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煬
身份證號:410105197504112811
?
城建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探討
李 煬
身份證號:410105197504112811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市場競爭壓力越來越重,更對建筑工程質量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作為高層建筑結構施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施工質量對高層建筑結構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至關重要。為此,本文主要對大體積混凝土的概況、城建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藝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城建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工藝
我國《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規范》GB50496-2009里規定:混凝土結構物實體最小幾何尺寸不小于1m的大體量混凝土,或預計會因混凝土中膠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溫度變化和收縮而導致有害裂縫產生的混凝土,稱之為大體積混凝土。現代建筑中時常涉及到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如高層樓房基礎、大型設備基礎、水利大壩等。它主要的特點就是體積大,一般實體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1m.它的表面系數比較小,水泥水化熱釋放比較集中,內部升溫比較快。混凝土內外溫差較大時,會使混凝土產生溫度裂縫,影響結構安全和正常使用。所以必須從根本上分析它,來保證施工的質量。
1 、混凝土配合比
原料選擇要根據實際情況和施工要求進行合理選擇。在選擇材料時,還需要保證混凝土中礫石和沙的連續性。在混凝土中加入礫石和沙,可以減少水化反應產出的熱量。在我們配制混凝土時可以添加一些緩凝劑和減水劑。根據施工規定,為確保施工質量,應添加一些粉煤灰材料增強混凝土的牢固性。以此對混凝土的強度進行控制和提升,并確定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在使用材料的過程中,盡可能減少水泥使用量,這樣可以減少成本,也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強度。從而保證施工的質量。在混凝土材料的配制過程中,水泥是混凝土主要的材料。所以對水泥的選擇非常重要,我們可以選擇水化作用比較小的水泥,盡可能減少熱量的產生,降低因水化熱原因造成對混凝土質量的影響,以此確保混凝土質量的提高。
2 、混凝土施工
(1)分塊澆筑法
為了盡量避免大體積砼內外的溫差問題,在進行施工過程中宜采取分塊澆筑法。分塊澆筑法又可以分為水平分段澆筑與豎向分層澆筑兩種方式,其中分層澆筑又可分為全面分層、分段分層及斜面分層三種方式。在竣工時間較充足的情況下,可以將大體積砼的結構采取分層多次澆筑,各施工層之間的結合均按照施工縫來處理,也就是薄層澆筑技術,這種技術能充分散發砼內的水化熱。在施工過程中,應注意每道程序的間歇時間,如果間歇的時間太長,會影響竣工,同時也會使原來的砼對新澆筑砼產生約束力,進而會在上下層砼結合面產生難以發現的裂縫;如果間歇的時間過段,則可能正處在下層砼的升溫階段,表面溫度高,再覆蓋上層砼,就不利于下層砼的散熱,也可能造成上層砼的沉降問題,提高裂縫的可能性。
(2)二次振搗技術
二次振搗技術,對提高砼的抗裂性具有重要作用,大量的施工實踐表明,對已經完成澆筑但尚未凝固的砼加強二次振搗工作,能有效避免砼由于水平鋼筋下部產生的水分及空隙等,以此提高鋼筋與砼之間的凝聚力,避免由于砼沉降而產生裂縫,并能以此降低砼內微裂的現象,提高砼的密實度,并增強砼的抗壓強度約10%一20%,有效防止裂縫產生。
(3)大體積混凝土攪拌
在傳統的大體積砼攪拌過程中,水分會與濕潤的石子表面直接接觸,在砼逐漸成形或靜置的過程中,水就會向水泥砂漿和石子的界面集中,最終在石子表面形成水膜層。在砼已經硬化后,由于存在水膜層,就會造成界面的過度層趨向疏松多孔化,減弱了硬化水泥砂漿和石子之間的粘結性,進而成為砼結構中最薄弱的環節,對砼的抗壓力及其他物理學性能造成不良影響。改進大體積砼的攪拌方式,能有效提高砼的極限拉伸力,避免砼結構的收縮。為了進一步保障砼的質量,可以通過二次投料的砂漿裹石或者凈漿裹石等攪拌技術,既能防止水分過于向石子及水泥砂漿界面集中,又能保障硬化后的界面過度層更密集,并提高約10%的砼結構強度,提高其極限抗拉值與抗拉強度。大量的施工已經證明,在砼結構的強度基本趨同的情況下,能夠適當減少水泥用量,也避免了水化熱的產生。
3 、混凝土養護
在完成混凝土施工后,要及時對它進行養護,在實踐中可以得知,保濕養護是混凝土養護的主要方法,養護應該不小于15天,我們在保濕養護的同時還要對混凝土的外表進行保護。比如撒一層灰對混凝土表面進行保護。除此之外,還需控制混凝土的溫度,對其溫度進行檢測和調控。如大體積混凝土一般都會在常溫或者負溫條件下施工,其表面必須覆蓋保溫層。常溫保溫層可以對混凝土表面溫度起到緩沖作用,像大氣溫度化或雨水襲擊的溫度都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而負溫保溫層的設計主要是根據工程項目的地點氣溫和混凝土內外溫差等條件,但是負溫保溫層必須設置密不透風的材料覆蓋層,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其本能作用,提高混凝土的表面抗裂能力。
4 、混凝土測溫
混凝土的溫測技術是確保大體積混凝土質量的重要技術之一,對混凝土的溫度進行控制可以有效防止底板產生裂縫。混凝土溫測過程中必須對其各層的溫度都進行測量,并就其溫度特性分別進行分析。溫度傳輸器,通常采用的是電阻型溫度計,進行溫度測量時應注意測溫點以及測溫線的分步進行,先進行位置的選定,并進行記號的編訂和定位,然后再進行溫度的測量。此外,應確保測溫線同鋼筋之間的合理接觸,以確保測量過程的精確性,防止混凝土內部溫度應力的出現。據大量實踐證明,對混凝土影響最大的因素是溫度。在混凝土配制過程中,對混凝土進行攪拌,伴隨混凝土熱量產生,溫度會逐漸升高。導致混凝土的內部結構被破壞并形成裂縫。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控制混凝土配制而產生的溫度,要把溫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據相關資料顯示可以從兩方面來控制溫度:第一方面是對沙礫和石子進行清洗,這樣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在混凝土攪拌過程中因摩擦而產生更多的熱量。可以通過水分進行降溫。當然這個必須要有專業的人員進行檢查和跟進,確保混凝土的質量得到保證。第二方面是找一個背陽的地方進行操作,可以搭棚或者進行其他的操作,這樣做可減少因太陽直射提升原料溫度而對混凝土質量造成的影響。混凝土的澆筑溫度不宜超過28℃,混凝土內部與表面溫度之差不應超過設計值,當設計無要求時不宜超過25℃,混凝土溫度驟降不應超過10℃。通過降低骨料、拌和用水的溫度,采取炎夏搭棚遮陽,將骨料放在涼棚內2-3d后使用,可使骨料溫度相對爆曬降低2-4℃可以達到降低大體積混凝土澆筑溫度的目的;成品骨料堆高6-8m并保持足夠儲備。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城建事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在城建工程施工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施工企業必須嚴格按照施工規范進行施工及操作,提高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水平,對每一個施工環節進行嚴格把關,這樣不僅可以確保建筑工程施工的整體質量,延長工程的使用周期,同時還能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1]張波;;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裂縫的產生原因及控制措施[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1期
[2]周建亮;劉志國;;超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例析——以青島市開發區國際貿易中心為例[J];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3]王昕;;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的運用和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