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紅
摘 要:“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和實踐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人格得到完善和塑造,使學生獲得新生的意義。作為教師,應著力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樹立學生的創造信心和勇氣,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己動手的能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關鍵詞:學生;創新;思維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232-01
在知識全球化的今天,人才標準國際化已經是一種趨勢,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是人的個性發展價值的需要。正如江澤民同志所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和實踐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人格得到完善和塑造,使學生獲得新生的意義。為此,作為教師,應在培養學生創新精神下功夫,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我認為可以從幾個方面著手。
一、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培養創新思維
首先,課堂氣氛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寬松、生動、活潑的氣氛,可以使情緒具有動機和知覺作用的積極力量,它組織、維持并指導行為。創新意識是一種發現問題、積極控求的心理取向,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需要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坝H其師而信其道”,情感融洽,學生才敢想敢說。教師對學生傾注滿腔的愛、教態自然、親切,眼神機敏、寬容,語言和藹、幽默,學生就對教師有感情,喜歡教師所教的學科。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心理特征,在教學目標和求知心理之間創設一種富有創新機會的情境,把學生引入這樣一個問題情境中,喚起他們的創造欲望,那么學生的創新意識就會孕育而生。
二、樹立創造信心和勇氣
要使工作,學習獲得成功,首要的是樹立信心和勇氣,創造能力的培養也是如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自信心的培養,還要注意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對 于一些學生提出的一些怪想法、不要訓斥,輕易否定,那些看起來似乎很奇怪的,出乎老師意料之外的想法或問題,正是學生一瞬間產生的實現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并適當加以表揚這位愛動腦筋的同學,這樣,當學生小有成績時,輔以表揚,是創造的積極性、主動性得以保護發揮。學生有勇氣和信心戰勝困難,勇于創新,這本身就是創造發明的良好開端。
三、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興趣一旦激發起來,就會產生無窮無盡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是激發興趣的基礎。在教學中,講解要幽默風趣,富有啟發性,語言富有美感。教師往往遇到這種情況,正準備上課,有位同學才進教室,老師說:“上課鈴怎么提前響了,讓這位同學都遲到了。”學生在充滿幽默和寬容的批評后,改正了遲到的缺點。教師應精心設計每一道題,對不同學生設置不同難度的題,幫助學生嘗到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樂趣。課堂要重視教具、學具和電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學生對這些興趣非常濃厚,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親密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鞏固興趣的保證。成功的教學藝術在于用真情感染學生,當教師對學生有真誠的愛時,學生才會對老師產生好感和信賴,對你所教的學科產生興趣。教師不能傷害學生自尊心,學生答錯了,不能板著面孔訓人,盡量做到微笑教學,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不歧視弱差生。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是提高興趣的有效手段。教師根據兒童心里特點,組織開展數學游戲、智力游戲,介紹數學常識和講數學家的故事,開展速算比賽,應用題一題多解,編唱一些數學歌訣等。這些都能激發學生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
四、培養學生自己動手的能力,開展多種創造性的活動
楊振寧博士曾作過這樣的對比,中國學生學習成績比一起學習的美國學生好得多,然后,十年后,科研成果卻比人家少得多,原因何在?就在于美國的學生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強。因此,我們的教育應向美國吸取一些好的方法,多給學生一些自由時間,讓學生多做一些創造性的工作,教師要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開動腦筋,拓寬思維,并發現自己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時正確認識不足之處。例如,在講解應用題時教學生,盡量讓學生能一題多解,又或者把原題改題,編題,變題等于靈活變通,從而增強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程度和探索新知識的興趣,這個過程不僅訓練了學生的直覺思維和簡單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對事物認識的獨創性和跳躍性思維品質。除此外,還應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創造能力,如進行小制作、小發明,并經常表揚學生的勞動成果,這樣,就能激發學生的創造發明欲望。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五、拓寬解題思路,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前蘇聯數學家雅諾夫斯卡婭在回答解題意味看什么時說:"解題就是意味著把所要解決的問題轉化為已經解決的問題。"這就是所謂的類比法。類比推理在科學實踐中有著廣泛而普遍的應用,在數學中它同樣是發現概念、方法、定理和公式的重要手段,甚至是發明創造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把教學重點轉移到如何指導學生學,如何指導學生通過實踐獲取知識、創新知識。這種通過教學手段上的突破創 新,為學生提供了廣闊天地的聯想,想想和創造的空間,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實現的。教師要認真挖掘教材中的創造思維因素,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采用多種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善于思考、樂于嘗試,敢于探索的精神和能力。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學生的素質和能力將會得到較好的發展和提高。
參考文獻:
[1] 創新教育的思考與實踐《黑龍江教育》2006.
[2] 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潛能開發《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
[3] 關于創新教育的思考與實踐《黑龍江教育》.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