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士杰
上海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上海市徐匯區健身路徑現狀的調查研究
孫士杰
上海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健身路徑”是近十幾年來我國新興的一種健身設施,其實施緩解了群眾的健身需要,為群眾提供了場地器材設施。健身路徑有占地少、方便、娛樂性強、適合不同年齡的人群使用的特點,受到了人們的喜愛,健身路徑幾十年的實踐過程為提`高國民身體素質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上海市徐匯區在群眾體育建設方面走在中國前列,但在使用管理以及未來發展方面還有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對徐匯區健身路徑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研究,闡述徐匯區健身路徑的基本現狀,并提出相關發展對策。為徐匯區健身路徑未來的建設與發展提供一些理論參考。
徐匯區;健身路徑;現狀;對策
1、徐匯區健身路徑數量和人均量分析
健身路徑的數量、種類、規模和布局的大小關系到社會群體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強弱、規模與氛圍,是衡量社會群體體育鍛煉開展情況、人口數量和質量的重要標準。使用健身路徑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是近些年來最受人民歡迎的體育健身設施,現今城市公園、廣場、居民小區都有健身路徑安裝點。目前,所調查的徐匯區小區內共有健身路徑363條。其中環保小區、錦城花園園林小區、建設小區、學苑小區、翰墨園數量較多,但從人口分布上錦城花園、建設小區、學苑小區、翰墨園人口比較多,其人均量稍低于其他社區。
2、上海市徐匯區健身路徑分布情況
根據《中國體育彩票全民健身工程管理暫行條例》第八條規定:健身路徑的選址可以分為三類:城市社區型、公園廣場型、農村鄉鎮型,根據調查得到徐匯區健身路徑主要安裝在居民小區,其中公園、健身廣場、公路兩邊及其他單位分別為14%,16%,14%和6%。
3、徐匯區健身路徑的管理維護情況與分析
徐匯區健身路徑的管理人員分為高層和基層管理人員:高層管理人員主要包括:體育局處工作人員、法規處工作人員,體育局處工作人員負責健身路徑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法規處是制定和執行全民健身的條例、法規制度、健身活動以及健身路徑的宣傳工作,體育局處的工作人員會定期到各個路徑點巡查;基層管理人員包括:體育局的工作人員、街道辦事處的主管路徑的工作人員和小區居委會管理人員、社會體育指導員、健身器械維修人員等。
調查得知,每個小區都安排了管理人員,但83%管理者身兼數職。健身路徑器材大部分是有小區物業或房地產開發公司安裝的,一般是由物業的工作人員來管理。調查中發現,有些健身點的器械已經損壞,都沒有人去維修,鍛煉者反映一般都是他們自己維修。
4、徐匯區健身路徑管理維護經費來源情況
根據體育局提供的相關資料和經實地調查,按照《中國體育彩票全民健身工程管理暫行規定》第六條的有關規定,健身路徑的安裝經費由政府和社會共同支付。但實際操作中管理維修費問題很難解決。為此,調查了徐匯區各小區管理工作人員,他們說到健身路徑的管理維修費在保修期內由器械的廠家支付,在保修期之外由單位支付。并且在保修期內損壞的健身器械,多數廠家能及時維修,保修期外的健身器材由于經費不足,多數健身器械都處于損壞狀態,給健身路徑參與者帶來安全隱患。
5、健身路徑參與者對體育鍛煉的認識和鍛煉方式
據調查徐匯區體育健身路徑參與者參與體育鍛煉的主要目的是健身、防病治病,比例分別是74%和49%。休閑娛樂、交際、健美、減肥等分別占33%,25%,29%,有其他想法的占9%。
通過對健身路徑使用者的調查發現,根據說明牌的指導進行身體練習的占總樣本18%;訪問別人進行身體練習的占總樣本20%;占總樣本16%的鍛煉者在社會指導員指導下進行身體練習;占總樣本6%的鍛煉者通過自己看書理解健身路徑使用方法來進行身體練習;占總樣本40%的健身路徑使用者僅憑自己感覺來進行身體練習。
1、加強健身路徑的合理調配
經調查發現全民健身路徑在分布點布局和地面設施等方面存在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對策:第一,加強健身路徑分布點的合理調配,適當增加健身路徑在公園、廣場中的數量。第二改善健身路徑地面設施情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將健身路徑安置在橡膠地和草地上。市體育局應在選址和地面設施方面加大工作量,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建設任務。
2、提高健身路徑的安全性
結合健身路徑管理維護損壞情況分析,健身路徑參與者在進行身體練習時有安全隱患存在。針對健身路徑存在的安全隱患對策如下:第一,加強管理小區業務指導員的專業指導,提高指導員的保護與幫助意識。第二,提高健身路徑參與者的安全意識,提示鍛煉者先看明白健身路徑說明牌上的說明步驟然后再進行身體練習,盡少的僅憑自己的感覺隨意鍛煉。現今健身不僅是一種時尚也是一種需求,目的不僅在于追求健康,還能提高身體素質和生活質量,因此保證健身路徑的安全性是必要的。
3、完善健身路徑的維護工作
結合徐匯區健身路徑的維護維修現狀和健身路徑參與者對健身路徑維護現狀滿意度調查分析,全民健身路徑的管理維護、維修方面存在著的問題。對此,對策如下:日常管理上做到落實責任、相關人員定期巡查,居民做到恰當使用、維護及時。健身路徑均以露天安裝為主,在陰雨天氣后,生銹、損壞的現象就很難避免,因此須有相應的管理維修措施和條列規范。
4、積極宣傳健身活動,營造良好的健身環境
徐匯區有關部門和相關工作人員應結合當地特點積極宣傳,提高群眾的體育意識重視體育活動的興趣的培養和提升健身路徑的關注度和自我鍛煉積極性,營造全民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氛圍。有關部門和工作人員應做到:第一加強健身路徑的宣傳工作,可通過電視、廣播、網絡、新聞、公益廣告特別是體育傳媒等渠道對健身路徑進行廣泛宣傳,第二提出主旨鮮明的口號,著重宣傳群眾性體育鍛煉的科學化、有效性,并根據實際情況,開展群眾性體育健身活動。
5、加大健身路徑的投資力度和研發力度
建設資金缺乏制約著健身路徑的規模,從而制約了群眾的鍛煉積極性。因此,應加大健身路徑的投資力度和研發力度,打開健身路徑建設的瓶頸問題。第一走投資主體多元化、鼓勵支持小區業主、區民投資開發商出資,第二加大新產品的研發力度,在質量和功能上有所創新。
6、完善健身路徑的管理體制,加強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
上海市各區體育局目前制定的關于健身路徑的管理制度、法規、法律還不多,監督體制更是沒有。只有國家頒布法律條例,各省市有關部門根據當地特色以其作為依據或標準來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條例,并加以落實、管理、使用維護。
1、徐匯區各小區中健身路徑多是由小區物業或者房地產投資商購買建設,由于小區居民比較多,數據顯示,健身路徑的人均量分布明顯低于一些二三線城市。但健身路徑地面設施比較合理,大部分安置在草地和塑膠地上,有利于帶動體育鍛煉氛圍。
2、徐匯居民參加健身路徑的人群主要集中在18歲以下和60以上的兩個年齡階段,居民參與健身路徑的時間分配可以看出大部分人群還是比較重視積極參與健身路徑的,但是還有一部分人群從未參與,尤其是青年這一年齡階段的人群由于工作時間比較長,有的人認為身體很健康,不需要鍛煉。由此,我們要加強全民參與體育意識,提高全民身體素質。
3、徐匯區的健身路徑參與者體育意識比較高,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也比較強,目的也比較明確。主要有:健身、防病治病,其次為交際、健美、減肥。《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實施十多年以來,健身路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還有鍛煉者對《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內容并不了解,這說明還需加大健身路徑宣傳方面的工作。
4、調查結果顯示,多數居民認為健身路徑偶爾出現受傷事故,說明健身路徑的安全性存在較大問題,小區管理人員應少安裝安全性較差的器材并有問題及時向廠家聯系,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提高健身路徑的安全性。
通過對徐匯區健身路徑的現狀調查分析針對全民健身路徑在選址、布局地面設施、使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建議:第一,徐匯區體育局應整體規劃健身路徑的發展、分步實施落實對策政策的方法對全民健身路徑建設維護進行宏觀管理,明確年度建設任務,落實指定的方案。第二,行政部門做好健身路徑的使用安全說明,并配有專門的指導人員檢查監護人員,并且要求指導人員掌握合理的體育知識結構和科學運用體育手段鍛煉身體,培養人民的健身評價意識,掌握評價方法。第三,部門及社區的相關管理人員贈送一些健身方面的書籍、舉辦健身咨詢等活動宣傳健身路徑。第四,健身路徑的資金問題應走社會化、投資主體多元化但路,積極鼓勵、支持和引導小區物業、房地產開發商、個體戶等出資安置健身路徑,打開徐匯區健身路徑建設以及維護經費難題。第五,堅實落實相關法律法規條例。
[1]國家體委關于貫徹全民健身計劃綱要實施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M].互聯網數據,2007
[2]屈躍林.西安市城區全民健身路徑使用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博碩論文,2010
[3]樓蘭萍.社區體育發展水平評價指導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5)
[4]胡微.沈陽市區全民健身路徑使用與建設狀況調查及發展對策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7.28(05):21-26
[5]揚長明.長春市全民健身路徑的設置及使用調查研究[D]吉林大學碩士畢業論文,2010,(6
[6]林琳.廈門市全民健身路徑經濟效益的調查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08(2)
孫士杰,男,籍貫:山東省濱州市,學歷:碩士在讀,單位:上海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方向:體育社會人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