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曄
三亞天域實業有限公司天域度假酒店
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影響因素與對策
高 曄
三亞天域實業有限公司天域度假酒店
職業教育是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經濟增長、開發人力資源、保障教育公平、改善弱勢群體生存環境、實現社會和諧穩定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從當前我國職業教育現狀入手,討論發展過程當中的影響因素,并且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職業教育發展影響對策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意義最為重大、最根本的變化即是社會結構變遷,核心是社會分層。這些內外部的因素,給職業教育帶了比較大的影響,具體方面如下:
1.1社會結構變遷帶來的影響
社會分化成為促進教育分流的強大動力。它一方面使新興行業不斷增多,加快職業轉換速度,提高專業化要求;另一方面使人們認識到知識、技術、能力在職業轉換與地位升遷中的價值,激發了社會對教育的迫切需求,換句話說,社會多樣化,給職業教育的專業選擇面上帶來了更為嚴格的要求。
1.2科技進步帶來的壓力
生產方式現代化,要求從業者適應不斷增強的職業流動需求,勝任不同職業要求。這也促進了與人才培養密切相關的教育制度機制、學校教育教學方法與課程改革。如信息技術迅速發展,不斷沖擊著行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理念,各行業根據發展需要具有相應水平的程序設計人員、計算機操作人員及一定水平的管理人員。普通教育難以完成相應的人才培養任務,需要職業教育發揮靈活性、針對性較強的優勢,幫助學生從學校順利走向工作崗位。
1.3學習型社會建設帶來的影響
學習型社會的基本特征是學習與工作、生活融為一體,人人學習、時時學習、處處學習、主動學習。每個社會成員的學習愿望、學習機會和學習條件都能得到滿足與實現: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良好;設施條件豐富多樣;學習型組織已具雛形;終身學習體系完善系統。職業教育必須把“獲取、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納入培養目標,通過有效教學確保這一目標實現。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了解了我國職業教育發展中的阻礙與困境,那么就需要我們“對癥下藥”,將問題逐一解決,接下來我們就從政府、學校、社會等方面詳細討論發展職業教育的對策:
2.1政府充分發揮調控功能
從政府角度出發,一方面要利用法規和政策引導,發揮宏觀調控功能,各級政府要把發展職業教育作為一項長期戰略。中央政府應當加強頂層設計,制定法律法規,完善相關制度安排,并使之系統化、體系化;地方政府要切實將職業教育納入發展規劃,規范管理和運行機制,制定激勵政策和引導措施,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職業教育;有效整合和優化有限資源,發揮最大效益。
另一方面,加大財政投入,發揮資金支持功能,各級政府必須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確保足額支付財政性經費,保證持續并有所增長。中央政府制定積極的金融、財稅政策,鼓勵企業積極投入;加大師資培訓、課程開發、信息化建設有關投入;增加專項補助經費,為來自經濟困難家庭或未來從事特殊行業的學生減免學費,提供助學金和獎學金。
最后,嚴格辦學標準,發揮統一管理功能,積極貫徹和落實國家有關方針政策,對職業教育進行集中統籌和規劃;制定嚴格統一的辦學標準,確保資源最優投入;實施定期考評,把那些辦學質量高、發展實力強、社會評價高的學校納入發展規劃,關、停、并、轉一批不適應發展需要、規模小、質量劣、聲譽差的學校。
2.2院校深化改革創新管理
院校是職業教育良性發展的重要決定性措施,所以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職業教育觀念,結合國家政策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制定科學的人才培養目標,面向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靈活設置專業和培訓項目,實施科學的人才培養制度,突出辦學特色。
其次,積極推進教育改革,探索人才培養培養規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樹立能力本位教育教學觀,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生涯規劃和創新創業能力;加強課程開發、設計,創新教育教學模式,提高辦學質量、效益;積極推行學分制和選修制,加快彈性學制建設。
最后,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有效利用國家、地方關于職教師資培養培訓政策,努力提高師資學歷層次和教學能力;推行教師企業實踐制度,提高教師實踐能力;以校企“互培共育”為手段,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支持院校面向企業、社會聘用高技能人才到學校任教,完善兼職教師聘用政策。
2.3社會充分發掘支撐潛能
除了上述我們提到的政府支持,學院改革等方面的對策建議,社會輿論方面的支持也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動力,所以從社會角度出發,我們一方面要做到鼓勵社會力量多種形式支持職業教育,支持社會各界及公民個人提供資助和捐贈,吸引社會資金參與辦學,多種手段推動職業教育吸引國際資本、開展國際合作。
另一方面,提高基金會參與供給職業教育的貢獻力,廣泛籌集社會資金,充分發揮公募基金會作用。建立符合我國企業發展現狀的基金會運作模式。在項目建設、學生資助、教師培訓等多方面獲得支持。
最后,完善多元化職校生資助體系,以國家助學為根本與基礎,建立健全企業、個人、非營利慈善組織資助相互補充的多元化資助體系,確保家庭困難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加大企業、個人對學生的定向資助力度。
綜上所述,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是由利益相關者相互博弈來驅動的,不同主體及其參與路徑構成了職業教育發展的動力因素。所以我們應該通過制定及實施政策、影響資源配置、積極參與或消極抵制行為來影響職業教育發展。
[1]王琴,馬樹超.區域職業教育均衡發展的內涵和原則[J].職業技術教育,2010(07)
[2]向麗麗,唐智彬.職業教育區域均衡發展文獻綜述[J].職教論壇,2016(04)
[3]陳擁賢.對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的探討[J].職教論壇,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