此類在檢修初始部分就發生的違規問題肯定會對之后檢修的正常開展產生不良影響。因此,需在配電檢修工作初始階段就明確專職監理人員,如果監理人員沒宣讀和采取安全防護手段、沒將檢修現場帶電點進行交底,或者沒實行合理的責任分工,那么工作人員不可任意進行配電檢修。
3.4 強化主要危險點控制工作
配電系統中通常存在許多彼此平行或者彼此交叉的配電線路,部分鐵架桿塔上或許存在多回線,而回路彼此間距較小,則極易導致誤登桿問題的出現。因此,需在派工單上標明各配電線路編號,方便工作人員進行辨別。分配專職監理人員之外,還需基于現實狀況分配第二和第三監理人員,以強化對檢修人員、檢修設備的監管,以免因檢修人員檢修行為或者檢修設備生成危險點。
4 結 語
如上述,進行配電檢修的時候,危險點判斷和處理屬于非常關鍵的環節,其直接影響了檢修階段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對配電系統總體運行效果產生影響。所以,需提升配電檢修中危險點判斷和控制效果,強化靜態危險點的評估工作,保證初期預防和控制,加強對檢修人員的監管,提升安全意識,保證配電檢修工作正常進行。
參考文獻:
[1] 羅棟.配電檢修中危險點的判斷及控制方法的研究[J].河南科技,2014,(5).
[2] 鄭錦鵬.配電檢修中危險點的判斷和控制方法探析[J].科技經濟市場,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