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戀青武漢紡織大學
?
企業如何利用好財務杠桿
林戀青
武漢紡織大學
當前負債融資被企業廣泛運用到了解決自身資金不足的問題中,其獨特的財務杠桿效應也被越來越多的企業所運用。本文從財務杠桿的概念原理及作用出發,分析了我國企業財務杠桿的運用現狀,提出了及時調整自身資本結構、提高資金利用率、合理利用杠桿之間的關系、加強對市場環境的認識和合理進行風險控制五個方面來改進財務杠桿作用的建議,使得企業可以更好的利用負債來調節權益資金收益,充分地利用財務杠桿。
財務杠桿;財務風險;企業
企業為了籌集到更多的資金,籌資的渠道已經逐漸的多元化。其中負債籌資因其獨特的財務杠桿效應成為企業普遍采用的重要籌資手段。財務杠桿是一把“雙刃劍”,企業在運用財務杠桿可以獲得一定的正效應,但同時也可能承擔著一定的負效應。過度的利用會導致獲利不足、償債危機等情況發生。如何利用好財務杠桿對于企業而言,至關重要。
財務杠桿亦稱籌資杠桿,或資本杠桿,是企業在籌資活動中采用債務或優先股籌資而產生了固定性債務利息或優先股股利等財務費用,而使得企業的每股收益(EPS)的變動幅度大于息稅前利潤(EBIT)的變動幅度的現象。
我們通常用財務杠桿系數(Degree of Financial Leverage,DFL)來反映財務杠桿作用的大小,衡量企業財務風險的程度。其測算公式是:
DFL=(△EPS/EPS)/(△EBIT/EBIT)
或DFL=(△EAT/EAT)/(△EBIT/EBIT)
式中,DFL為財務杠桿系數;△EAT為稅后利潤變動額;EAT為稅后利潤額;△EPS為普通股每股利潤變動額;EPS為變動前的普通股每股利潤;△EBIT為息稅前利潤變動額;EBIT為變動前的息稅前利潤。
為了便于計算,可以變換如下:
∵EPS=(EBIT-I)(1-T)/N
△EPS=△EBIT(1-T)/N
∴DFL=EBIT/(EBIT-I)
式中:I為利息;T為所得稅稅率;N為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數。
財務杠桿效應有著兩面性,利用好財務杠桿,以使得財務杠桿系數獲得的正效應抵消風險帶來的負效應,對企業來說至關重要,現提出以下合理利用財務杠桿的建議:
(一)根據自身狀況及時調整自身資本結構
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在采用各種不同的籌資方式而形成的各種資本的構成及其比例關系。在籌資決策過程中,為了有效的發揮財務杠桿的正效應,企業應該及時調整自身的資本結構?;I集資金過程中當預期資產收益率遠遠大于債務利率時,負債經營就有效的發揮了其正效應,增加負債就可以增加負債收益。而當資產收益率小于負債籌資成本時,就要降低負債,減少財務風險。
一般而言,對于規模較小的企業而言,應當考慮較低的財務風險,負債規模不應當過高。對于經營狀況良好的大型企業而言,結合自身狀況,可以承擔較高的財務風險,合理利用財務杠桿,帶來財務杠桿收益。除此之外,企業還應當考慮到自身的企業性質,例如對于高新技術企業而言,產品更新換代的快,市場不是很穩定,應當首選自有資金,負債比重會比較低。
只有結合自身狀況,逐漸調整企業的資本結構,才能穩固財務杠桿的支點,有效的發揮財務杠桿的正效應。
(二)在資本結構合理的基礎上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企業在制定了合理的資本結構后,還應該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財務杠桿發揮積極作用的前提條件是息稅前利潤收益率大于負債利息率,一方面是要有合理的資本結構,另一方面后續就需要企業合理的利用資金,提高利用效率。如果企業的資產結構是合理的而沒有有效的利用資金,是一種得不償失的行為。
為此企業應該做好預算管理,建立規范的企業管理制度。在做決策時應盡量選擇投資小、見效快、回報高的項目,以保證資金的快速周轉。企業管理還應在產品結構、質量、經營、工作效率等方面切實統籌規劃,實現企業管理最佳狀態。與此同時,加強應收賬款的管理,加快存貨的流轉速度等都能有效提高企業的資金利用率。
企業資金的利用率提高了,有利于發揮資金的效用,保證企業的經營,對財務杠桿正效應的發揮具有積極的作用。
(三)合理利用杠桿之間的關系
企業應充分利用經營杠桿與財務杠桿的關系,充分發揮復合杠桿的作用,這樣可以降低相應的經營與財務風險。企業在進行經營管理決策時,一定要在風險與收益之間權衡其利弊,以保證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應該是有效利用財務杠桿與經營杠桿,在控制總風險的基礎上實現更多的收益,并降低其籌資與經營成本。由于復合杠桿系數等于財務杠桿系數與經營杠桿系數的乘積,復合杠桿是經營杠桿與財務杠桿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反映總風險的復合杠桿系數必然會受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的影響。因此,企業可以通過調整經營杠桿系數與財務杠桿系數,達到總收益提高而又不加劇企業風險的目的,讓企業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四)加強對市場環境的認識
市場環境的變化對企業選擇怎樣的負債結構有著重要的影響,如果管理者不能夠合理地認準當下的市場環境,并且對企業未來的發展空間做出合理的判斷,盲目地利用財務杠桿會對企業的經營帶來負面影響的同時也提高了企業的風險。
若整個經濟市場處于繁榮旺盛、供不應求的階段,企業應考慮增加負債比例;若市場處于蕭條衰退、供過于求的階段,企業應當考慮適當縮減負債比例。這樣既可以在市場繁榮時抓住有利時機,獲取杠桿收益,也可以避免在市場不景氣階段面臨風險,造成損失。
(五)合理進行風險控制
高的財務杠桿隨著帶來的是高的財務風險,在利用財務杠桿獲得收益的同時,企業更要關注資金未來的使用情況,注重財務杠桿的負效應,加強對財務風險的監控,建立風險控制機構。
對于風險控制,首先要加強風險監控與防范機制。建立健全企業的風險管理制度,合理地進行風險的轉移、分散、規避和隔離。在使用杠桿時,控制好負債的規模大小,負債的期限長短,選擇合理的融資方式等能有效地控制風險。為了能夠及時防范風險,企業應當由專業人員定期進行風險測評,及時調整,保證企業杠桿的平衡,提高應對風險的能力,將風險控制在可控范圍內。
[1]曾慶芬.公司金融[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14.
[2]李延喜,覃學志,張悅玖.財務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3]陳凱.淺談企業財務杠桿平衡四法[J].新會計,2011(2).
[4]陳燕芬,梁華勇.財務杠桿:中小企業生存的法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北京
[5]朱林.淺談財務杠桿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投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