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正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趙珊珊
?
我國企業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研究
青海大正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趙珊珊
如今,市場經濟發展迅速,市場經濟活動頻繁復雜,企業財務報告作為一種重要的信息載體,不僅對企業自身有著重要作用,而且對整個經濟市場都有很大影響。因此,加強企業財務報告的內部控制,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極為重要。
企業財務報告 內部控制 影響因素 對策
1.1我國企業對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認識還不夠全面深入
雖然目前我國大部分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業都認識到了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在企業經營發展中的必要性,但對其系統的操控認識還存在著一些缺陷和不足,認為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僅僅是局限在會計核算和編制報表的范圍內,而沒有考慮到企業整體的組織環境對財務報告真實、可靠性方面的影響。
1.2會計核算處理不恰當
一方面,在企業進行經營活動的過程中,企業會計核算信息化水平不高,面對浩繁的財務數據,工作人員只能通過計算機等信息設備將其制成電子賬目,缺乏必要的分析和研究,無法進行定量的分析。另一方面,對涉及會計核算的經濟業務歸類不恰當或是出現差錯,甚至出現嚴重的舞弊現象,未及時進行調整處理,致使在最終的披露上不完整不真實。
1.3在財務報告準備、編制過程中控制方面存在缺陷
會計期末提前結賬、合并范圍變更沒有提交董事會審議,重大賬項調整依賴審計師,對于審計師建議的賬項調整采用調表不調賬的方法,對財務報告和審計意見等審計委員會很少提出異議等。
1.4財務報告信息披露不全面
現在很多企業披露的財務報告已不能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他們需要了解企業更多的信息才能做出更合理的判斷。部分企業對于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情況在披露時太籠統,企業確實是披露了有關信息,但對應當披露哪些內容,這些內容是否需要提供證據,財務報告內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執行等情況,沒有統一的規定。
1.5企業內部控制環境不完善
這一點主要是針對企業內部組織結構、管理層級全體員工的素質水平以及體現出來的企業文化來說的。目前一些企業內部都存在股東大會、高層管理人員凌駕于企業內部控制之上,并從各個方面操控、粉飾企業經營狀況和成果,使財務機構缺乏必要的獨立環境;其次,管理層和全體員工的道德水準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導致了企業內部出現舞弊錯報、貪污腐敗的現象,而直接導致經營能力的下降;同時,在授權審批制度方面,企業內部缺乏明確的規定和有效地監督,使部分業務的流程不規范,責任不明確。
1.6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缺乏相應的配套指引
我國內部控制實踐起步較晚,從1996年財政部發布《獨立審計具體準則第9號——內部控制和審計風險》提出內部控制概念,到2008年為了加強和規范企業內部控制而頒布《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再到2010年財政部頒布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等,這十幾年間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規,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全面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只是糅合在這些與企業內部控制有關的政策法規之內,并沒有自己單獨的一套應用、評價和審計指引。而且,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雖然明確了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等內部控制五要素,但這五要素既不是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要素,也并非是評價財務報告可靠性的指標。
2.1深化企業對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認識
企業可以將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相關概念以及重要性刊印成書面文件,以文字的形式下發給管理層和全體員工,尤其是對財務報告可能產生影響的重要部門和人員,使企業從上到下每一個人都能夠對財務報告內部控制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企業管理層可以定時或不定時地開展學習課程,或是組織相關研討會議,召集企業內部財務機構人員和重要崗位人員就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相關問題進行學習研討,以便強調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強化相關人員的控制意識,使不同崗位的人員明確自己在控制過程中的地位和責任;企業內部人員在學習了解現有的理論和概念的同時,還應該拓寬視野和思路,綜合大的宏觀環境和企業自身特點,及時調整豐富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內容,不能局限于某一個或某兩個方面,這也是深化認識的一個重要方面。
2.2完善企業財務機構的職能,健全其組成結構
財務核算的每一步都配有相關的負責人員,這樣財務核算的流程才能不被缺失,順暢無阻;對財務報告編制相關的交易和賬戶余額劃分應當進行明確規定。財務人員對銷售與收款、購貨與付款、生產與費用、籌資與投資、貨幣資金流入與流出等業務應當有清楚地判斷和界定,對存在或發生、完整性、權利和義務、估價或分攤、表達與披露這五大認定層次要有準確的判斷,對財務機構內部人員的再培訓和管理,來滿足企業會計財務管理的要求,使其在工作中可以及時準確地進行業務核算;而職業道德雖然是員工內心的主觀因素,也同樣需要企業內部的控制和引導,采用相關約束機制,使財務工作者從內心就建立起求真務實、謹慎自律的價值標準。
2.3建立科學的權責分配體系
明確規定不同崗位應該完成的相關工作內容和應該承擔的相應責任。經濟業務的發生、記錄、核算、審核,一直到財務信息的披露這一完整的過程中間,有著十分復雜的工作內容,保證不相容的崗位相互分離,相互制約,可以有效地控制財務報告的真實可靠。注重財務部門同其他部門之間的權責分配,建立科學的授權審批制度,控制部門與部門之間的相關流程和責任,使經濟業務合法有序地開展。
2.4建立良好的信息溝通系統
注重縱向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及橫向部門間的協調關系。從而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在經濟業務開展過程中保障財務信息有其他效性。
2.5 建立配套的制度規范
從交易的發生、記賬、過賬到財務報告對外報出這一過程中,企業要建立一套審核制度和評價標準,保證歷史交易和財務報告表述的一致性,并對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及時修正;管理層必須承擔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責任,并對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恰當評價;還要規定在財務報告中對內部控制制度的披露不可以以空話、套話泛泛而談,企業要適當披露在重大方面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方法和執行效果。
2.6制定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相應的配套指引措施
這要求財政部門以及其他相關部門在出臺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配套指引時充分考慮整體市場環境和不同企業類型等相關重要因素,制定出符合當下經濟環境,適應企業經營發展的措施,才能產生有力的效果。同時,還應當將指引措施具體化,有針對的對財務報告進行控制,應當盡可能具體地指出可能影響到財務報告的因素和企業活動,制定統一的評價標準和依據,使企業之間披露的結果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 孫樹明.財務報告編制和披露內部控制操作指引與典型案例研究[M].大連:大連出版社,2010.
[2] 王學龍,李菊香.審計學基礎[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10. [3] 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Z].2010-4-15.
[4] 余徽.企業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建設初探[D].石家莊職工大學,2011.
[5] 王靜.我國財務報告內部控制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D].江西財經大學,2010.
[6] 鄭丹.我國財務報告內部控制評價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1.
[7] 陳漢文,董望.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研究述評——基于信息經濟學的研究范式[D].廈門大學,2010.
[8] 田高良,齊保壘,李留闖.基于財務報告的內部控制缺陷披露影響因素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10(04).
[9] 汪靜.財務報告內部控制的內涵及措施[J].人民論壇,2010 (299).
[10] 白華,高立.財務報告內部控制:一個悖論[D].暨南大學,2011.
F275
A
2096-0298(2016)07(c)-0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