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臘群
湖南城市學院衛生所
益陽市某社區退休教師常見心理問題分析
陳臘群
湖南城市學院衛生所
隨著歲月的流逝和年齡的增長,到退休年齡的教師也在不斷增加。離退休后的工作、生活和需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退休后要思考的問題、比退休前明顯減少,由于大腦應用減少和生理功能的衰退,從而使大腦功能開始有所退化。由于生理上的衰退以及退休后的生活環境改變和自我價值感降低等原因,使一些退休教師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由于心理上出現問題,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危害。為提高退休教師退休后的生活質量,需要對退休教師心理問題的特點和危害進行分析,探討或提出有效的干預措施。
退休教師;心理問題;社區
本文通過對益陽市某社區退休教師退休后的生活觀察發現:大多數退休教師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尤其是退休前擔任了一定職務及子女在外工作而不在身邊的退休的退休教師,其心理問題相對較多。通過多年的觀察對退休教師常見心理問題進行分析。
教師退休后,離開了工作崗位,子女又相繼成家立業獨立居住或子女在外工作相距較遠,一年中有在過年過節才能與親人見面,再加上空閑時間的增多,退休教師的心理往往產生一種從未有過的隔絕感或孤獨感,特別是當老人生病時,這種孤獨感與失落感與日劇增。本文采用問卷調查、訪談、觀察等方法,對益陽市某社區退休教師的心理問題進行調查研究,結果顯示,益陽市某社區退休教師常見的心理問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1 失落與抑郁心理
首先從生理上,退休教師屬于老年階段,這是一個喪失的時期。退休教師退休后會發現自己能做的事情不能象以前一樣親自做了,而由比其年小經驗不如他的人做了,覺得能做的事越來越少,隨年齡的增長也感覺到越來越力不從心。從前整天面對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信心百倍地向他們傳授知識,而退休后,整天面對家人或空房,尤其是那些曾經擔任職務的退休教師,沒有發號施令的空間,這樣退休前后產生很大的落差,便產生了失落感 這嚴重影響他們的自信心,從而導致自我價值感低,情緒低落。其次在家庭方面,對觀察研究的社區,其也對退休教師心理影響也大。退休教師的子女在其父母退休時,正處于人生中最忙碌的階段,結婚生子,為自己的事業而勞碌奔波,經常會忽視老人的心理需求,總覺得老人身體健康就萬事大吉,沒有及時看望父母和觀察父母的心理與精神狀況的變化。即使發現了,也往往當成老人的脾氣古怪而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再次在社會方面,同事和好朋友逐漸離去,加之離退休等因素都導致了他們與外交流減少,使生活圈子逐步縮小,能夠尋找到的社會支持也越發的貧乏,如果再加之家人的不理解,從而使失落感越來越明顯,時間長后,往往會導致了退休教師的抑郁癥狀發生。
1.2 否認與多疑心理
退休教師隨著年歲漸長,對自己的身體健康也越來越重視。由于缺乏醫學知識,而這種重視超過了他們的承受能力,從而對自身的健康產生多疑。而這種多疑具有兩種不同的表現。一種是:退休教師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疑神疑鬼,稍有不適就往最壞的方面思考,甚至沒有任何癥狀也會導致心理上的緊張和焦慮。不斷去各大醫院檢查,即使結果都是正常的仍然不能解除其內心的疑慮,甚至懷疑是因為自己病情太重或絕癥,而醫生為使他們安心而故意安慰自己的。甚至號召子女回家來看望,使子女疲于奔命。而子女通過對醫生的了解確認沒有患病時,又對其父母發脾氣,使家庭關系惡化,導致退休教師的疑心更重。另一種是:以前身體健康,由于自己長期高度緊張導致精神狀態不佳而影響軀體健康,明知自己已經患病了,而懷疑自己是由于一時勞累沒有休息好,不礙事,通過休息就沒事了,不聽子女和同事朋友的勸說。擔心自己生病后,同事、朋友遠離他,害怕子女嫌棄他而否認患病。
1.3 孤獨與消極心理
退休教師離開了心愛的工作崗位回家后,想起朝昔相處的同事的學生不能出現在身邊,整日無報事事,子女又多分開居住或遠在他鄉工作,伴侶的離世,孤獨凄涼感油然而生。加上生理上一天天衰老而產生心理上的衰老,認為自己對社會無用,失去生活的積極性,出現消極心理。
影響退休教師心理健康的原因就是退休綜合征,這主要是因為:一是沒有正確認識生理機能的衰退規律。身體一旦出現不適,就為身體健康狀況感到焦慮,并常有疑病狀態出現,將身體癥狀與各種疾病對號入座,增加焦慮狀態。二是退休后生活單調、無所事事,價值感降低,產生失落感,無用感,自我評價低下,沮喪、自卑,增加抑郁狀態。三是家庭逐漸精簡縮小,子女減少或子女為了自身的發展而遠離身邊;人均壽命延長,老人增加,子女照顧贍養老人的人均壓力達到增加,加減輕子女的生活壓力,對疾病產生否認心理。四是隨著退休教師知識層次提高和觀念的轉變,更多的教師獨立意識增強,越來越多的退休教師不愿影響子女的生活而更愿選擇不與子女同住,親子間溝通減少,情感隔離疏遠而出現孤獨感。居住環境也造成退休教師參加集體活動機會減少,使得退休教師感到缺乏社會聯系和支持,內心孤單失落,嚴重影響退休教師的精神生活質量。五是情緒低落、抑郁、焦慮等癥狀也引起退休教師軀體化反應,降低人體免疫力,導致軀體疾病的發生率增加、降低軀體疾病治療的依從性,阻礙軀體疾病的康復,影響預后。同時軀體疾病問題的存在使老人自我評價更為消極,不愿參加集體活動,阻斷社會聯系,使失落、抑郁、孤獨、否認等心逐漸嚴重,形成惡性循環。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益陽市某社區退休教師因其生理、家庭、社會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容易產生一些特有的心理問題和障礙,我們對其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工作中有的放矢,才能有效改善社區退休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
[1] 于淼.孤獨心理研究的回顧[J].社會心理研究,2015,(1):35-44.
[2] 韓露.不同養老方式退休老人心理健康狀況及心理需求的比較研究[D]. 青島大學,2015.
[3] 宋麗娜.老年人常見心理問題及護理對策[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6(6):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