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林
(牡丹江市文化藝術中心 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
談舞蹈的綜合性藝術特征
楊 林
(牡丹江市文化藝術中心 黑龍江 牡丹江 157000)
【摘 要】舞蹈是以經過提煉加工的人體動作為主要表現手段,運用舞蹈語言、節奏、表情、構圖等多種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觀性和動態的舞蹈形象,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樣式。舞蹈編創要牢牢把握舞蹈藝術的本體審美特征,通過舞蹈節目創造性地體現這些本體審美特征。
【關鍵詞】舞蹈;綜合性藝術特征;創編構思形成
舞蹈和音樂在某些方面來說,有著一定的相似性,主要表現在舞蹈和音樂都屬于藝術的范疇。舞蹈和音樂都是人們娛樂的一種方式,人們在欣賞舞蹈和音樂的過程中能夠使他們感到開心和快樂。舞蹈和音樂在作用方面有著相似性。人們在通過欣賞舞蹈和音樂,不僅有利于提高他們的音樂素,而且還能夠陶冶人們的情操。舞蹈的動作內容都是根據音樂的節奏而創作的,舞蹈的音樂對表演者來說,起著引領舞蹈肢體語言表達的欲望的作用,節奏點的起落都是舞蹈表演中需要注意的部分。而肢體語言能否在舞蹈演出的過程中表現出舞蹈的感情色彩是衡量一個舞者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舞蹈表演的感情色彩與舞蹈音樂的感情色彩是對等的。舞蹈音樂在舞者的舞蹈過程中能夠煽動舞者的感情,令舞者在舞蹈的過程中與舞蹈音樂產生感情上的共鳴,舞蹈在動作上的編排也影響到了舞蹈動作的感情色彩,舞蹈在動作上的編排是和舞蹈音樂相關聯的。舞蹈音樂和舞蹈動作都是舞蹈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他們不管是在感情上還是在內容上都是緊密相連的。
古典舞以規范化的舞蹈動作和程式化的表現手法著稱,因而受戲曲舞蹈影響最大。古典舞是一種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舞蹈類型,其本身就是一種介于戲曲和舞蹈之間的產物,因而與戲曲舞蹈之間的關系最為密切。在某種程度上說,古典舞是從戲曲藝術蛻化演變而來的。它與戲曲形式最明顯的區別就在于它并不具備戲曲中說與唱的形式,除此之外,古典舞在最大限度上保持著戲曲的原生態,所以說二者具有一定的“血緣”關系。一方面,古典舞是一種表現力很強的舞蹈形式,具富有韻律感和造型感。另一方面其舞姿豐富多彩,而且每一個動作具有很強的雕塑感。以上這兩種造型動作審美特征的形成都受到了戲曲舞蹈的深刻影響,吸收和借鑒了戲曲表演中的動作和造型特征,因而才能給人一種剛柔相濟、至剛至柔的藝術美感,形成東方式的審美意蘊。其次,中國古典舞是從戲曲舞蹈中提煉、加工與借鑒而形成的,它的發展離不開戲曲舞蹈。古典舞對舞蹈動作的要求較其他舞蹈形式而言更加嚴格,而且更注重身法和韻律,要求其動作具有一定程度的技藝性,」舞者需要具備操控跳躍、翻騰、旋轉等高難度動作的能力。然而,表現動作的難度和技巧本身并不是舞蹈表演的終極目的。從終極意義上,這些舞蹈動作都是用來表現人物思想情感和塑造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狀態的一種手段而已。這與戲曲舞蹈的本質在某種程度上是重合的。戲舞蹈不同于其它舞蹈形式,以敘事性見長,抒情性反之較弱,其中的舞蹈動作都是為表現人物情緒服務的。占典舞在造型過程中也特別注重人物的情緒表達,因而充分借鑒了戲曲舞蹈的藝術形式。
對舞蹈而言,其本身具有不同的屬性以及不同的表現形式。也正因為如此,舞蹈的種類也并不單一。在我國古代,人們的娛樂活動甚少,所以,對于舞蹈這樣一項基本的娛樂活動便自然適應于各種場合。在現代,各國、各民族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其民族文化藝術也隨之得以交流與碰撞,因此,現代舞蹈種類也逐漸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無一不是民族文化的象征。舞蹈種類的多樣化主要體現在各民族舞蹈之間的碰撞與融合,從而賦予了舞蹈多元化的時代氣息。中國舞蹈有著悠久的歷史,再加上近年來我國與他國的中國舞蹈有著悠久的歷史,舞蹈的多元化發展趨勢不僅能夠體現出中華民族應有的特色,還展現出了時尚的魅力,對舞蹈本身來說也是一種進步與發展。此外,舞蹈不僅是一門藝術,還是一項社會活動及審美能力的表現。
因此說,舞蹈是一種技術手段,更是一種藝術再創造。每一次的創作實踐都基于編創者深厚文化底蘊的支撐、創新意識的伴隨和藝術才情造詣的不斷累積的表達。編導是創造和編排舞蹈“人體動態美”的使者,伴隨著構思、創作、排練的整個實踐過程,編導把一種思想、一種意境、一種感受、一種品德、一種鮮活真實的美傳達給人類。
參考文獻:
[1]李玲琰.談舞蹈編創教學中的結構方法與要素[J].藝術教育,2014(09).
[2]王偉男.談舞蹈編創過程中的幾個環節[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3):297-298.
[3]張羚.淺談舞蹈編創的過程與方法[J].赤子,2013,(9):58-58.
中圖分類號:J7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2-01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