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華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040-01
初中歷史的教學在新時期素質教育的形勢下是十分重要的。歷史教育不僅讓我們的青少年學生知道歷史,感受歷史學習中愛國主義教育,科學文化教育,中華民族勞動人民的勤勞、偉大教育。可以說歷史教育也就是一種深厚博大的人文教育,科學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正如原中國國家圖書館長,著名的國學大師任繼愈先生說:“學習歷史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一個公民不懂得自己國家的歷史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公民。”因此,作為新時期新形勢下的初中教育應該把歷史教育作為一門重要的課程來開展,抓好初中歷史課教育,提高初中歷史課的教學質量。
但是,我們發現,一些學校,一些初中學生不夠重視歷史教育,一些學生缺乏學習歷史的動力與興趣。當然,我們分析這些不重視歷史教育,不夠重視歷史學習的原因主要有兩點:其一,受了不良教育的影響;其二,我們一些初中歷史教師教學不得法。尤其在歷史課的教學中教師缺少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解題技巧。教師講得不明不白,學生學得稀里糊涂。由此原因,作為新形勢下,新時期的初中歷史教學,我們應該開展好:1、歷史教師、學生都要轉變思想觀念,按素質教育的要求,認真抓好初中歷史數學;2、在開展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講究科學的教學方法,講究歷史教學的藝術,特別要重視對學生解題技巧能力的培養。歷史教師要把那些科學的解題技巧教給學生,讓我們的學生能夠拿起解題技巧的金鑰匙去打開歷史知識的寶庫,讓學生在初中時代就打下扎實的歷史素質基礎,成為一個合格的初中生。
第一、讓學生理解學習掌握解題技巧的重要性
了解的東西必須理解,只有理解了才會有學習的興趣,才會有學習的主動性。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在他的《達爾文傳》中說:“對一個事物的認識,對一件重要的歷史事件的認識,關鍵要去理解它、認識它。理解認識的過程需要一種解決的技巧。有了技巧這把鑰匙才能打開知識的寶庫”。比如高中歷史分析題教學中,我們可以結合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開展一些解題技巧的重要性,提高運用技巧去解決歷史分析題的主動性、自覺性。比如說,可以從:1、興趣入手運用解理技巧去解決歷史分析題;2、從合作學習小組的學習、討論、爭論中去解決歷史分析題:3、引導學生充分利用高科技的手段在網絡上大量收集有用的歷史資料,通過分析、歸納、探究去解決歷史分析題。解決歷史分析題,關鍵在教師的重視、引導,不斷地努力培養。
第二、抓好歷史分析題中的解題技巧運用
我們要抓好初中歷史分析題,重要的一點就是引導學生掌握解題技巧去解決好分析題,提高解題能力。當然抓好歷史分析題,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實踐好解題技巧的實踐。下面針對歷史教學實踐,可以舉出教師如何在具體的歷史教學中,引導學生運用解題技巧解決歷史分析題的。
1、興趣解題技巧追思法。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老師說:“興趣解題技巧追思法就是培養學生對分析題的興趣,學生在興趣的基礎上,圍繞分析題,步步探究,層層追思。這是一種很好的解題技巧方法。”依據魏書生老師的興趣解題技巧追思法,我們在歷史教學中,是這樣具體實踐與運用的。
A、“在對歷史上的秦始皇你來分析一下,談一談他究竟是一位對歷史有貢獻的皇帝還是一位平庸無能的皇帝呢?”這個分析題我就采用興趣解題追思法引導學生去分析。①秦始皇重視發展生產,如命令李冰父子修筑四川的都江堰,讓四川成為了天府糧倉。這一引導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②秦始皇統一文字,把原來七國的文字統一為一種文字這好嗎?又激發了學生的興趣。③參秦始皇大修道路,這有什么意義呢?又一次激發起學生之興趣。在興趣追思法的刺激下,步步層層追思,大家最后對分析題得出了一個結論:“秦始皇是一位在歷史上有貢獻有作為的皇帝。”
B.“在歷史課的學習中,不少人對中國近代八年的抗日戰爭有一個很大的爭論。抗日戰爭中,到底是共產黨的作用大呢,還是國民黨的作用大呢?”請學生分析一下,作出回答來。這個分析是很大,學生一時難以回答。我說:“同學們,你們家家都有電腦,請你們回家后,在網絡上找資料,收看抗日戰爭故事片,下周回來回答這個問題。”這就是讓學生利用網絡查尋資料的網絡資料查尋解題技巧法。學生回家后,利用網絡,利用電視,廣泛查尋,收集大量的資料,集大量的資料于一身,作探究,作分析。在第二周的歷史課中,學生發言積極,分析透徹,深入有道理,形成了人人踴躍分析發言的熱烈場面。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之下,大家得出了這樣科學的結論:“國共兩黨都對抗日作出了貢獻。但是,共產黨抗日主動、積極。而國民黨抗日先是消極,在共產黨以及‘西安事變的影響之下才逐步變得積極抗日的。”學生利用網絡知識,掌握了大量事實依據,分析深入,提升了初中歷史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提高高中歷史課教學質量找到了一條可行的教學路子。當然,圍繞初中歷史的分析題,歷史教學中的解題技巧方法是很多的。關鍵是我們的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去理解、運用。理解運用好,對分析的解答就會迎面而解,事半功倍。這里,我就初中歷史分析題的解題技巧再談一點看法:其一,解題技巧一定要結合歷史課本。不要脫離初中歷史課本去講解題技巧。其二,解題的技巧一定要讓學生感興趣,容易理解,容易運用。其三,運用解題技巧,一定要讓學生多參加歷史分析的運用。學生只有在實踐中,才會形成解題的能力。其四,培養學生廣泛收集,閱讀歷史資料,在閱讀分析歷史題中,培養初中學生的解理能力。廣泛收集資料的方法有兩個:①是鼓勵學生多訂閱一些歷史性的雜志、報刊。②是鼓勵學生在網上收集。通過收集的資料,開展主動、廣泛性的閱讀。
總之,在歷史分析題的訓練中,努力培養好學生的解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