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
摘 要: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我們往往要通過基礎知識的教學,逐漸形成信息技術的操作能力,再次反過來通過能力來鞏固知識。在基礎的知識與能力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之后,我們就要進行思維的發散,通過信息的實踐與再次的認知達到提升信息技術水平的目的。這就是我們題目中所說的,知識與能力共舉,實踐與認知并行。鞏固基礎就是將信息技術當中的最有效的知識點有效夯實,并且能夠做到融會貫通,提升運用能力,并且能夠解決遇到的綜合性問題,這個過程需要我們做到研究多種教學方法,做到有益有趣事半功倍的效果,活躍課堂氣氛。
關鍵詞:信息技術;基礎;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203-01
信息技術課程重點在于實踐運用,解決現實問題,在這之前首先要有夯實全面的理論作為指導,然后經過自己的感悟思考,將理論知識運用到現實當中,這就是一個信息技術基本的學習思路。
一、全面鞏固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抓重點抓核心提取學習線索。
信息技術說到底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從某種程度上說,實踐性大于其理論性,實踐性高于其理論性,實踐性重要其理論性,我們通過課堂知識的學習,目的不僅僅是學習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將理論融合于實踐當中,提高信息技術能力。理論課中除了掌握基本的命令和操作之外,如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學習,有興趣的學習,給學生足夠的空間,接受更多的教育,知識和技能得到全方位的提升,是教師要思考的問題。
1、鞏固信息技術基礎知識,重點思考與分析學習
例如課本中介紹的“信息的獲取、信息編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文本和表格信息的加工、音頻、視頻、圖像信息的加工、信息集成與信息交流、信息資源管理”等,這都屬于計算機本身的基礎知識,關系到以后的計算機應用,需要牢固掌握。
落實基礎,跟進實踐;穩固理論,培養能力”是信息技術教學的基本方針和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有效的融合穿插,通過適當的課時安排和調整,完全可以做到“知識與能力”協同提高的效果。我們學習最基礎的理論知識,及“常用軟件的操作和使用”,這是軟件的基本知識和掌握,達到這種程度,教學中可以協同跟進提高能力。
2、信息技術知識的系統整合與整體學習思考。
以課本為核心和基本精神,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全力滲透大綱所要求的教學內容,這是基礎和第一步,在做好這一步的基礎上,方能談及能力跟進和提升。
將教學內容進行具體化和分類,根據知識的內在相關性進行基礎練習,形成知識體系,根據學科特點,知識難易程度和學生接受能力,進行靈活搭配,做到有效的穿插。在信息技術里有一章是“圖像信息的采集與加工”,包括“用圖片編輯器處理圖像,大小亮度,尺寸裁剪和效果處理”等,而在此的下一章是“文件的管理”。根據知識體系模塊的學習方式,我們可以根據“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那一章的學習目標,將“圖像處理”和“文本信息加工”進行有效的搭配,形成“圖文體系”,打破原有的知識排序,將知識拉近,
二、多樣化信息技術教學課堂,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能力。
1、確定信息技術教學的理論和實踐結合思路。
我們在信息技術知識的講授上,教師引導學生在實驗過程當中思考每一點理論的用途和用法,能夠使理論和實踐能力得到雙向的提升,提高動腦動手的能力,這又是信息技術課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教師在教學當中有效的引入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實驗,寓教于樂,潛移默化,在輕松和有趣氛圍中達到教學目的,教師在課堂中,要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并且能夠將知識點有趣的體現出來,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小組合作溝通交流,創新思維活躍思路。
小組合作能夠全面有效的提升本組學生的學習水平,信息技術本身的學習與在課堂中的運用,要求學生的思維的開拓和創新性,這種課程設置本身就決定了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要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那就是“基礎、能力、思維、視野“,貫穿之,就是“夯實基礎提升能力,創新思維開拓視野”,這包含了知識、能力和情誼三個培養目標。
而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的概念教學,就能將知識、能力與素養綜合起來,通過課堂小組俄合作的方式,進行主動的交流與溝通,讓學生自己的去討論和分析,自己解決問題,做到協同發展,互相補充,以知識促進能力,以創新活躍思維”,做到將知識融會貫通,活學活用,手腦并舉,全面發展。教師可以讓學生先談出自己的想法與看法,這樣就會得到學生對這些基本概念的看法。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得知,在信息技術的教學課堂中,仍然是要將信息技術基礎知識的學習放在核心位置,這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在這個過程中做到分布掌握的同時,要做到整體的利用與認知,做到知識的融會貫通,將信息技術知識前后銜接起來,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通過前后的整合,從而擴大知識面,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不斷的拓展思維,加強認知.
此外,教師還要通過課程的合理編排,來讓學生方便高效的學習,最后,通過課堂小組合作的方式去進行討論優化,激發思維,從而能夠做到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將學生的“知識、能力、思想和創新”統一于教學課堂之中,擴大知識面,提高成績,提升能力,拓展思維,這是現代社會對信息技術人才的必然要求。在最初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打牢基礎知識。目的是“形成瞬間某內容的整體認知”,這是“重點關注”此舉可加深同內容的橫向比較,利于知識點內部的融會貫通。
參考文獻:
[1] 魏雄鷹《中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案例專題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03
[2] 李藝《信息技術教學研究與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3] 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走進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現場》2011
[4] 祝智庭 李文昊《新編信息技術教學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8-09
[5] 解月光《信息技術教學應用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