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潔
新疆煤田地質局一五六煤田地質勘探隊
經濟效益和人力資源管理的關系淺談
王晶潔
新疆煤田地質局一五六煤田地質勘探隊
隨著世界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世界一體化進程得到了不斷推進,煤田地質勘探隊面臨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其中,人才競爭與人力資源管理作為單位發展重要的基礎和環節,對于單位有著重要的意義。事實上,人力資源管理對于提高單位經濟效益有著重要的影響,建立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體系,能夠幫助單位實現有效的績效管理,幫助單位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在提高單位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幫助單位增強自身綜合實力。
人力資源;經濟效益;關系
在改革開放的創新發展中,我國的市場經濟快速發展起來,也推動了地勘單位開始快速發展壯大。在這種市場經濟競爭如此激烈的趨勢下,單位要發展,必須有效保障自身單位的經濟效益,而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是提高單位的經濟效益的前提和發展動力。單位管理成果是對經濟效益的大小最直接的評定標準,而人力資源是一切生產資源中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單位經濟效益和人力資源管理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的密切聯系。因此,經濟效益的實現必須協調推動與人力資源的關系,才能促進單位的可持續發展。
單位經濟效益主要指單位生產成本和生產總值的比例關系,作為單位生產經營活動的出發點,衡量著單位經濟發展的水平,其主要體現在效率和效果方面。效率可以用相對數進行表示,例如投入資金的利用率和生產設備的使用率等,是單位生產效率的集中表現;效果可以用絕對數進行表示,例如生產費用、產品產量和資源消耗量等,是單位生產經營成果的集中表現。單位只有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經濟成本,才能取得良好的生產經營效果,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人力資源作為單位重要的資源條件之一,是單位重要的管理內容,而人力資源管理則具體是指單位或單位針對人力資源開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動,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分配和調整,從而實現人力、物力的有效組織,建立起科學的搭配方式,也同時從人才的心理等方面入手,實現人才資源的合理分配,從而幫助單位充分發揮人才效應,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實現單位人力資源的全面管理。在單位中,只有通過建立完善科學有效的體系制度,不斷提高單位人力資源的管理水平,才能夠充分發揮其職能和作用,從根本上提高單位的經濟效益,從而提高單位的綜合競爭實力。
2.1 人力資源服務于單位經濟效益
在單位中開展人力資源管理目的在于提升單位的經濟效益。在單位人力資源管理中開展的一系列工作,包括人才招聘標準與計劃的制定、相關培訓計劃、獎懲制度以及薪酬制度的訂立,均是為了單位的經濟效益服務。其主要表現形式為:為單位發展提供有力的人力保障,通過制定周詳的人才培養計劃來保持單位人力資源的穩定,從而推動單位經濟效益的穩定提高。
2.2 人力資源影響著單位經濟效益
單位管理是指為了獲取與其經濟效益而采取的一系列現代化管理手段的過程。而人力資源管理作為單位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單位經濟效益的獲得也自然有資源管理的部分結果。通常情況下,單位人力資源管理目標的確定是以單位總體目標為依據。并在此基礎上來制定與開展單位人力資源制度以及活動等內容,通過采取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手段來實現單位經濟效益的提高。
2.3 為單位經濟效益的實現提供條件
科學有效的績效考核機制,是實現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之一。只有將員工的勞動薪酬和其教育培訓切實結合起來,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提高自身工作效率。單位通過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根據不同部門的特點,從各個方面對工作崗位進行客觀評價,從而制定出最佳的優化評估方案,幫助單位實現更高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發展成果。
2.4 為提升經濟效益整合資源
只有實現單位人才資源的合理分配,才能夠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管理的職能和作用,這是人力資源管理的主要工作內容,也是提高單位經濟效益的重要實現方式。單位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將各個人才分配到合理的工作崗位之中,從而幫助單位實現資源的整合,通過優化各個部門,靈活實現人才的優化配置,從而幫助單位達到最佳的人力資源配置狀態,從而實現單位內部的優勢互補,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幫助單位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
3.1 建立完善的組織結構
為了保證人才資源管理的效能,我單位結合行業特點和單位需求,從單位發展規模和長遠戰略規劃出發,建立完善的組織結構。例如依據人才專業及類型,合理設置工作崗位,進行有效的分工與寫作,并依據管理業務和崗位要求等,對組織結構進行分析與數理,選擇合適的人才資源管理模式,提高人才資源管理的規范性,以及組織結構的穩定性與科學性,為保障單位的經濟效益打下堅實的基礎。
3.2 做好員工的技能培訓
在人才資源的管理中,單位既需要從外部引進人才,又需要充分發掘內部員工的潛力,做好員工的培訓工作,提高其職業技能和業務素養。單位需要對員工進行定期的教育培訓,幫助其掌握新技術,接觸新的管理觀念,熟悉新的業務流程,提高對地勘工作崗位職責的認識,培養其在地勘工作中的責任意識和競爭意識,以滿足更高的工作要求。同時,單位在對員工進行培訓后,還需要進行考核,通過對培訓內容的理解、培訓目標的完成、勘探工作業績的體現和勘探工作價值的評估等途徑,考核員工的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并以此為基礎為員工提供相應的薪酬待遇,提高員工對單位的滿意度和歸屬感。
3.3 制定科學的薪酬標準
薪酬是員工提供勞動,而地勘隊為其提供的報酬。在地勘隊人力資源管理中,具有競爭力的薪酬水平不但能夠有效吸引優秀人才,而且還能讓地勘隊在于同行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薪酬標準時不能一味求最高薪酬,還應考慮到人工成本與地勘隊經濟效益間的問題。首先,應全面調查競爭對手以及同行業的薪酬水平,從而為勘探隊薪酬水平的制定提供參考。其次,在符合成本控制以及預算管理的基礎上,設計出一個科學的具有競爭性的薪酬標準,讓地勘隊獲得更大的人才競爭優勢??茖W合理的薪酬標準不但能夠穩定勘探隊人才隊伍,調整地勘隊內部勞動關系,還能有效激發員工的創造性、積極性與主動性。
3.4 要以切實提高單位經濟效益為依據
在地勘隊內部管理與發展過程中,人力資源的規劃主要由人事部門負責,因此,要全面把控地勘隊的戰略目標和經濟規劃,必須要制定出詳細有效的人力資源方案,確保規劃以切實提高地勘隊經濟效益為重要依據。這不僅要求勘探隊制定可行性較強的實施方案,還需要地勘隊積極運用現金有效的規劃方式,從而確保規劃的有效落實。在對人力資源規劃進行執行的同時,必須確保始終以提高地勘隊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從各個環節入手對人力資源規劃的具體過程進行有效監督,對于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各個問題,人力資源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及時有效的進行處理,從而確保地勘隊經濟目標的實現。
3.5 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獎懲機制
科學有效的獎懲機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地勘單位實現人力資源的有效管理,也能夠適當地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在明確自身責任的同時實現其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地勘單位應當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資源配置方案,全面推行獎懲制度,在原有基礎上不斷發掘員工自身潛力,維持地勘單位內部工作的公正公平。此外,地勘單位還應當結合自身發展狀況,靈活制定獎懲方式,使其能夠在具體推行過程中得到有效落實,在幫助地勘單位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同時,確保地勘單位經濟效益目標的實現。
總之,單位經濟效益和人才資源管理之間的關系密不可分,無法用簡單的線性關系和標準進行衡量。單位只有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才有利于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1] 沈祥根. 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的經濟效益[J]. 現代商業,2009, 15:165+164.
[2] 常勇.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經濟效益的關系分析[J]. 現代商業,2014,15: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