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 華
杭州賽石園林集團有限公司
淺析南北桂花不同形態差異多樣性
婁 華
杭州賽石園林集團有限公司
桂花也被稱為木樨花,屬于常綠闊葉喬木的一種。桂花有很多不同的種類,如金桂、金桂、丹桂等。桂樹的高度通常在1-5-8m左右。桂花的花朵不大,但是數量較多,并且能夠散發出沁人的芳香,在城市綠化中應用的十分廣泛。桂花還是我給十大名花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就開始栽培桂花。為促進桂花的推廣種植,本文主要就對桂花的特性、品種以及繁殖等技術進行分析。
桂花;特征;品種
分布于亞洲東部和北美洲東南部,可劃分為三種地理分布類型:北美洲分布(N.Ameriea)、熱帶亞洲分布(Tropie^sia)和東亞分布(EastAsia)。其中,以中國特有分布為主體的東亞分布類型種類最多,共計22種,占75.86%,因而東亞成分是該屬的主體成分。桂花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在南嶺以北至秦嶺淮河流域以南的廣大地區均有大量栽培,并形成了江蘇蘇州、浙江杭州、湖北咸寧、四川成都和廣西桂林等歷史上著名的“五大桂花產區”,而新的桂花產區更是舉不勝舉。在長期的演化過程中,在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的雙重作用下,通過變異和與其他木犀屬種類的雜交,桂花形成了豐富的觀賞類型。
桂花可以劃分為以下4個品種群:金桂品種群葉片型。腋生聚傘花序,無總梗。花期8月~11月。花色為淡黃色、金黃色至深黃色。秋季開花。
銀桂品種群,葉片一型。腋生聚傘花序,無總梗。花期8月~11月。花色淺,呈銀白、乳白、綠白、乳黃或黃白色等,都多少含有“白、綠”的色質。花乳黃色至檸檬黃色,花開后漸轉銀白色,秋季開花。
丹桂品種群,葉片一型。腋生聚傘花序,無總梗。花期8月~11月。花色深,橙黃色或橙紅色,秋季開花。
四季桂品種,植株較低矮,常為叢生灌木狀。葉顯著二型,春葉較寬,近于全緣,先端突尖;秋葉狹窄,多有鋸齒,先端漸尖。花序頂生及腋生,二型,一為有總梗的圓錐狀花序,一為無總梗的簇生聚傘花序,前者見于冬季和春季花期,后者見于秋季花期。花色白至橙黃,隨品種及開花季節變異較大。秋、冬、春3季有花。
3.1 扦插
桂花的扦插主要有枝插和芽插兩種方式。扦插的時間通常在6月份,使用半木質的枝條剪成8~10cm長且帶有2片葉片的插穗,讓枝條充分吸滿水分后進行扦插。扦插完成兩個月后枝條就能生根。具體的扦插方法有枝插、芽插、葉插和根插等,其中枝插是最常用的。采用枝插方法時,最常用的是嫩葉扦插,這種方法也被稱為長期扦插,就是使用當年生的嫩枝或半木質的枝條作為插穗。插入的長度通常為2~3節,也就是8~10cm。枝條上方要保留2片葉子。扦插完成后,需要對插穗進行遮陽、保濕等處理,還要保持良好的通風,定期進行換氣。在扦插完成后的兩個月之后一般就會生根。之后還要繼續做好施肥、澆水等工作,并定期的進行病蟲害的防治。第二種方式是芽接。這種方法是在扦插材料不夠的情況下才會采用的。具體的操作方法時將枝條上較嫩的芽帶著葉片剪下來,留下一段長為2cm左右的枝條作為插穗,將其插入土壤中,葉片要露在土壤外面。
3.2 嫁接繁殖
嫁接繁殖嫁接繁殖通常在春季進行,在進行嫁接前,要先在土壤中施滿肥料,并選擇光照較為充足的區域。嫁接最好在春秋兩季進行,切忌在冬天進行。根據接穗區來劃分,嫁接的形式可以分為枝接和芽接兩種。其中,枝接又可以分為硬枝接和嫩枝接兩種。根據砧木和接穗的切割方式來分,可以分為切接、劈接、靠接、芽接、腹接等幾種方式。按嫁接的時間則可以分為生長期嫁接和休眠期嫁接兩種形式。枝接通常在進入春季前的2~3周內進行,也可以選擇在10~12月這段時間進行。嫁接后,要先等接穗和砧木愈合,第二年接穗就會發芽。靠接和嫩枝接則通常在5~6月這段期間內進行。芽接通常選擇在7~8月份進行。在實際操作中,嫁接這種方式桂樹的成活率是最高的,其中又是腹接這種方式的成活率最高。腹接也被稱為根際接,采用這種方式是不需要截取砧木樹冠。具體的操作方法時先把接穗剪成一個個小段,然后再在小段上斜削一刀,長度保持在2cm左右,將反面削成斜面。選擇合適的砧木進行一定的修整,在砧木根部平滑處斜切一刀,切至砧木的木質部,確保接穗能夠順利的插入。
3.3 種子繁育
桂花果實一般在4~5月成熟,果實成熟后,收拾落果,浸水2~3d,洗凈果皮,陰干種子,濕沙貯藏,濕藏期至少需半年,可于當年10月秋播或翌年春播。沙藏的中、后期可逐步提高濕沙含水量至50%,以用手握不能出水為佳,這樣可保證絕大部分沙藏種子順利發芽;但要注意防止種子霉變和鼠害。播種后當年苗高達15~20cm,留床生長約2年,第3年春季移栽。
3.4 壓條繁殖
3.4.1 空中壓條。適合家庭盆栽,通常在“清明”節前后,從優良品種、健壯母株上選擇2~3年生枝條進行環狀剝皮,切口寬度為2cm左右。取竹筒將其劈開,內鋪一層沙質濕潤培養土,將枝條剝皮處包起來,外面用塑料布包好,再用帶子扎上,1個月后傷口愈合,3個月后切口皮層生出新根,到10月或翌年春季,等新根長到3~5cm時,即可切離母株。
3.4.2 地面壓條。又稱伏枝壓條或普通壓條。該方式宜在4~6月或8~9月(氣溫在25~30℃時)進行。在接近根部的枝條上割皮長1~2cm,并將其壓彎至地面,于傷枝上堆7~8cm厚的泥土,壓實,常澆水保持濕潤,約3個月即可生根。第2年春季將其與母株切開,栽植新株。
桂花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及文化內涵,中國已做了大量的品種分類和育種研究工作,取得了木犀科品種登錄權。廣泛收集、深入研究以及產業化推廣,有利于高新特品種開發,使之成為繼梅花之后又一國際主導研究品種。
[1]吳光洪,胡紹慶,宣子燦,向其柏.桂花品種分類標準與應用[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4,03:49-52.
[2]趙桂琴,王敬,馮忠武,喻安慶.園林綠化樹種桂花品種分類研究綜述[J].四川林業科技,2013,01:105-1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