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工會主席 崔文君
新形勢下基層工會干部素質與能力研究
□北京市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大隊工會主席 崔文君
基層工會干部的素質與能力直接關系到工會事業的興衰。本文在闡述素質與能力基本內涵基礎上,分析了新形勢下提高基層工會干部素質與能力的重要性,提出了基層工會干部應具備的素質與能力,并探討了提升能力素質的主要途徑以及保障措施。
(一)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的需要。2014年,《中華全國總工會關于新形勢下加強基層工會建設的意見》指出:工會干部隊伍建設與基層工會所承擔的工作職責不相適應。2015年,《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指出:新形勢下,黨的群團工作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相比仍存在許多不適應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群團干部能力素質需要進一步提高。
(二)推動工會事業發展的需要。一方面,伴隨“四個全面”逐步推進落實,基層工會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要適應新形勢,解決好新問題,基層工會干部素質與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另一方面,基層工會干部與廣大職工群眾聯系最為緊密,他們的素質與能力直接關系到工會在廣大職工群眾心中的形象和地位,直接關系到工會四項基本職能的發揮和工會活力的高低。
(三)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從推進“五大發展理念”角度講,無論在實踐層面,還是在理論層面,工會的性質決定了工會干部在搭建領導班子與職工群眾溝通機制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作用。
(四)加強基層工會自身建設的需要。現有基層單位工會干部存在的年齡偏大、兼職偏多、待遇偏低、狀態不佳、地位不受重視等諸多問題。
(五)實現基層工會干部自身價值的需要。
先進性是工會的屬性之一,基層工會干部作為廣大職工群眾的代表,應當保持先進性。為此,基層工會干部在工作中應加強學習,不斷優化知識結構,把學到的知識更好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以適應新形勢下工作要求,切實維護職工利益,促進單位和諧發展,并在工作中實現自身價值。
(一)政治素質。政治素質是核心,包括政治方向、立場、觀點、紀律、鑒別力和敏銳性等。基層工會干部一是必須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頭腦,積極主動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要具有堅定的政治信仰,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行動指南;三是積極投入到黨的各項教育實踐活動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二)品德素質。道德品質是立身之本、威信之源,包括工作態度、職業道德以及工作作風等。基層工會干部一是要忠于職守,勤奮工作,要以盡責、公正、奉獻的精神對待工作;二是要堅持原則,清正廉潔,奉公守法,旗幟鮮明地與腐敗現象作斗爭;三是要堅持民主,聯系群眾,以尊重、親和、熱情、耐心的態度對待職工。
(三)業務素質。業務素質是基礎,包括工會基礎理論、政策法規、專業基礎知識與能力的總合。基層工會干部一是要具備堅實廣博的專業知識、掌握工會各項業務。堅持以科學理論為指導、依法辦會、推進制度化建設;二是要經常給自己補充新知識、新技術、新信息、新手段,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提高工作水平,使基層工會工作邁上新臺階。
(四)文化素質。文化素質是關鍵。基層工會干部至少應具備三方面的知識:一是具有較為豐富的社會、經濟、科技、管理等方面知識;二是熟悉和掌握勞動經濟、勞動法律、社會保障等有關知識和相關規定;三是具備應用技術知識,如外語、計算機等,具有相當成熟的工作能力和相關技能。
(五)作風素質。作風素質是保障。基層工會干部要堅決克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克服工會機關化、行政化傾向,要養成密切聯系職工群眾的工作作風:堅持以尊重、親和、熱情、耐心的態度對待職工;堅持深入群眾、了解實際和基層職工群眾的需求;堅持做群眾工作,和群眾一起討論共同關心的問題,形成共識,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維護基層職工群眾的利益。
(六)心理素質。心理素質是重要組成部分。基層工會干部一是要有較強自制力,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支配自己的行動,對待突發事件要冷靜,對待挑戰要有必勝的信心,對待失敗要能夠自我激勵;二是要樂觀豁達、謙虛謹慎、自尊自強,具備朝氣蓬勃、自強不息、腳踏實地的精神風貌;三是要注重培養自己敏銳的洞察力、集中的注意力、牢固的記憶力、豐富的想象力和周全的思維力。
(一)組織協調能力。一方面,基層工會圍繞中心任務,開展大量的多種多樣的群眾性活動,活動中需要組織協調各方面的人力、物力、財力。另一方面,在推動建立和諧穩定勞動關系,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化解勞動關系和利益矛盾,更需要通過良好的溝通協調而從實現和諧發展、互利共盈。
(二)教育激勵能力。一是積極調動廣大職工參與崗位練兵、技能競賽、技術創新、合理化建議等技能培訓活動;二是加強對創新工作室、創新班組、勞模班組等科技團隊的引導;三是大力選樹各級各類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充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四是抓好科學實驗基地基礎設施建設。
(三)改革創新能力。面對新矛盾、新問題,要用創新的精神、創新的意識,提出新思路、新方法、新對策。具體來說,在服務職工方式、利益協調機制、工會維權手段、職工素質提升途徑、建功立業載體等方面,基層工會干部要廣開思路,勇于實踐,不斷創新,促使工會工作跟上新形勢的發展。同時,要講科學,要尊重事物的客觀規律和職工的實際需求。
(四)宣傳引導能力。一是要創新職工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廣大職工群眾堅定理想信念;二是引導職工群眾將個人成長成才與所在單位發展聯系在一起,增強職工群眾的主人翁責任感,參與單位民主管理,為單位發展建言獻策;三是積極宣傳單位文化、職工文化,提高職工群眾的文化價值認同。
(五)參政議政能力。一方面,充分發揮職代會的作用,引導廣大職工群眾依法參政議政,讓每個職工代表小組、每位職工代表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建議;另一方面,要深入調查研究,了解一線職工所需、所想,集中集體的智慧,提出既符合黨的政策,又符合群眾意愿的可行性建議,爭取做到參政有椐、議政有方、助政有力、實施有效。此外,充分重視新媒體在參政議政方面的作用,充分借助“互聯網+”網絡平臺。
(六)調查研究能力。要重視調研研究工作,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切了解群眾的需求、愿望和創造精神、實踐經驗,提升自身分析和解決問題本領。
基層工會干部素質與能力要求是發展變化的,只有與時俱進,才能適應基層工會工作新要求。一是加強學習,讓學習成為終生的習慣,達到學以明志、學以立業、學以修身;二是加強實踐,堅持“在實踐中鍛煉成長”,深入實際、勇于實踐、實事求是;三是加強總結,通過不斷總結,認識基層工會工作的一般規律;四是加強自律,注重黨性的鍛煉,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堅守廉潔的工作原則;五是加強監督,在上級監督、同級監督、職工群眾監督以及自我監督過程中,更好的認識自身的缺點與不足。
通過抓好入口關、培訓關、考核關、出口關,為基層工會干部隊伍素質與能力建設提供保障。一是嚴控入口關,建立科學選聘機制,做好工會干部隊伍發展規劃,理順工會干部任用制度,拓寬工會干部選拔渠道,改進工會干部管理辦法,探索聘用職業化工會工作者;二是抓好培訓關,完善教育培訓機制,建立工會干部中長期培訓規劃,做好工會干部培訓需求調研,創新基層培訓形式和方法,搭建交流學習平臺,完善培訓激勵和約束機制;三是突出考核關,發揮考核激勵機制,建立符合實際的科學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推行工會責任目標考核,側重于對干部素質與能力的考核,不斷改進考核方式方法,完善考核激勵機制,科學運用考核評價結果;四是寬待出口關,搭建人才晉升機制,支持內部進行崗位交流,鼓勵優秀工會干部對外交流,選派優秀干部參與系統外掛職鍛煉,搭建工會干部晉升的渠道和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