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莉
身份證號碼:640203198106191526
現代景觀園林規劃設計現狀及對策研究
周 莉
身份證號碼:640203198106191526
伴隨現代城市構建步伐的加快,景觀園林規劃設計需要融入新設計思想觀念,合理借鑒西方國家的最新技術和成功經驗,同時和當地的風俗習慣、文化底蘊相統一,進而設計規劃出最完美的景觀園林藝術品。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現代景觀園林規劃設計還應在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作用,促進形成有利于現代城市構建的良好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鑒于此,本文主要針對現代景觀園林規劃設計現狀及對策來進行分析與闡述。
現代景觀園林;規劃設計;對策
在現代景觀園林設計中,通過結合古今元素和不同的地域文化特點來滿足人們休憩和旅游觀光等各種需求,同時在景觀建設過程中也要體現生態功能,實現保護環境,增加綠地面積,在景觀園林設計中應該以軟景觀為主導,為人們提供更多的自然景觀,為人們營造出一種和諧的意境。
1.1 對改善城市環境有一定的幫助
城市化建設和居民生活環境有非常緊密的聯系,而且對他們的生活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景觀規劃和設計的過程中,應考慮多種因素,發揮其在城市發展中的作用,逐步改善城市環境,為城鎮化奠定堅實的基礎。
1.2 能夠推動城市經濟的發展
城市景觀規劃和城市經濟的發展有不可分割的聯系,城市經濟的發展狀況可以通過景觀規劃和設計反映。同時,景觀規劃和設計可以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時可以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對城市化進程非常重要。
1.3 能夠體現出城市的文化
景觀規劃和設計的過程中,要考慮到當地居民的氣候特點等。此外,設計師還必須結合其他因素進行景觀規劃,并采取藝術的方式展示城市的風采。在這種環境下,當地居民更有可能形成一種歸屬感,也可反映出其城市文化。
2.1 現代景觀規劃設計專業研究不深
在我國,景觀園林規劃設計學科專業,這一新興學科專業尚處研究、教育、實踐的萌芽初期。傳統園林學一統天下的格局已松解,風景園林、環境藝術、旅游游憩3者在分爭天下,現階段還難以做到重組統一。以視覺形象為核心帶動的景觀藝術,是環境藝術專業的強項;以環境綠化、水土整治為核心的園林綠化藝術與技術,園林專業最為擅長;游憩娛樂學這一專業在中國名義上沒有,但實際上正在從旅游管理、風景園林學科中快速產生一個旅游游憩分支專業。
2.2 觀念目標陳舊僵化
當前我國景觀園林規劃設計在形象問題上,雖然引進、吸收、消化是促進發展的動力,但是個性鮮明、耐人回味的創新性作品很少,很多都在照搬模仿,其根本是忘記了中國元素的魅力所在。環境綠化設計中從屬不清。大多數設計者,往往側重于構成景觀環境的硬質景觀,而忽視了綠地林蔭一類的軟質觀。各類缸磚、花崗巖、石料、不銹鋼等金屬材料所占比例過大,相比之下,綠地草皮、林木花卉、河池水體則往往處于從屬地位。場地意識淡薄更是景觀園林規劃設計中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
2.3 不夠重視生態環境效益
在我國多數城市景觀園林規劃設計中,受規劃設計技術和施工技術經驗不足的影響,導致許多景觀園林最后成了城市景觀的附屬品。在我國景觀規劃設計中,設計師只考慮了景觀園林的綠化功能,而忽視了景觀園林在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上所起的作用;其次設計師一味地追求視覺效果,只注重景觀園林的觀賞價值和藝術表現力,對改善生態環境方面的設計缺放寬了要求,同時在地域自然環境條件的影響下,很難設計出具有個性特征的景觀園林。
3.1 樹立規劃設計新觀念
針對我國城市建設的實際需求,應將我國現代景觀園林規劃設計的觀念目標定位為游憩行為規劃觀念、景觀形態規劃觀念、環境生態規劃觀念三個層面。首先,在游憩行為規劃設計中,設計者要協調處理好自然天成景觀與人為創造景觀的關系,充分利用這兩類景觀資源,創造適于人們休閑、娛樂、觀光、游覽的場所。其次,在景觀形態規劃設計中,合理開發和利用景觀建筑,增加景觀建筑的鄉土化設計,并在景觀建筑設計中融入時代氣息,以適應現代城市社會的景觀發展。再次,環境生態規劃設計中,設計者要準確識別和保護景區、景點中的自然要素環境,采取必要措施有效控制和降低景觀園林開發建設中對周邊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力求景觀園林與城市綠地系統良好銜接。
3.2 合理選取搭配園林植物
(1)植被的多樣性。設計人員要合理選取配置喬灌木,加強植被群落的相對穩定,有效運用空間優勢,合理提高植被的光照程度,實現生態效益的增加;(2)植被整體規劃的協調統一。園林內喬木、灌木、花草等植被整體規劃上層次鮮明、結構突出,有一定的鑒賞價值,特別是應將當地特色植被作為基礎植被,彰顯景觀園林的區域特點;(3)重視引進植物的合理性。景觀園林規劃設計時要結合當地土壤、氣候等,了解各引進植被的生長條件,合理選取搭配引進植被,切忌過分追求名貴植被或引進植被,進而保障園林內各生態群落的相對穩定;(4)關注植被的四季生長情況。在景觀園林具體規劃設計時,設計人員可選取觀葉觀花植被,實現四季園林內景觀的變化,提升游園人的興趣。
3.3 堅持結合當地生態環境
生態學的重要意義之一,在于使人們普遍認識到將各種生物聯系起來的各種依存方式的重要性。就風景園林規劃設計而言,所有的景觀元素也都相互關聯。設計就如同植物嫁接一樣,如果砧木、接穗和嫁接方法等選擇不當,嫁接就很難成功。這類設計手法對于非自然環境而言,造成的后果不是很嚴重,只不過是原有景觀類型的消失而已。然而,對于以生物為核心的自然環境來說,風景園林設計方案就會造成破壞自然的惡果,而且設計本身也難以獲得成功,強行實施后或者遭到原有景物的排斥,或者代價昂貴。
3.4 避免生搬硬套,推崇創新設計
(1)視覺景觀方面。事實上景觀園林設計人員應基于中國人的價值觀念、認知思維,有效結合和運用傳統和現代園林規劃設計的手段和方式,建造出極具視覺沖突性的景觀園林。就色彩選搭方面而言,應跳脫景觀規劃單一、沉悶的局限性,合理利用橘紅、果綠、粉紅等顏色,和植被單一的顏色產生視覺沖突,整個布局簡單亮眼、不浮夸;就空間構造而言,應充分利用各種形狀空間,形成一種欲蓋彌彰的神秘感,比如借助瀑布、假山、水波等形成可虛可實、高低有致的空間美,提升游人對園林的興趣。
(2)精神景觀方面。第一,借助植被寓意傳達景觀園林的思想文化,比如玉蘭花、海棠花等表示“金玉滿堂”,梧桐樹表示“始終不渝”,梅花則表示“堅忍不拔”,竹子表示“清風亮堂”等;第二,借助水景來傳達景觀園林的蘊含情感,設計人員采取自然式、無規則式等設計方式來表現水景的靈性,進而彰顯出景觀園林的意境氛圍;第三,有效統一利用傳統和現代鋪磚方式來彰顯園林特色,比如將極具歷史風味的磚塊和現代時尚的磚頭相融合產生明顯的對比,現代景觀園林規劃設計中引進地雕傳統手藝等;第四,通過表現風俗習慣、人文特色來彰顯景觀園林內涵的本地文化底蘊。風俗習慣、人文特色是某個地方文化的外在表現,可將當地人文特色、風俗習慣等融入景觀園林的具體規劃設計之中,實現景觀文化內涵的提升,從而強化景觀園林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5 規劃設計與生態環境相結合
現代景觀園林規劃設計必須立足于現代城市的整體發展規劃要求,與城市生態環境保護相結合,積極探尋可持續發展路徑。景觀園林設計者應將現代城市建設理念與城市生態環境有機結合起來,樹立節能、低碳、環保、高效、宜居的景觀園林規劃設計理念,從滿足現代城市發展對生態環境需求的角度出發,提出生態園林建設方案,積極引入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確保園林的景觀效益與生態效益相統一,充分發揮景觀園林在促進現代城市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與此同時,現代城市建設還要將景觀園林規劃設計作為生態城市建設的最佳著眼點,通過景觀園林規劃設計達到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帶動城市旅游經濟發展的目的。
在我國城市建設中,隨著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現代景觀園林規劃設計在我國城市建設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是越來越重要。通過現代景觀建設可以彰顯出一個城市的文化底蘊和內涵,還可以間接改善城市的生態系統。中國現代的景觀設計還要追朔到古代園林建筑,通過古今結合,融入一些現代時尚元素,形成了生態園林、景觀園林、旅游休憩園林等是現代景觀園林所具備的特點。
[1]周艦.現代城市園林景觀設計現狀及發展趨勢思考[J].安徽農業科學,2012,11:6579-6581.
[2]王麗霞.現代景觀園林規劃設計現狀及應對思考[J].山西建筑,2015,05: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