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芳芳
摘 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快速的發展,我國的小學語文教育也走向了實際深入化的教學階段;現代小學語文在面對學生應試考試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注重學生個性化的培養,不僅作為一門工具語言要加強學生的素質化教育,同時也要探尋語文教學在小學課堂教育中的本質地位,不僅要深入的了解語文文學的形式內涵,也要尋找語文作為一種教學方式的運用,實際深刻化的來理解語文教育的內涵,搞清語文教學的集中化要求,做好課堂的特色化教育。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語文教學本質;語文教學的主體地位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197-01
一、語文課堂閱讀模式的構建
在不斷深化的語文課堂改革的實驗要求下,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重視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通過語文的實際構架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得學生具備獨立的自我閱讀能力。在文章閱讀的過程中,要使學生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在閱讀教學中,要體驗什么,探究什么,“課程目標”中有具體的體現。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過程,不僅承載著傳授知識、訓練技能的使命,更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信息傳遞、情感交流、思維碰撞的批判性、創造性的過程。努力的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斷地促進學生提升自身的閱讀興趣,增強自身的文化凝聚力。
二、提升學生的閱讀教學感官體驗
小學的語文素質化教育對于培養學生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有著重要的作用,加強課堂的語文閱讀感受體驗,對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課堂的閱讀感官體驗作為學生興趣培養的第一要務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潛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語文是人文性很強的學科,大多數的閱讀文章都包含著濃厚的感情色彩。閱讀又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所以在閱讀中要關注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情感體驗,要充分尊重學生鮮活的生命存在,牢固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閱讀過程中要落實“對話”的理念,轉變我們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是閱讀活動的參與者,引導者,要鼓勵學生積極探索、獨立思考、敢于發表自己獨特的感受。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在課堂的教育過程中,要以讀為主,以說為主,培養學生的語文思感,發揮語文本質化教學的優勢,促進學生熱愛閱讀,喜歡閱讀,從閱讀中發現世界,從閱讀中感受世界,體味世界繽紛的情感。
三、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快速化語文閱讀的過程中,除了老師在課堂上要努力引導學生之外,同時也要加強對學生的自身學習的引導,讓學生在問題發現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自我學習,不斷地積淀自身的文學素養,激發語文的自主學習能力。“學貴有疑”,知識往往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的,而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必要前提。閱讀也不例外。能抓住重點,抓住關鍵問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種能力對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閱讀中要提出自己的疑問,要探討疑難問題。閱讀應是開放性的,閱讀不僅在課堂,也在課外,如圖書館、網絡等。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學習優勢,發覺身邊的學習資源,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探尋問題的答案,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改變自身的語文學習素質。引導學生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在整個閱讀活動中,教師不僅是學生閱讀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而且也是他們的欣賞者,要參與到學生的閱讀活動中去,在活動中對學生“言傳身教”,使學生“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切實的加強學生自身的閱讀學習能力,提升學生閱讀興趣,使得學生在離開老師的情況下會學習,能學會,有著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課堂語文教學內容的優化表達
語文課本教材是學生學習的第一手材料對于推動學生的課文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如何根據已有的語文內容在課堂上通過老師形象生動的講解來推動學生實際化的認知是至關重要的。例如:唐代杜牧《江南春》中,“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里的“千里”喻意極為模糊,但極言視野開闊,使意象更加深遠。對于這些語言,如果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講得太簡略,學生是很難意會其中的意境的,無法產生共鳴。如果能結合美術教學,使學生的腦海里能刻畫出當時的場景,更能讓學生真情流入。當然,除此以外,也可以讓孩子們在課余的時間里多去模仿一些好的古文詩句,在練習用筆的技巧時,感受字詞間的意味。能夠把它融入美育的教學研究,不僅體現了人文精神,更是讓學生返璞歸真,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古典文學的藝術魅力。這是我們一直追求的,中國綿延數千年的古典文學形成了精彩紛呈的多種藝術形式,透過與作者與作品心境的契合,透過藝術的領悟自由,真正的做到大道至簡;返璞歸真。
五、結語
學習語文真正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素質,積累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得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只有從語文教學的本質出發,參悟語言文學的實際魅力,返璞歸真體會真正的語文藝術魅力。
參考文獻:
[1] 陳日亮.平實地導向“元讀”[J]. 語文建設. 2008(10)
[2] 黃厚江.語文就是語文[J]. 江蘇教育研究. 2008(10)
[3] 吳 非.漫話陳日亮[J]. 語文學習.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