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波
(蘿北縣物價監督管理局,黑龍江 蘿北 154200)
黑龍江省縣域經濟發展模式優化分析
王麗波
(蘿北縣物價監督管理局,黑龍江 蘿北 154200)
為了不斷加強黑龍江省縣域經濟建設、促進全省范圍的縣域經濟發展,針對黑龍江省縣域經濟現行發展模式進行分析論述,提出了新的發展政策意見和思路,希望能夠對我省縣域經濟發展有所助益。
縣域經濟;財政收入;經濟增長
近兩年,黑龍江省縣域經濟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2013年全省縣域地區生產總值達到6 725.4萬元,比2012年增長12.6%,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6個百分點。縣域地區生產總值占全省比重達到46.8%,比上年提高3.6個百分點。全省各縣(市)充分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強力推進招商引資和產業項目建設工作,投資規模擴大。同時,產業結構優化也推動了工業發展,拉動產業經濟增長,從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縣域財政收入,改善財政狀況,促進縣域經濟整體發展。經濟增長促使居民收入增加,更改善了居民生活質量。
盡管黑龍江省縣域經濟有了較快的發展,但全省64個縣創造的GDP不足全省的一半,縣域公共財政收入僅占全省公共財政收入的1/5左右。可以看出,黑龍江省縣域經濟存在著總量偏小,質量偏低等問題。全省縣域經濟中,工業比重占25%,多數縣級行政單位工業能力較弱,沒有骨干性工業企業,缺少優勢主導產業,產業結構不合理等一系列問題制約著我省縣域經濟的發展。
2.1 調整產業結構,縮小城鄉差別
我省是農業大省,縣域經濟發展必須和農業產業化緊密結合,而農業產業化是實現縣域經濟繁榮不可缺少的一環。隨著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農業在GDP中的比重會越來越小,但農業的基礎地位不會改變。
2.2 財政政策支持
實施財政政策支持,加強財政管理體制,利用現有政策優勢,實行縣域經濟補助,對整個縣域財力進行統籌規劃,提高稅收返還比例,貫徹落實縣域經濟政策,并通過科技創新、技術改造、農業產業化等財政專項資金加大科技支持、財源項目支持,加快縣域經濟市場建設,完善各項管理措施。
2.3 加強建設用地管理,實行耕地保護制度
為滿足縣域項目建設用地需要,不斷優化縣域重點產業園建設和加工型項目,若是遇到縣域內土地使用規劃不足,這時就需要省級國土資源局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建設計劃指標調劑解決。建設用地盡量爭取不占用耕地,合理化資源配置,實現建設耕地與耕地占補平衡,并根據項目的輕重程度給予相應的價格優惠。
依法按照集體建設用地相關規定進行土地轉讓、出讓、作價等行為,并根據要求退還占用耕地,更好地滿足建設用地指標。還可以通過置換手段實施建設用地項目和土地總體規劃,嚴格履行用地審批程序,增加集體用地建設指標。為了滿足礦產資源總體規劃要求,必須要擴大礦產資源招標拍賣出讓力度,并采取重大項目一事一議,進而實現縣域礦產資源開發和勘查,更好地解決重大項目問題。
2.4 提升金融服務質量
構建安全、誠信的縣域經濟環境,保證縣域經濟金融服務體系功能的進一步完善和高效運行。推動農村信用社改革深化,不斷擴大縣域經濟資本規模,實現不良資產的合理化處置,提升資產資金供給能力。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支持作用,擴大項目籌建規模,提升項目建設水平。大力支持農村信用社農村合作銀行項目建設,進一步降低信用社融資成本,科學調整信貸周期。制定科學謀劃項目,搭建農業銀行等國有銀行資金運轉平臺,保證縣域經濟的正常、穩定運行,實現資金回籠。拓寬縣域經濟融資渠道,充分發揮民間融資作用,對民間融資加以引導和支持。努力拓展國有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與股份制商業銀行業務領域,進一步實現縣域經濟金融產品多樣化,鼓勵銀行多元化發展。建立完善信貸投放激勵機制,充分發揮項目資金作用,并對縣域經濟有貢獻的銀行機構予以獎勵,提高政府信譽度,增強政策信用擔保實力,構建縣域經濟政策性銀行擔保機構,開發民營資本融資擔保領域,合理優化信用合作社農信擔保機構,不斷提升縣域經濟融資擔保能力。利用政策扶植龍頭企業,開展企業融資,逐步擴大縣域經濟直接融資規模和渠道。大力發展縣域經濟保險行業,實施農業保險試點工程,擴大保險范圍,實施嚴格的資金配置比例,加強陽光農業保險行業發展建設。
2.5 采取弱縣政策扶持
在原有政策的幫助扶持之下,不斷加大對弱縣的政策扶植力度,申請國家批準的縣域建設用地,必須要嚴格上報,經相關部門批準,獲得進一步的認可后,方可實施。基礎設施項目用地根據實際情況可先行使用。而重點工程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應當進行單獨報批審核。政府部門針對農村電網、水利及公路等基礎設施適當采取政策傾斜,加大弱縣政策扶持。通過金融機構、政府部門、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四方面弱縣扶植策略,提升縣域可持續創稅能力項目,維持原政策幾年內的穩定,保證各項政策措施能夠得到貫徹落實。
2.6 加大人才與科技力度
貫徹落實科教興國、科教興縣、人才強縣的科學戰略,構建科技投入保障機制,提升縣域科技水平,提升基層科技基礎建設條件,實現縣域科技教育建設,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促進縣域產學研共同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提升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積極挖掘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成果,努力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加強農業科技示范基地與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擴大專業人才教育規模,增加招生人數,并定期進行專業崗位人員培訓。努力爭取高等院校人才幫扶,鼓勵大專院校進入基層支教、創業,發揮其一技之長。縣域經濟發展離不開職業技術人才的支持,它能夠形成有力的技術支撐。縣域經濟采用非農職業技能和人才工程培訓,有利于進一步提高農民整體素質。同時,政府機關還可通過設立縣域人才獎懲機制,充分挖掘培養出更加優秀的一線崗位人員,打造良好的縣域經濟人才基礎。利用吸引、鼓勵等方式讓更多的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科技人員參與到項目引進、技術開發和科技咨詢當中來,提升基層技術服務質量,優化科技要素分配,將技術入股、收益分成和股權激勵等政策落到實處。
2.7 發揮縣域經濟領導作用
各級領導應當重視縣域經濟工作,將其納入到重要工作日程上來,實現縣域經濟統籌規劃,全面掌控縣域經濟整體發展情況,以科學的發展觀和發展思路進行縣域經濟計劃制定,制定切實有效的管理工作章程。加強各級領導隊伍建設,做好模范帶頭人,推動縣域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建立縣域經濟領導管理小組,設計相應管委管理考核權限,促進縣域經濟基層改革創新,不斷積累工作經驗和教訓,調動各級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打造扎實肯干基層實干領導人員隊伍。
綜上所述,黑龍江省縣域經濟初步開展已經取得良好的成績,但是我們不能夠為這點成績沾沾自喜,應當不斷深入探索其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發揮各界力量全面推動縣域經濟建設,綜合利用現有政策優勢,打造縣域產學研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機制,大力發展縣域經濟,以便于更好地迎接社會經濟挑戰,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將黑龍江省縣域經濟提升到較高的水平,加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
縣域經濟是黑龍江省未來一段時間內重要的工作任務和目標,只有全力推動縣域經濟發展,才能夠提升黑龍江省在全國范圍經濟排名,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因此,必須充分認識到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深入了解縣域經濟發展模式,加強各級政府對縣域經濟的監管和扶持,優化經濟發展模式,樹立明確的經濟發展目標,進一步完善縣域經濟工作,提升居民滿意度,增強人們的生活幸福感。
[1] 陳曉雪,陸玉梅,王志華.常州縣域經濟發展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0,(02):152.
[2] 王天闊.基于城鎮網絡體系的東北地區城鄉一體化問題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11.
[3] 梁穎,蔡承智.基于非均衡增長理論的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的區域優先序選擇[J].安徽農業科學,2011,(28):190.
Optimization analysis of county economy development model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WANG Li-bo
(Luobei Price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Bureau, Luobei 154200, China)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county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promote the county-wid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mode of the county economy of Heilongjiang, and puts forward the new development policy opinions and ideas, hoping to make some help for county economy development.
County economy; Fiscal revenue; Economic growth
2016-09-22
王麗波(1985-),女,學士,經濟師。
F127
B
1674-8646(2016)22-01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