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根據社會對素質人才的改變,而不斷更改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進一步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本文立足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展開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重要性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387-01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此外,新課程的深入發展把興趣教學理念帶進了小學教學領域,廣大教師開始加大對興趣教學的關注力度,這一系列教學措施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小學教學活動的開展,提高了教學質量。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展開分析。
一、小學語文教學現狀
目前,我國基礎教育階段語文教學現狀不容樂觀:首先,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尚未更新,在教學過程中仍然以應試教學的教育方式為主要教學方式,讓學生失去對語文課堂的興趣,無心學習,從而沒有一定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支持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語文理論能力知識。其次,教師并沒有充分利用學校所配備的教學設備,沒有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課前準備工作,學生面對沉悶的教學工作,無法提起興趣。另外,教師無法營造輕松的教學氛圍。不少學生在課堂上其實思維是十分活躍,但由于教師的問題,無法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學生不愿意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不同學生的知識基礎能力都不一樣,教師所營造的學習氛圍不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學生的語文知識能力水平下降。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積極主動追求知識的源泉,是學習的先驅,更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最活躍因素。可以說,教學水平的提高離不開學習興趣的支持,從教育學的角度進行分析,通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興趣中學習,能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教學質量。以下就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展開分析: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推動學生主動地學習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 可見,興趣是學習、實踐與探索的火花,是指引人們不斷前進,不斷進行的精神力量。愛因斯坦也強調:“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激發學生的內在興趣,吸引學生參與到學習中來的積極性,進而推動學生主動學習。在信息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教師可以有效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展現或模擬現實,再現知識情境,使學生處于具有真實感的知識情境中,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自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例如:在學習詩歌“小小竹排畫中游”時,老師可以用多媒體播放與江南水鄉優美景色有關的圖片信息,讓學生了解江南水鄉的各種優美景色,同時提出問題:“課文哪個地方講到魚?那個詞與米有關?”讓學生在興趣之中帶著問題思考,此時,學生就會把注意力放到圖片信息當中的知識點上來,思考探索老師提出的問題,學生獲取學習資料的同時還鍛煉了閱讀能力,自主學習能力進一步得到強化。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21世紀的今天,創新能力是考察綜合型人才的一個重要因素,沒有個性,就沒有創新,學生的個性發展對于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果能夠激發學生對知識內容的學習興趣,就能有效驅使他們繼續深入學習、探究,培養他們積極的個性特點。因此,課堂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教師應善于組織開放式教學,構建有利于開展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雙邊活動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在開放的教學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提高語文能力,同時,激發創新思維,促進個性發展,培養創造能力。
如:小學一年級《識字八》課文學習中,這篇課文主要是以諺語的形式進行教學,一般來說,諺語是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教師可以借助諺語本身的趣味性吸引到學生的注意。首先,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由地大聲朗讀課文,假如遇到不認識的字,學生可以先自己聯系拼讀拼音,假如還不認識字的讀音,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敢于向同桌、教師請教。學生朗讀完畢后,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相關的識字趣味小游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換部首認字”、“做動作猜字”等小游戲。通過讀與游戲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興趣學習中促進自身個性發展。
3、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培養學生愛老師、愛語文的情感
興趣對語文學習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如果一個人對所學內容感興趣,就會孜孜不倦、樂在其中,并逐漸喜歡所教科目的老師和科目內容。但是興趣并不是天生的,它需要老師的引導、培養才能形成。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開展教學活動時,要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影響作用,言傳身教,恰當運用特別提醒的藝術性的教學語言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引導每位學生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以一顆熱愛語文的心在語文的知識海洋里遨游,鼓勵學生積極勇敢地參與語文實踐活動。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進步,掌握了一定的語文方法,獲得了一些應用語文的能力,才能變語文學習的被動為主動,才能感受成功的快樂,才能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才能進一步獲得情感體驗,才能在興趣中培養愛老師、愛語文的情感。
三、結語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實踐過程中,教師能否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將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高低。故此,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學生實際,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出發,利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和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陳冀虎.激發學生興趣 培養學習主動性[J];小學時代(教師);2010年09期
[2] 劉留群.淺談語文教學中學習興趣的激發[J];文學教育(中);2011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