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政 邢 娟
河南亞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關于智能電網配電自動化建設要點分析
周 政 邢 娟
河南亞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智能電網對配電自動化賦予了新的內涵,并對配電自動化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分析了智能電網的概述,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配電自動化的特點,并對建設要點進行了探討,以期全面提升智能電網配電自動化建設水平。
智能電網;配電自動化;建設要點
為進一步促進我國能源互聯網、智能電網產業發展,國務院、發改委和能源局發布了《關于促進智能電網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安全可靠、開放兼容、雙向互動、高效經濟、清潔環保的智能電網體系,形成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電網裝備體系;加強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和物聯網等技術在智能電網中的融合應用;加快靈活交流輸電、柔性直流輸電等核心設備的國產化;加緊研制和開發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網運行控制技術、主動配電網技術和智能電網大數據應用技術等,實現智能電網關鍵技術突破,促進智能電網上下游產業鏈健康快速發展。
所謂的智能電網就是立足于目前電網布置形式,并且與現代化的監測分析技術、通訊技術、網絡技術相融合,最終有機的結合這幾種技術形成的一種新型配電網絡。配電網絡能夠確保電網實現環境友好、使用安全、高效、經濟、可靠等一系列的目標,因此智能電網特征就可以概括為智能化、自動化和信息化。智能電網中配電網部分就是所謂的智能配電網,相對于傳統的配電網而言,智能配電網本身具有較高的電網管理信息可視化、信息化程度、資產高效利用、與用戶高效互動、可以大量接入新能源、較高的電網安全性、較強的自愈能力等一系列的特點。配電網要想實現高效經濟運行,就必須要高度的重視配電自動化這一重要手段。在智能電網中配電系統屬于重要的環節,而推進電網自動化的發展方向就是配電系統智能化,因此智能配電網的實現與配電自動化之間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
首先,能夠使整個系統實現高效運行。在布置傳統的輸電線路的過程中,一般都是各個地區將自身的用電需求提出來,然后由供電單位有針對性地進行供電。然而因為一些地區并沒有精確的計算和統計當地的用電量,一些地區報的過于富余,因此導致了電力的大量浪費;與之相反,一些地區報的用電量過少,因此電力供給無法滿足當地的使用需求,上述的情況都極大地影響到了電力的后期使用。利用配電自動化系統能夠以各個地區的實際電力需求為根據進行科學合理的供電,并且可以以不同的民用區域、工業區域和時間段等為根據開展實時的調控,從而能夠使整體的需求變化得到充分的滿足,并且實現最優的效果,保證系統的高效運行。
其次,能夠有效的避免出現大面積停電的情況。在某個階段或者一定的時期一些地域很可能會產生較大的用電需求量,尤其是夏季往往會使用較多的制冷設備和空調等,這樣就會使配電主干線路面臨著較大的負荷。線路如果面臨著超出設計值的負荷就很容易會出現損壞或者燒毀的情況,從而導致出現大面積停電的事故。而配網自動化的終端則能夠以用電需求量的大小為根據作出科學合理的調整,如果一旦某個部位出現故障,配電系統就可以馬上將故障部位檢測出來,從而能夠及時的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修復,最終能夠有效的避免出現大面積停電的情況。
1、加強供電可靠性
首先,選擇雙電源環網作為供電模式。在這一階段要連接相鄰的兩條不同線路,利用這兩個電源就可以確保環網共同供電的實現,同時還可以優化配網結構。變電站出線保護開關具有多次重合作用,而且還能夠利用微機對重合命令進行控制,同時線路開關還具備遙控操作、自動操作等一系列的功能,一旦線路或者設備出現故障,主站系統就能夠對故障信息進行準確的判斷,并且將故障發生的位置明確下來,從而能夠對其進行及時的修復。
其次,選擇自動重合分段器。自動重合分段器能夠對配網系統中的各種事故進行準確的判斷,而觀測故障所耗費的時間則是其判斷的主要依據。在對時間進行設置的時候,這種方式要求變電站內部在自動斷開斷路器之后可以實現延時斷開。在變電站內部重合斷路器,從而能夠確保電源側向負荷側進行順利的供電。斷路器以一定的順序為根據依次合閘,然后將故障點再次合上的時候,斷路器會再次斷開。這時候在故障點安裝的線路斷路器就會將故障段鎖定,并且將其斷開,采用這種方法就能夠使再次送電的成功率得到有效的保障。
2、對系統網絡結構進行優化
為了減小線損,并且對系統網絡結構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可以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首先,將遠程數據傳輸系統構建起來。數據和信息的遠程傳送,可以使用網短信息服務來實現,并且將電壓監測裝置配備在輸電線路的中間。就可以使用微機對線路運行的實時電壓狀況進行有效的監測。當發現饋線不符合相應的要求時,就可以以備低壓無功自動補償裝置,或者適當的增添配變布點。該系統還具備負荷監測、電能質量監測、有序用電和自動遠程抄表等功能,能夠對客戶的用電量進行實時監測,最大限度的避免用戶的竊電行為,從而使用電管理的水平和自動化水平得到極大的提高。第三,對監測終端進行配置。監測終端能夠實現全程監控平臺信息數據的采集過程,從而全面地掌握變壓器的實施運行情況。根據這些信息數據能夠對管理配網的運行模式進行進一步的調整和優化。當發生故障或者異常現象的時候也可以得到迅速的提醒,從而及時找到故障點,查明故障原因,迅速恢復用電。
3、充分的利用微機處理信息數據
配電自動化系統建設就是要有效地結合電壓負控系統、配變監測系統、營銷系統等,從而對配網管理系統進行強化。這一系統能夠對線路損耗進行自動統計,同時還可以密切的配合SCAIDA,與相關企業的對應信息網進行連接,這就對配電自動化的程度進行了強化,并且可以自動優化配置無功和電壓。
綜上所述,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工業生產以及居民生活的用電量逐年提升,社會發展對配電系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配電自動化系統也已經成為未來配電網發展的重要方向,而在智能電網建設也對配電自動化系統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現智能電網的配電自動化不僅對于電力事業的發展有著很大的推進作用,同時也是電網建設提高發展的重要表現。
[1]王延剛.淺析配電自動化及管理系統[A]. 第四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