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寶
山東禹城農業局
玉米超高產栽培技術的創新與應用
張建寶
山東禹城農業局
農業在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農業始終是我國的第一產業。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一直不斷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改良農業生產技術。玉米是我國三大農作物之一,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是提高玉米產量和品質的重要措施。但是,在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推廣過程中,有許多制約其發展的因素,這不僅影響著玉米的產量,還對農業經濟的發展形成極大的阻滯。因此,加強玉米超高產栽培技術的創新與應用的分析,對于增加農民收入,全面提升玉米綜合生產能力、推動玉米產業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玉米超高產;栽培技術;應用
玉米在我國的需求量很大,而且種植面積廣闊,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之一。因此,對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研究具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1.1 滿足社會對玉米的需求
玉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對我國農業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玉米高產栽培新技術的實施,可以很好地滿足社會對玉米的需求,不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而且還能實現技術之間的互相交流,一舉兩得。
1.2 增加農民經濟收入,促進經濟發展
對于種植玉米的農民來說,玉米的銷量與他們的收入緊密相關,玉米的質量如果過關,銷量就會增加,收入自然也會增加。所以,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可以很好地幫助玉米種植戶實現他們的“致富夢”,還可以促進整個地區的消費,從而帶動整個地區的經濟發展。
2.1 土壤、種子的選擇對玉米產量有較大影響
肥沃的土壤才能保證玉米在生長過程中有充分的營養提供,因此在選擇土壤種植時,應該選擇土地平整、通透性好、土壤肥沃的土地,土地中營養成分較高有利于玉米的生長,提高玉米的生長質量,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在種子挑選過程中,應該剔除殘破、干癟的種子,選擇粒大飽滿、大小一致的種子,才能保證其發芽率。
2.2 天氣因素限制玉米產量
玉米在播種、施肥、噴灑農藥時、生長過程中的天氣是否合適對于玉米的生長情況至關重要。選擇合適的天氣狀況進行玉米的播種、施肥、噴灑農藥工作,才能保證玉米的發芽率和玉米能夠吸收到充足的營養,使玉米不受病蟲害的影響。在發生干旱或者洪澇的天氣時,要做好田地的灌溉和排水工作,保證玉米的水量合適,從而提高玉米的產量。
2.3 施肥水平也會影響超高產玉米的產量
要提高超高產玉米的產量,土壤中的有機質和營養元素是否滿足是重要的前提。在玉米種子播種之前,要對土壤施以農家肥,從而保證土壤的肥沃,在玉米生長抽穗階段,要進行補施肥料,并進行適量灌溉,保證玉米的生長環境適宜,延長葉片的功能期,有利于加強后期的光合作用,從而增加玉米粒的質量。
3.1 選擇優良的品種
高產量的玉米品種具備的特征有:根系發達,且氣生根十分發達,輪數多,抗倒伏能力強,且株型收斂,穗上部的葉片莖葉夾角通常小于22°,高度耐密。高產量的玉米還具備葉絨毛多的特征,穗上部葉片間距大,莖稈下部節間短,莖稈有彈性卻不發脆。
3.2 做好配方施肥工作
常用的施肥技術有:1)分次施肥技術。在使用這種施肥技術時需要注意的有兩點:一是增氮增鉀,保磷,二是氮肥后移,保證后期良好的養肥供給,保持根系旺盛的活力不早衰。2)一次性施肥技術。使用該技術關鍵是確保肥料緩釋,需要注意的有:首先,必需深施。保證種子與肥相距12~15cm。其次,選擇復合緩控釋肥料,同時選擇大顆粒的。注意氮磷鉀比例,同樣要高氮和高鉀的,缺少的應該補充。
3.3 加強病蟲害的防治
要想實現玉米的高產,需加強對于病蟲害的預防,盡可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來防治病蟲害。在玉米植株生長的整個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時期就是出苗期,如果出苗期出現了問題,甚至會出現大規模燒苗現象,會對玉米種植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最終導致農業減產。因此,病蟲害防治是玉米高產栽培中一個十分關鍵的環節。病蟲害的發生時期是有一定規律的,一般害蟲的防治工作大致集中在雨水比較充沛的時期,當天氣陰冷、降水較多時,田間就會出現嚴重的積水現象,而此時幼苗的抵抗力比較脆弱,最終會導致幼苗受到侵襲,出現植株死亡的現象。此外,在玉米的出苗期,應當加強田間管理和蟲害的防治,必要時應根據害蟲種類噴灑相應的農藥。
3.4 增加種植密度
玉米可以通過增加種植密度,確保收獲產量來達到高產,這種做法的重要性比其他作物更加明顯。合理密植可以提高整體的光能利用率,群體光合作用就會更強,生產的有機物就會更多,自然產量就會增加。在實際應用中,采用寬行80~90cm,窄行30~40cm,密度5000~5500株/667m2的種植模式。高質量的玉米品種是保證密度的主要條件,如果種子發芽率低、純度不夠,播種以后就會造成缺苗斷壟,而且生長速度、發育過程都會不同,這個時候如果再進行密植,矮株弱株就會產生空稈,造成減產。
3.5 生物防范和化學防范相結合
近年來,隨著田間污染的加大,大自然的環境已經發生了細微的變化,有很多害蟲已經具備了很強的抗藥性,以往能夠殺死它們的藥物已經不再有效。因此,應當創新除蟲方法,堅持生物防范和化學防范相結合。為了開展各項工作,應當立足于農田的實際情況和植株的實際情況,從而開發各種類型的新型藥物,從而保證害蟲的防治。與此同時,需要加強生物防治,加大對于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視程度,可以引進害蟲的天敵,從而達到一種生態平衡。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都在不斷提升,其中農業是我國經濟的一項重要基礎,民以食為天,只有把農業工作做好,社會才能夠保持穩定,社會對于農業生產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玉米栽培就是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一環,玉米高產栽培技術一直是研究的重點。基于此,探究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創新與應用,為相關的農業工作者提供技術支持。
[1]康忠寶.玉米超高產育種理論與實踐及優化栽培技術研究[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3,07:20-21.
[2]景立權.玉米高產超高產群體質量指標研究[D].揚州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