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琴
摘 要:我們通常所講的“要給學生授之以‘漁而不是只授之以‘魚”就是這個道理。比如學習函數時與商品銷售相聯系,培養學生用函數的思想觀點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學科教學;學生素質培養;方法與理念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249-01
中學數學是重要的基礎學科,在推進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肩負著自身的歷史重任,對培養和發展中學生素質意義重大。數學素質,眾說紛紜。根據目前的研究結果,一般認為是在先天的基礎上,主要通過后天的學習所獲得的數學觀念、知識、能力的總稱,是一種穩定的心理狀態。那么,在學科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素質呢?
一、重視數學意識的培養
素質教育的要義即面向全體,全面發展,主動發展。面向全體,“為一切人的數學”已成為國際數學教育改革的主流。數學要面向全體,就是要對每一位學生負責,在對大多數學生進行教學的同時,兼顧學習有困難和學有余力的學生,“使所有學生都達到基本要求”并且盡可能的提高。而現代教學要求以人為本,對“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進行有機結合,立足學生主體,實施因材施教即教師根據學生在知識、技能、能力、志趣、特長等方面的個性差異,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有區別有針對地進行教學,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有所得,都能盡最大努力,既能“吃得了”,又能“吃得飽”,讓每個學生數學素質都能得到全面和諧發展,最終實現“差生”轉化、中等生優化、優生深化發展的目標,這是素質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應及時利用課堂這主陣地不斷地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樹立學生學習自信心,向學生傳授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方法,使他們形成科學的數學觀。只有這樣,才能使所有學生喜歡數學,酷愛數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自覺地做學習的主人翁
二、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數學中的邏輯思維能力是根據正確的思維規律和形式對數學對象的屬性進行綜合分析、抽象概括、推理論證的能力。教學中應重視知識的形成、發現過程。數學本身是一門演繹性很強的學科,然而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和本著學生可接受的原則,教材的編排不可能十分系統完整,在教材中許多概念的形成,公式、定理等的發現過程往往沒有詳細完整給出,只是完美的結論,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深研教材、精心設計、重新組織教學內容,教學中應改變駕輕就熟的“題型+方法”的教學方式,讓啟發式教學進入數學教學活動,克服學生思維的被動性,選擇自覺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展示知識的發生過程,暴露知識的背景,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教給學生發現、創造的方法,啟發引導他們去思考、創造,讓他們在創造中學習,在發現中獲取,在成功中升華。具體地說,可利用概念、公式、定理的教學,培養學生思維的概括性和創造性;利用知識應用的教學,培養學生思維連續性和廣闊性;利用典型例、練習題的多解和延伸變化,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和深刻性;利用學習中經驗的積累和存在問題的矯正過程,培養學生思維的方向性和批判性。
三、培養創新能力
心理學表明創新能力是教師根據一定的目的任務,運用一切己知信息,開展能動思維,產生新穎獨特,有社會和個人價值的智力品質。在科學技術、知識經濟時代,一個國家、民族創造水平如何,已成為決定其榮辱興衰的重要因素。江主席指出:“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培養中學生創新能力是跨世紀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要求。在數學教學中,加強數學思想方法教學,教會學生不斷實驗,大膽猜想是一種好方法。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的靈魂與精髓,是核心,它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手段,是聯系各項知識的紐帶,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橋梁,它比知識更具有普通適用性,抽象概括性。學生掌握了數學思想方法就能更快捷地獲取知識,更透徹地理解知識,并能終身受益。中學數學涉及到的思想方法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技巧型(如特殊、一般、消元、換元、降次、配方、待定系數法等)、邏輯型(如類比、歸納、分析、綜合、演繹、反證法等)、宏觀型(如函數與方程、分類討論、數形結合、歸納猜想、整體化歸、數學模型等)。
教師要教會學生通過觀察、實驗,進行猜想;通過對特例分析,歸納出一般(共性)的規律,作出猜想;通過比較、概括,得到猜想;通過從宏觀作出估算,先有猜想,再有嚴密數學證明。這樣“既教猜想,又教證明”,激勵學生猜想欲望,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也是生動、活潑,充滿激情,并富有哲理的一門學科。
四、提高綜合能力
數學語言的水平是反映一個學生數學素質和數學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數學語言包括文字語言、圖形語言和符號語言三種形式,文字語言是數學邏輯化、科學化、規范化的日常言,圖形語言則是直觀、形象、生動,符號語言簡捷、抽象、精確、概括。“數學語言是數學思維的載體,是解決問題的工具”,離開了語言是無法學習并交流的。
思維能力的培養,如幾何中“ A a ”、“直線a經過點A”與“點A 在直線a上,記為A∈a”是三種語言的互化。 一個學生能否流暢地解決問題,關鍵在于能否準確理解互譯各種語言。近年中考高考頻繁出現語言互譯、閱讀理解、學科內小綜合問題,學生失分率很高。由此可知,加強數學語言的訓練,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對培養學生數學素質起重大作用。隨著社會數學化、科學數學化程度日益提高,數學語言必將成為人類交流和信息存貯的重要手段,從而使學生掌握數學語言,就是為學生提供了將來更好地工作和生存的一種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