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玉純
再過幾天,球迷們又可以看到中超比賽了。新賽季中超將在2016年3月5日正式打響,開幕式安排在江蘇隊的主場南京奧體中心舉行。
還在安排賽程的時候,媒體便傳出了不少讓人眼紅的信息。體奧動力已經按照5年80億的合同支付了本賽季的第一筆版權費4億元人民幣。對國腳逼近一個億的報價據說已經在江湖中出沒了。溫格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超聯賽高價引進外援將有助于全球轉會市場誕生首位1億英鎊球員,英超應該為此感到擔憂。仿佛一夜之間,中超聯賽又進入了“燒錢”模式。
中國頂級聯賽過去也曾燒過錢,比如2003年,結果未出現大家期待的局面,倒是各俱樂部紛紛為那年的“高消費”所傷,導致幾年翻不過身,一度讓大家冷靜下來,討論“如何建立理性中超”,似乎也基本明白了燒錢燒不出足球聯賽的“新高度”。可“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中國人有錢就任性的劣根性不時在各行各業中“高調”顯現。

毋庸置疑,有錢總比沒錢好,有資本愿意投入足球聯賽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中國足球要長足發展,沒有足夠的資金是萬萬不能的。但錢要用得恰到好處,而不是一味追求眼前利益和局部效果去燒錢。過去的教訓證明,燒錢不但會帶來“病痛”和“并發癥”,還有嚴重的“后遺癥”。真正有追求的俱樂部應該有足夠的理性和自信,把錢花在適當引進外援上,花在年輕球員的培訓上,花在青少年的培養教育上,花在改善足球大環境上,花在那些該花的地方。
越來越有錢的中超聯賽能否在新賽季涌現出越來越多的一流球隊和本土球星?我們不需要燒錢的“黑馬”,我們希望見到中國足壇的“千里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