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君 武 玲 馬克敏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沂水縣供電公司
建設創新型工會 加強工會組織建設
黃國君 武 玲 馬克敏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沂水縣供電公司
市場經濟形勢下價值取向的多元化,使人們的思想問題也呈現多樣化趨勢,職工群眾關注的熱點多發、突發、頻發成為常態。目前全國總工會正在有力推進改革試點工作,以此帶動工會系統改革創新,把工會組織建設得更加充滿活力、更加堅強有力,更好承擔起引導職工群眾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責任。基于此,本文將著重分析探討建設創新型工會的有效措施,以期能為以后的實際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工會;創新型;組織建設
1.1 企業工會是職工有效合理溝通的渠道
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關系到員工的利益。所以與員工之間保持通暢的溝通是企業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員工的利益需要通過企業工會反映給企業的管理層。而并非所有的企業職工意見符合企業發展方向,因此就需要企業工會組織來對其進行篩選。
1.2 企業工會可以協調勞資關系
為了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企業工會需要根據國家的政策以及企業的規章制度來協調企業職工的內部關系。企業工會也有權監督職工是否認真履行了勞動合同,是否完成了生產和工作任務。這樣既有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又能夠讓員工在企業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2.1 增強從嚴治會政治定力
一是要在深刻領會原文精髓上下功夫。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要堅持以問題為導向,讀原文、看原著,逐字逐句學習,逐段逐篇研讀,深刻領會精神要義,牢牢把握理論精髓,掌握講話中貫穿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通過專題領學、專題研討、專家講座等形式,讓講話精神真正入腦入心。二是要在切實增強看齊意識上下功夫。在“兩學一做”活動中,要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與學習中央、省委和地方各級黨委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結合起來。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不移引導廣大職工群眾聽黨話、跟黨走。三是要在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毛澤東同志說過“學習的目的全在于應用。”基層工會干部要充分發揮表率作用,先學一步、學深一層,做到學而知、學而會、學而用。
2.2 創新服務內容
工會干部要在創先爭優活動中當好“調查員、信息員、指導員、服務員”,以“兩學一做”活動為契機,深入職工生產生活場所,密切了解職工的生產生活環境、勞動保護狀況等,摸清企業工會和職工隊伍現狀,認真收集基層職工的意見和要求,做到有問必答、有求必應、有難必幫,主動協調解決各種矛盾和問題。
2.3 創新服務方法
通過召開座談會、個案訪談、實地查看、入戶走訪、信息采集等多種形式開展活動,創新方式方法,確立服務意識。堅持從基層的需求中定思路,從基層的期盼中找差距,實現工會工作重心下移,讓基層工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主開展工作、狠抓任務落實上。
2.4 創新服務模式
工會干部要努力提高依法維權、協調組織、宣傳總結等多方面素質,做學習型、研究性、思考性工會干部。積極探索新時期服務職工的有效載體,進一步健全完善聯系基層和職工制度,大力推進“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活動的深入開展,切實形成服務職工的長效機制,結合職工需求的多樣性、差異化,適應“互聯網+”新趨勢,充分運用職工需求大數據等平臺提供更多優質便捷的服務,更好地為基層企業和職工群眾解難題、辦實事。
2.5 創新工會維權手段
一是,創新維權機制,建立推廣校務公開為主要內容的信息公開機制,健全非在編人員權益的聯動協調機制,落實教員工事業發展中的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和監督權。二是,創新維權形式,做到政策維權、法律維權和科學維權相統一,教育工會主動維權和借黨政之力維權相統一,借勢、借力、依法、聚力維權,形成對外借力、對內聚力、內合外聯、上下互動的維權格局,切實保障教工的合法權益。三是,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利益協調機制、權益保障機制,加強工會法律援助工作,將勞動關系矛盾最大限度地在基層、在第一時間實現調解,以勞動關系和諧促進企業全面和諧,以教工隊伍穩定促進企業穩定。
2.6 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網絡活動
開辟工會網絡視頻及多媒體服務,提供更多、更好、更實用的為民服務。以信息技術的應用為重要手段,貼近基層、服務發展,提高工作的質量。工會利用網絡的優勢,建立網絡共享平臺,再結合QQ、微信、微博等平臺,擴大工會信息的影響范圍,加快信息傳播速度。通過國際互聯網,讓所有的員工在任何時間、場合及時了解工會內的相關信息。開設“職工心聲”、“工會論壇”、“熱點快訊”等板塊,讓職工都能積極參與網站的管理,讓工會信息平臺為職工提供便利。通過網站平臺,以各基層工會為端點,連成工會網絡,各司其職、互相配合,互相支持,隨時保持溝通和聯系。
2.7 創建和諧穩定的企業勞動關系
工會必須主動參與、過程維護,從敢于維權、善于維權入手,通過建立健全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機制、靈活高效的工資協商機制、廣泛參與的民主管理機制、共同成長的職工發展機制、充滿溫馨的人文關懷機制,以及關口前移的矛盾化解機制,從而有效減少經營管理的人為性和隨意性,減少勞資關系磨擦,減少工會工作阻滯,減少職工群眾顧慮,積極構建規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雙贏、和諧穩定的企業新型勞動關系,切實使勞動關系各方相互尊重、和諧相處、齊心協力、共謀發展。
總而言之,面對不斷變化的新形勢和職工群眾的新期待,工會工作如何創新發展,真正把職工群眾的思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努力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工會,關鍵是要把握好工會工作的前瞻性、創造性、主動性和實效性。
[1]杜曉毅.建設創新型工會加強工會組織建設[J].企業文明,2015,06:95.
[2]劉宇虹.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工會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輕工教育,2011,01: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