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倩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廣東 深圳 518000)
加強互聯網金融管理的對策探討
陳倩倩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廣東 深圳 518000)
研究分析了互聯網金融發展中表現出的風險水平過高、范圍確定困難、創新合法性存疑、缺乏必要監管體系、管理維度不足等問題,提供了通過加強互聯網金融管理控制風險,提高互聯網金融管理創新合法性,建立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利用大數據技術增加互聯網金融管理維度等措施,希望對優化互聯網金融管理體系,建立互聯網金融管理新平臺有參考價值。
互聯網金融;風險;管理;范圍;合法性;監管體系;大數據技術
受到來自傳統金融領域、法律體系、組織管理等方面因素的制約,互聯網金融存在管理上平臺、結構、內涵、外延上的不足,導致互聯網金融存在較高的威脅和風險。為了更好地促進互聯網金融的成長和進步,必須強化管理體系、機制、組織和系統,以科學規范的管理去約束和控制互聯網金融,進一步推進互聯網金融管理的科學化、合法化和組織化建設進程,為強有力的互聯網金融管理體系建設提供各方面的保障,更為全面、徹底、有效地促進互聯網金融產業的成長與發展。
互聯網金融是基于經濟全球化、信息網絡化、金融扁平化時代特點而產生的金融新生事物,對于創新金融形勢、打造金融新平臺、建立金融新體系有著重要的價值。但是在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歷程中受到傳統技術和意識,金融傳統邊界和認知的束縛,導致互聯網金融存在種種問題和隱患。當前互聯網金融發展中表現出的問題主要有:
1.1 互聯網金融風險水平過高
互聯網金融的特點是便捷性和虛擬性,這構成了互聯網金融存在范圍廣、時間分散、交易對象眾多等問題,由于管理上存在網絡、時限、對象上的限制,導致互聯網金融存在特別高的風險,制約互聯網金融管理工作的發展,也給互聯網金融的創新帶來制約和阻礙。當前的互聯網金融發展與網絡平臺建設還存在不同步和不協調的問題,網絡平臺建設只有與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使得網絡平臺不成熟、不安全的風險傳導到互聯網金融體系中,造成互聯網金融安全隱患。互聯網金融信息沒有規范的法律作為保護基礎,倒賣互聯網金融信息、個人信息的情況普遍存在,不但違反了互聯網金融的職業道德,而且給國家、金融產業和個人都帶來了巨大的風險。
1.2 互聯網金融創新的合法性存疑
當前互聯網金融獲得了合法的地位,也獲得了社會與公眾的廣泛認可,但是在互聯網金融創新方面我國法律法規還沒有具體的界定和有效的約束,互聯網金融創新的程序、資質、登記沒有統一的標準,互聯網金融創新的內容、操作、注冊也沒有嚴格的規范,可能出現互聯網金融創新信用度不足、資質存疑等問題,這導致政府和金融領域難于掌握互聯網金融創新的實質,帶來互聯網金融創新的高風險,參與互聯網金融創新的投資人難于保障合理利益和合法權益,長此以往給互聯網金融創新和發展帶來負面的影響,最終會影響到互聯網金融整體的成長。
1.3 互聯網金融缺乏必要的監管體系
與互聯網金融實際運營和創新相比,當前互聯網金融管理系統中缺乏監管體系,沒有對互聯網金融、虛擬貨幣的監督與管理機制,對互聯網金融交易方式、交易路徑、交易對象也沒有必要的監管和控制,在高效率的互聯網金融面前,管理和監管存在巨大的漏洞,傳統的監管方式在范圍、能力、時效上存在不足和缺陷,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在短時間內造成互聯網金融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給互聯網金融帶來體系性、結構性、系統性的風險,深層次影響互聯網金融產業的發展。
1.4 互聯網金融管理的維度不足
互聯網金融管理的基礎是信息和數據的多維度獲取,而當前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存在網絡上、技術上、平臺上的“鴻溝”,導致互聯網金融管理難于同傳統金融管理取得一致和相互配合,導致互聯網金融管理只能在單一層面和簡單維度上進行控制和調整,這使得互聯網金融管理工作的效能變得薄弱而簡單,對于互聯網金融出現的風險難于識別,對于互聯網金融的問題不能有效化解,對于互聯網金融的危險束手無策,形成了互聯網金融管理的“無力”和“低效”,既影響了互聯網金融的擴大和增值,又影響了互聯網金融的健康和發展。
互聯網金融管理的加強在于創新,創新的目標是強化互聯網金融管理,這是并行的兩條基本原則,在互聯網金融管理逐步科學化和系統化的大趨勢下,要根據互聯網金融表現出的問題和缺點,進行互聯網金融管理體系和內容的創新,實現全面的互聯網金融管理,做到對互聯網金融管理的有效強化。
2.1 控制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水平
互聯網金融管理要將管理重點放在風險化解和隱患識別上,要立足于互聯網金融虛擬性和便捷性這些基本特征,采用網絡化平臺、組織化結構實現對互聯網金融風險的控制,更好地提升互聯網金融的管理合理性和科學性。此外,要針對互聯網金融管理中個別表現出的風險隱患和個案加大打擊力度,重點對倒賣個人信息、金融資產信息行為加強懲處,建立起互聯網金融管理權威和強制力,提高互聯網金融管理風險水平。
2.2 推進互聯網金融創新合法性進程
互聯網金融和管理工作要看到創新對產業發展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應該看到創新存在的各類風險,要推進互聯網金融創新合法性的提升,加速互聯網金融創新合法性的進程。要重點進行互聯網金融創新法制化進程的推進工作,特別要推出互聯網金融創新的程序、資質、登記統一的標準的制定和實施,使互聯網金融創新的內容、操作、注冊有嚴格的規范和有效的法律基礎,解決互聯網金融創新信用度不足、資質存疑等問題對金融創新帶來的困擾,搭建起互聯網金融創新的法律平臺,使互聯網金融創新走向法制化和規范化的道路,加速互聯網金融創新獲得產業、社會、公眾的認可。
2.3 建立互聯網金融的科學監管體系
要在互聯網金融管理總體系中建立監管體系,重點對互聯網交易、虛擬貨幣、交易路徑等主要要素進行全面監管,提高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程度,為互聯網金融創新提供監管體系上的支撐,使互聯網金融能夠在范圍上、功能上得到有效約束和監督,進一步形成互聯網金融規范化、科學化成長的新基礎。要立足于監管的體系、結構和組織建設,提升監管的范圍、能力和時效,創新互聯網金融監管的結構和形式,以全面、科學的監管體系建立起互聯網金融管理的新保障機制和平臺。
2.4 利用大數據技術增加互聯網金融管理的維度
對于互聯網金融管理存在的信息來源單一,數據采集簡單等問題,應該利用好大數據技術加以強化,發揮大數據技術在數據資源加工、信息資料處理的多維度、多結構、多功能等價值,豐富互聯網金融管理的基礎、內容和形式。要利用大數據技術平臺溝通互聯網金融管理體系和傳統金融管理體系,做到網絡互連、信息共享,增加互聯網金融管理的數據集成和管理的維度,全方位地獲取互聯網金融的信息和資料,有效識別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和隱患,將互聯網金融管理工作效能大幅度提升,提高互聯網金融管理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提升互聯網金融管理的全面性和科學性,為互聯網金融整個產業的成長提供大數據技術的基礎與平臺。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前提在于全面、科學、系統的管理,只有將互聯網金融置于規范的法律環境、組織結構和市場體系中,才能有效實現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功能和倍增價值。將互聯網金融的創新、成長納入到規范化、法制化、系統化的范圍與進程中,降低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減少互聯網金融的問題,實現互聯網金融科學管理的前提下,加速互聯網金融的發展。
[1] 劉嘉.淺談我國金融管理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企業導報,2012,(03):164-165.
[2] 楊小俠.構建合理金融管理體系的現實選擇[J].現代經濟信息,2009,(06):106-107.
Discussion on the countermeasure of strengthening Internet financial management
CHEN Qian-qian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00,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e, such as high risk level, difficulty in scope determination, doubt on innovation legitimacy, lack of necessary supervision system and insufficient management dimension, etc., and provides the measures of enhancing financial risk control, improving management innovation legitimacy, establishing Internet financial supervision system and increasing the dimension of Internet financial management through using big data technology, hoping to has a reference value for optimizing the Internet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establishing a new platform for Internet financial management.
Internet finance; Risk; Management; Scope; Legitimacy; Supervisory system; Big data technology
2016-09-21
陳倩倩(1987-),女,管理學學士。
F832
B
1674-8646(2016)22-01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