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傳彬
摘 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給學生創設寬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思索的心理狀態,非常利于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是我們所追求的課堂優化教學。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優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113-01
在現代社會里,數學已成為人們參加現代生產和進一步學習科學所不可缺少的知識和工具。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基礎教育的小學數學已不再是把傳授數學知識作為主要任務,更主要的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想品質、知識能力、意志品質和行為習慣等方面的素質。而小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還不完全,抽象概括能力較差,只能看到事物形象外部的特征,要抽象出事物的本質特征還較困難,要在“40分鐘”內提高學生的素質,就必須實現數學課堂教學的最優化。
一、轉變教學思想,著重從學生角度備好課,制定最佳的教學方案
在備課時要站在學生的角度,研究學生學習時的心理、習慣和思維過程,把握導課設計的新穎扣題,課堂環節的緊湊合理等,制定最佳的教學方案。例如,我在設計“比例尺”教學方案時,從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習獲取數學知識的方法,探索性的學習數學,培養學生終身受用的數學素質與創造才能出發。首先,創設情境,讓學生急于探索;其次,多留空間,讓學生自主探索。通過組織學生討論交流、質疑問難,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然后出示例題,再讓學生獨立嘗試或小組合作解答,教師再指導方法,從而使學生順利地列出方程求解;最后是精心設計練習,鞏固新知。
二、明確課堂教學目標、任務,突出重點、化解難點
教師首先要明確本堂課的重點、難點,同時在課堂教學中要做到運籌帷幄的突出重點、化解難點。例如:在講分數除法應用題時為了讓學生明確本堂課的重點、難點,教師在上課開始時,可以直接告訴學生,我們本堂課的內容都與單位“1”有關,如果你能找準單位“1”就能很容易做對這些題。怎么找出他呢?直接提出問題,以便引起學生足夠的重視。講授重點內容,教師要通過聲音、手勢、板書等的變化或應用課件投影儀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刺激學生的大腦,使學生能夠興奮起來,對所學內容在大腦中刻下強烈的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達到預定的目標,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增大教學密度,擴大受益面,求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1、從學生實際出發,提高教學效率,適當加快教學節奏,增大教學密度。如《萬以內數的加減法》教學中,在學生理解算理后,可放手讓學生獨立嘗試練習萬以內連續進位、退位的加減法,教師點撥為主,并適當增加填□、當“小醫生”改題等練習或游戲形式,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引導學生人人動腦、動口、動手,給學生充分的思維和作業時間。如教《圓錐的體積》時,課前讓學生動手試做圓錐體,知道它各面的形狀;在課堂中,先讓學生觀察各種圖形,比較它們體積的大小,然后分組動手實驗證明圓錐體的體積是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最后讓學生動腦推導出圓錐的體積公式。這樣即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又便于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并且,在課堂中安排18分鐘左右的充足時間練習,以便鞏固學生的新知,做到及時反饋講評糾正。
3、注意面向全體和因材施教相結合。要給每位學生質疑問難的機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對學生基礎較差的學生,要讓他們多做基礎性練習,并進行必要的輔導;對學有余力、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讓他們多做一些綜合運用和富有思考性的題目,并通過課外興趣活動等多種形式以滿足他們的求知欲。
四、根據課堂教學的具體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教師能隨著教學內容的變化,教學對象的變化,教學設備的變化,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數學教學的方法很多,對于新授課,我們往往采用講授法,小組合作探究法等來向學生傳授新知識。我們還可以結合課堂內容,靈活采用談話、自主探究、作業、練習等多種教學方法。有時,在一堂課上,要同時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各種教學方法的運用,都是為一定的教學任務服務的。教師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選擇合適的教學輔助手段進行教學,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易于接受,就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五、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創設最佳的教學氣氛
1、用教師最佳情緒去感染學生,充分做好學生學習前的情緒準備。如教《圓的認識》時,讓學生充分在課前找出圓形的實物,在導課時,學生就能帶著濃厚的興趣進入課堂。在學習《分米、厘米、毫米的認識》時,課前讓學生比一比自己各學習用品的長度,看誰的方法多,這樣學生在課前有了充分的感性認識,學習時就感到親切易
2、認真組織好揭題談話,把學生引入最佳的教學環境中去。注意揭題談話的生動性、吸引力,用新穎、有趣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如教《乘法的初步認識》時,可先出示幾組圖形:及算式:8+8+8+8、6+6+6、3+3+3+3+3等讓學生用最快的速度數出個數,大多數學生是一個一個地數。當學生算出后,教師給予表揚,引導學生看各圖形或算式有什么特點,能否更快的數出。這樣設疑導入,學生就感興趣地不自覺進入學習活動中。
3、把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引入課堂,創設最佳教學氛圍。如《時、分、秒的認識》教學時,讓學生猜謎語,說說自己日常生活的時間安排情況,并讓學生自己制定一張星期天作息表等,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學習新知、動手操作,不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4、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用“肯定”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特別是后進生,自信心弱,教師就要表揚鼓勵激發他們的信心,創設情境使他們通過努力獲得成功,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六、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和處理好例題
多做課堂練習,騰出時間讓學生多實踐 數學課堂教學,啟發學生掌握學習規律,掌握解題方法,總結和歸納知識結構顯得尤為重要,因此例題的選編和教學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例題又是教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課堂教學中例題能承上啟下,引入新概念,又能加深對概念、公式、法則、定理的理解;還能啟迪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