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香玲
摘 要:良好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最佳狀態,而緊張的課堂氣氛難以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要保護學生內在的學習積極性,給他們滿足的機會,使他們獲得成功,板演或提出的問題要讓學生盡量體面,自豪地解答出來,課堂作業也要考慮大多數學生有成功的機會,讓學生品嘗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喜悅心情。我們要讓思考數學問題成為小學生的一種享受,構思出有情趣的問題,克服學生因單調枯燥的問題而產生厭倦的心理。
關鍵詞:快樂教育;形象直觀;良好情感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317-01
數學新課標倡導"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討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學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為此,我在數學教學嘗試采用快樂教學法。我們常常會發現,即使你覺得平時再"笨"的學生,只要一到玩游戲或聽好聽的故事時,他也會玩得十分高興。這說明每個人的骨子里多多少少都有快樂的因子,只不過有些人比較顯性,有些人比較隱性而已。教學中教師如能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激活學生的快樂因子,對培養學生健康活潑的個性,創建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很有好處。因此,快樂教學能夠喚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熱情,提高學習的積極性,由"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我愛學"。使我們的學生在學習中樂而忘返。那么,如何引導學生樂學呢?我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調控好課堂氛圍,讓學生帶著輕松的心情學習
課堂教學應有張有馳,使學生精神振奮,思維集中。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新舊知識以及難易程度的改變等原因,學生的學習往往會出現起伏的現象。學習成功時,情緒高昂,而一旦遇到挫折,情緒就會低落。學生情緒激昂時,教師要冷靜對待,提醒學生注意知識的難點和細節,學生情緒低落時,教師要注意及進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努力喚起學生學習的信心,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上的困難。教師授課時的眼神要親切,態度應熱情。同時教學目標的確定要適合學生實際,教學內容要主次有別,層次分明,教學節奏要快慢得當。要注意消除課堂的緊張氣氛,讓學生帶著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心理學研究證明,良好的課堂氣氛能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最佳狀態,而緊張的課堂氣氛難以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記得我在教學一年級數學時,有一道應用題是這樣的:一輛公共汽車里有10人,到了一個車站后下車8人,上車7人,這時候車上有幾人?這時學生已經有些疲勞了,課堂氣氛沉悶緊張。于是我就創設表演情景,降低思維起點,讓學生通過表演形成表象,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調動起來了,逐步解決了這道應用題,有的學生下課后游戲中也溶入了這道應用題的情景。
二、讓學生在成功的喜悅中自信學習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希望得到更大,更好的成功,他們總是想展示自己的才能,以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贊許,當他們正確回答一個比較難的問題或解決了一道比較難的題目,都會從心底下升起一股興奮感。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師的任務就是要不斷地發展兒童從學習中得到滿足的良好情感,以便從這種情感中產生和形成一種情緒――即強烈的學習愿望。”小學生如果在數學學習中經常獲得了成功,就會增強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如果經常失敗,那么他就沒有學習興趣,情緒消沉,缺乏熱情。因此,我們要保護學生內在的學習積極性,給他們滿足的機會,使他們獲得成功,板演或提出的問題要讓學生盡量體面,自豪地解答出來,課堂作業也要考慮大多數學生有成功的機會,讓學生品嘗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喜悅心情。我在教學乘法分配律時,由于考慮到這部分學習內容較抽象,運用性強,所以我在課堂中采用師生對出題的方式進行教學。老師或學生出一個乘法算式,對方也出一個算式,兩個算式要符合乘法分配律。一位學生出:13×47,教師出:加上13×53,接著教師出:54×760,學生出:加上54×240……,接著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在這時師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在這個環境中聽不到呵斥和嘆息的聲音,看不到苦惱、僵持的狀態。課堂氣氛活躍,教材的重點,難點反復多次練習,讓學生充分體驗了成功的喜悅。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巧設問題,撥動學生思考數學的心弦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提問的目的在于引起學生思考,小學數學中課堂提問,是一種調節課堂氣氛的語言交流手段。我們要讓思考數學問題成為小學生的一種享受,教師要把握好教材,依據教材特點,構思出有情趣的問題,克服學生因單調枯燥的問題而產生厭倦的心理。在四年級教學分數基本性質時,我是這樣引入課題的,首先講一個故事:“中秋節小明爸爸買來一個大月餅,分給三個人吃,小明說我吃得最小,只吃這個月餅的1/3,媽媽吃這個月餅的2/6,爺爺吃得最多,吃這個月餅的3/9,可媽媽卻說,三個人吃得一樣多。小明不相信,動手一切一分,果然和媽媽說得一樣。然后我問:“同學們,這三個分數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但大小卻一樣,這是為什么呢?”這時學生感到困惑,迫切需要解決這個問題,學習積極性高漲,教師很容易地進入了新課的教學。
四、形象直觀,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興趣是讓學生發展最實際的動力,課堂上教師要通過實物、繪畫、電教、多媒體等手段來渲染氣氛,幫助學生理解。這種形象型教學,有助于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愉快地進行學習。例如在教學“圓錐的認識和體積”時,可采用自然課中的實驗法,分小組讓學生用圓錐容器裝滿黃沙倒入等底等高的圓柱容器中,從中得兩者間體積的關系。還有學習“克、千克的認識”時,讓學生預先稱了自己的體重,然后在課堂中說出來,讓學生互相抱一抱,感受有多重,從而理解“千克”。這種方法符合學生愛玩的心理特征,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獲得了新知識,嚴肅中不乏輕松愉悅,緊張之下充滿熱情。
綜上所述,在數學教學中,創設快樂和諧的課堂教學,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 杜 宇.淺談構建數學高效課堂實踐中的誤區和應對策略[J]. 科技創新導報. 2011(05)
[2] 李毅. 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 新課程(中).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