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星
摘 要: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語言輸入的有效性關系到整個教學的效率和學生對英語這門學科的運用能力。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分析了現行郊區小學英語課堂中語言輸入存在的問題及產生的原因,同時以語言輸入與輸出理論為依據,說明有效輸入的重要性,并闡述了提高課堂教學中有效語言輸入的策略。
關鍵詞:有效輸入;輸出;英語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081-02
有效的課堂教學是以學生獲得知識、提高能力與形成良好的情感態度為基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采用各種手段和方法,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以此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學生要獲得知識,就需要教師創造出大量的語言學習及練習機會,從而刺激學生對語言學習的感知和體驗,促使其主動地運用語言,在語言實踐中逐步掌握所學語言。
一、郊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語言輸入存在的問題
在幾年教學實踐中,教師們普遍反映學生存在著缺乏語感,閱讀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碰到生詞有畏懼感,語言輸出不豐富等問題,但又找不到有效的對策。其實,學生缺乏語感、語言應用能力差的原因就是因為英語語言輸入量不夠,達不到順利進行語言輸出所需的量。學生需要的“語言食糧”不夠,是一個影響英語學習、制約英語能力發展的重要因素,它也成了英語教學改革進程中的主要障礙。
二、郊區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語言輸入低效的原因
1、語言輸入手段和形式受教學資源的限制
目前郊區小學英語教學發展還處在發展中階段,大部分郊區學校師資力量還很薄弱,甚至出現教師人手不夠的問題。以我所在的區學校為例,全區50多所小學,平均每間學校就有2至3位英語代課教師承擔英語教學任務,有的學校甚至請非英語專業的老師上英語課。由于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這樣的課堂往往都是參照考試的內容來設計,而忽略了學生學習英語需要通過各種手段和形式先進行有效的語言輸入。
2、語言輸入的途徑受語言環境的限制
由于缺乏使用英語的語言環境,小學生只有在課堂上才有可能更多地接觸英語,實踐英語。語言的輸入“量”及“度”因這種狀況造成了嚴重的缺失。再加上郊區孩子外出補習英語的孩子很少,老師課堂上的語言輸入又無法在有效的環境中進行操練,學生也沒有意識回家進行復習,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感到上課吃力,老師感覺學生難教。
三、有效語言輸入在課堂教學中的必要性
小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起始階段,在這個階段,語言的大量輸入顯得尤為重要。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教學活動,要讓學生在學習外語以后有一定的輸出量,則需要教師進行更多的語言輸入。如果沒有大量的語言輸入就要求學生用英語進行表達或交際,就容易挫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導致學生英語水平下降。(趙剛,2009)
四、語言輸入理論依據
Krashen的“語言輸入假設”(Input Hypothesis)認為(高翔,2005),一個人的語言能力是通過習得途徑而獲得的,而第二語言系的則是在自然語言環境下,學習者大量地接觸略高于現有水平的可理解性輸入自然而然地系的語言。Krashen強調“語言輸入”的特點是:一是可理解性,這是語言學習的必備條件。二是趣味性和相關性。三是非語法程序安排。語言習得的內容不必按照語法程序安排,而要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四是足夠的輸入量。
五、提高語言輸入的有效性策略
Krashen的理論足以說明,語言輸入策略實施得當,將更能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外語學習,促進學生對外語的理解和吸收,從而為語言的輸出做好充分的準備,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用簡筆畫輔助語言輸入
通過簡筆畫,教師可以直觀地展示教學內容,生動活潑地組織具有實際內容的語言交際活動。我以同年級的兩個不同班進行實驗,采取簡筆畫與非簡筆畫的語言輸入方式進行教學,結果發現利用簡筆畫輔助語言輸入的班級,學生在聽和說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非簡筆畫實驗班的學生,口頭表達能力要比另一個班低,思維也拓展不開。
以下是用簡筆畫來輔助語言輸入的兩個例子。
(1)單詞輸入。如在教授 English (三年級起點)中Unit8《At the fruit shop》時,筆者就采用了下列簡筆畫進行了直觀的語言輸入。
教師邊畫邊輸入語言: This is a fruit shop./There are many apples and pears 當教師將以上幾幅簡筆畫及相應的單詞輸入并呈現出來時,學生對這些單詞的含義就一目了然了。
(2)語言情景輸入。英語語篇理解對小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此時,如果教師能夠運用簡筆畫輔助語言的輸入,不但可以大大降低難度,而且還給英語學習者帶來了很多的樂趣。(唐蜜 , 2005)例如,在功能話題為How much is it?How much are they?的內容時,教師可以采用以下一組簡筆畫給學生做示范:
教師先指著簡筆畫中一個梨的說:How much is it?.然后指著梨子上面的價格說:Its 5yuan. 指畫中的一堆梨子說:How much are they?. 最后再指一堆梨子上面的價格說:They are 10yuan. 之后讓學生通過兩組問答結合簡筆畫總結一下什么時候該用How much is it?什么時候用How much are they?另外,在回答的時候又該注意什么。教師在黑板上這組簡筆畫輸入的語言內容如下:
How much is it? Its 5yuan.How much are they?They are 10yuan做出以上完整的示范以后,教師又將另一組簡筆畫展示給學生,學生很快能模仿上一組圖輸入的信息來進行語言的輸出。
2、以故事導入重組語言輸入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使用故事來進行語言的輸入。這種方法不但生動形象,而且對培養小學生語感和交際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比如在教學 My___is____.My____are___.時,我就文本再構了學生熟悉的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創編了以下的內容作為語言的輸入。
故事人物:Little Justin turtle frog
故事內容:
Little Justin:(Crying) where is my mom? Are you my mum?
Little Justin takes out the photo.
Little Justin: Are you my mum?
Turtle: No,Im not. My feet are long,but my mouth is small.
Little Justin: Are you my mum?
Frog:Yes, I am.
Little Justin finds his mum. They are happy.
三年級學生對身邊熟悉的小動物特感興趣,故事是學生喜愛的形式,教師充分利用豐富的語態,不同語氣和動作為學生創編一個故事,更形象地輸入了語言知識點,使他們更好掌握故事中情節的語言點,既愉悅學生身心,又學習到了相關的語言點。
五.結語
綜上所述,語言輸入是否有效是決定學生輸出知識的先決性條件。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語言輸入的一個重要的環境。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們只有更好地了解學生,更好地了解教學并不斷地提高自己,改進教學,我們的課堂語言輸入才會有質的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才會更卓有成效。
參考文獻:
[1] 高 翔. 2005.語言輸入理論的認知分析[J]. 外語與外語教學,(6)
[2] 唐 蜜 .2005.簡筆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中小學外語教學,(11)
[3] 趙 剛. 2009. 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有效輸入與輸出的方式[J].中小學外語教學,(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