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曉強
摘 要:物理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它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關系,因為物理知識都來源于生活并最終服務于生活,很多的物理知識在現實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作為一名物理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熟悉的生活經驗,充分利用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組織教學,使學生能較好地感知、理解所學內容。讓學生真正體現物理就在我身邊。
關鍵詞:創設;生活實際;情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242-01
物理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它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關系,因為物理知識都來源于生活并最終服務于生活,很多的物理知識在現實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作為一名物理教師,要為學生提供熟悉的生活經驗,充分利用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組織教學,使學生能較好地感知、理解所學內容。 那么,如何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呢?筆者談談幾點體會與做法。
一、在物理教學中創設生活化情境
物理與現實生活聯系密切,如何把已有的知識情境搬進課堂,使學生有相見不相識的感覺,從而激發學生探究的原動力。例如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時,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同學們大家知道菜場上小販用的桿秤,他們通過一些手段來達到短斤缺量賺起黑心錢的目的,如果是你被小販謀取黑心錢,你是否知道呢?你知道他們用的是什么方法呢?學生的思維開始活躍起來,議論紛紛。這是學生不知其所以然,一下子學生的探究欲望被激發了。接著,我用實際的桿秤演示給學生看,稱同一個物體的質量,用二個質量不同的秤砣去測量。結果是質量小的秤砣稱出的物體質量大。小販就是通過這樣的方法來謀取黑心錢的,這是為什么?如果同學們掌握了杠桿平衡的條件,那可是小菜一碟。在接下來的杠桿平衡條件實驗研究中,學生探究情緒高漲,在得出杠桿平衡條件后,還主動分析上述問題的答案。可見把具有知識性的實際情境搬進課堂,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始終處于主動的學習情境中,并能有效的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運用生活實際導入物理新課
一堂課的成功導入將極大地提升課堂效果。因此,有趣的、有吸引力的課堂導入將使學生對物理教學產生更大興趣。在物理課堂導入階段,老師需要從生活實際出發,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例如:在教《壓強》這一課的時候,可以首先進行一個小實驗,讓學生們按住鋼筆的兩頭,問他們有什么樣的感覺。另外讓學生演示釘釘子,一個釘子是尖的,另一個釘子是鈍的,完成之后也詢問學生的感覺。這些情景在生活中都是很容易見到的。而學生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提升,開始主動回答問題,有的學生說:“手接觸筆尖端比較痛”,有的學生也回答:“尖的釘子比較容易釘進去”等等。以上這些現象是經常見的,但是學生并不清楚原理,所以,這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好奇,對提升課堂效率有很大作用。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興趣一下子高漲了,課堂上就會產生良好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體展示生活化情境
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能生動的再現生活情境,也能將不同的情境進行整合,并且能動態地展示情境的核心內容。例如:在講電流時,由于電流在導體中看不見、摸不著,在已往的教學中,學生總是感到抽象難以理解,而現在通過制作的多媒體課件十分直觀的演示出電流在電路中流動的畫面,這樣把微觀粒子夸張,學生理解起來就不那么困難。諸如此類如電流的磁場、磁場的分布情況、光學中的光路圖等,這些在傳統教學中難以理解的現象,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可清楚地再現生活中的情境。又如:在學習浮沉條件應用時,運用潛水艇或魚的模型,圍繞如何在實際問題中創造條件實現物體上浮、下沉、懸浮進行探討。如在教學“連通器”時,用課件演示出三峽船閘的閘門的開閉情形,情境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恰當的物理情境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學生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這時,學生的思維和情緒都處于最佳狀態,如進一步引導他們去追根求源,有關連通器的特點就深刻印在學生的腦海中了,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愿望越來越濃厚。
四、利用實驗活動創設生活化情境
物理是實驗性很強的一門學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投放足夠的實驗設備,讓學生圍繞某個專題展開實驗探究,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就像科學家一樣探究問題驗證假釋,體驗成功的喜悅,有利于培育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科學素質。例如:在講比熱的概念時,首先創設這樣的生活情境:燒開水這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水吸收的熱量跟哪些因素有關。學生思考、討論很快就能得出:在同樣的燃氣灶下加熱半壺水比一壺水先燒開(沸騰),說明水吸收的熱量跟水的質量有關;在燃氣灶下加熱同一壺水,加熱時間越長溫度升的越高(在沒有沸騰前),說明水吸收的熱量跟升高的溫度有關。接下來提出如果我們加熱的不是水而是其他物質,結果又會如何呢?怎樣比較水和其它物質間吸收熱量的多少呢?請同學們設計一下研究方案,并加以實驗驗證,分析歸納一下有什么樣的結論。諸如此類,物理概念的形成過程的實驗研究,如密度、壓強、歐姆定律等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并通過實驗分析歸納出結論,使學生既掌握了物理概念或規律,又從中體會到科學探索的精髓,體驗成功的喜悅,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五、物理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
物理教學中,老師引導學生利用物理知識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當遇到問題時,教師要啟發學生如何利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去解決這些問題。物理老師可以引用一些成功的經驗進行相關講解,讓學生多借鑒別人的方法。例如:如何鑒定材料,如何搬運重物等等。例如:當學完像原理之后,老師可以組織攝影比賽。在學完電路以后讓學生安裝一些簡單的照明等等,這樣可以讓學生對物理學習更有信心。所以,生活實踐活動有利于學生學好物理知識。
總之,物理教學與生活相聯系,教師必須開放物理教學課堂,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選取生活中常見的實例和器材,真正體現物理就在我身邊。這樣,學生就會主動去實踐和探究,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