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澤玉
摘 要:針對我國農村中文化生活現狀,引導同學們關注家鄉的變化,從現實狀況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思考解決問題的建議和方法,通過親身社會實踐活動,既調動學生學習探究問題的學習興趣,又使自己在實踐中學到書本以外的東西,提高了自身的實踐能力。
關鍵詞:關注身邊實際;發現思考;實踐提升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021-01
一、調查目的
當前,黨中央立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這對培養時期農民,提高農村的文化生活以及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在我國廣大農村,農民的文化生活狀況如何呢?為此,利用假期,帶上學生對本地附近的幾個村寨進行了走訪調查,以此了解當地農村的文化現狀。
二、農村文化生活中的喜和憂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農業生產發展了,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廣大農村整體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觀,農村的文化生活也開始豐富和發展起來,出現了可喜的變化:
1、廣大農民受教育的程度提高了,成年人中90%以上接受過小學教育,青壯年中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農民的文化程度相應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
2、農村文化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觀和變化,幾乎家家有電視看,除了老人外,人人有手機用,既可以通過電視、廣播了解國家、社會的變化發展,也可以通過現代的信息工具加強人們的交流聯系,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3、文化形式多樣化,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各級各部門的文化下鄉,文藝演出,法律、科普宣傳,農民自身自娛自樂的民間演唱、舞蹈,以及各種民族節日的跑馬,斗牛,村運會等等多種多樣,豐富多彩,呈現一片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景象。
在調查中,我們也發現農村的文化生活中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不容樂觀,比如:
(1)農村中大多數農民由于文化素質不高,面對外來文化的沖擊,面對紛繁復雜的諸多文化,顯得盲目、猶豫,不會正確選擇文化中哪些是健康、積極、高尚的,哪些是低級、庸俗的,看電視、電影,容易受不良風氣的影響、缺乏判斷能力,文化品位低下。
(2)生活中,只注重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忽視精神文化生活。如今農村婚喪嫁取,還存在重物質輕文化的現象,房、車、家電樣樣齊全,可書箱、培訓,提高技能卻無人重視。家庭中文化資料幾乎為零。
(3)一些低級庸俗的文化活動日益泛濫,打麻將,斗地主等賭博成風,大人小孩齊上陣;還有的地方封建迷信活動呈上升之勢,表面上看蓬勃發展,實則偏離了社會主義的正確方向。
(4)傳統文化岌岌可峞。自己的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知道甚少,傳統文化的傳承任重道遠。
三、問題的思考、建議
針對以上調查實踐,我國廣大農村的文化生活既有欣喜的變化,也存在種種堪憂。為此,要想改變廣大農村的文化生活狀況,可從以下方面去努力:
1、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作為新時代的農民,不僅提高科學文化水平,更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辨別正確文化方向的能力,避免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迷失方向,倡導積極健康向上的社會主義文化。
2、地方政府應加強對廣大農村的文化建設和文化管理。有些村每天有定時廣播,能讓村民及時了解國家政策,社會新聞時事,增長見識,這就很好。同時,對農村中的賭博、打麻將等應加強管理,嚴肅查處。對農村中大辦灑席、擺闊氣等這些不良現象,應加強引導,倡導勤儉節約,樹立正確合理的消費觀和生活觀。
3、引導同學們關注家鄉的變化,作為中學生,我們還要多學習和了解我們家鄉,了解我們民族的許多優秀的傳統文化,比如:我們的民族節日、民風民俗、民族語言、服飾等等,繼承和傳播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從自身做起,豐富我們的文化生活,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
總之,只要我們共同努力,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踐行者,相信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美好藍圖定會早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