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智君
云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游管理學院
淺析銀企關系對企業融資約束的影響
祝智君
云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游管理學院
信息不對稱指的是在經濟活動中,一部分人擁有其他人無法獲取的信息。掌握較多信息的成員在經濟交往中能夠占據優勢地位,而擁有較少信息的人則可能處在劣勢,為了獲得更多信息,信息匱乏方要增加其交易成本,因而此時的交易成功的難度加大了。信息不對稱程度影響企業融資約束程度。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時間較短,對于企業的經營管理信息披露的監管不夠,很多企業披露的信息較少且真實性較低,在信貸市場上,銀行和企業對于企業內部經營投資信息的掌握是最為典型的信息不對稱現象,銀行無法確切知道其放出貸款的真實用途以及收到本利的概率,而企業也傾向于隱瞞貸款的真實意圖和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僅透露對自己有利的信息,而由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道德風險問題和逆向選擇問題,使得銀行在發放貸款時更傾向于國有企業和信譽較好的大型民企,從而令很多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增加且陷入信貸配給的困境中,造成中小企業的融資難現象。
由于我國推行的是以銀行為導向的融資制度,銀行貸款是企業融資的主要來源,因此對企業與銀行的關系進行探討就很有必要。目前世界上主要有兩種不同的銀企關系,一種是關系型融資,指的是銀行在與企業的長期業務往來中可以對企業的實際經營投資狀況有更好了解,能夠有效降低信息不對稱水平的引起關系,以日本為代表。另一種是保持距離型融資,即以美國為代表相對較不密切的銀企關系,企業主要的融資方式為通過證券市場進行直接融資,企業通過發行股票和債券的方式從資本市場上進行融資。企業也可根據銀行的利率水平和服務質量自行選擇貸款銀行。
兩種銀企關系各有利弊,我國現階段采用的是以關系型融資模式為主保持距離型融資模式為輔的政策,即以國有銀行及商業銀行的借貸體系為主,證券市場和債券市場為補充的企業融資體系,這種政策與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有關,我國正處于經濟結構轉型的戰略時期,許多需要重點調整的產業需要大規模資金的投入,因而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將本應由市場配置的有限資源集中起來,根據國家的相關產業政策進行分配。并且我國國民有儲蓄的習慣, 這保證了銀行進行信貸活動能夠擁有充足的資本金。而且我國的直接融資市場起步較晚,證券市場雖然近些年來發展迅猛,取得了諸多成績,但也存在著內幕交易案件頻出,虛假信息泛濫,監管不力等問題,這無疑對企業的融資問題產生了消極影響。自今年3月起,企業上市由過去的核準制改為注冊制,這無疑會大大緩解 “殼資源”緊缺的現狀,解決了需要在資本市場融資的企業的問題,然而短期內效果恐將并不顯著,因而現階段保持距離型融資只能作為關系型融資的輔助。
銀企關系是指企業與銀行之間的密切程度。Fama認為在企業與銀行的長期交往過程中,銀行能夠獲得更多的企業內部信息,緊密的銀企關系能夠增加銀行對企業還款付息能力的預期,降低銀企之前的信息不對稱程度。國內學者的研究發現,與銀行關系密切的企業的融資活動的便利性更高,鄧建平、曾勇研究發現,金融關聯(更為廣義的密切型銀企關系)可以降低我國民營企業的融資約束程度。本文下面將對密切型銀企關系對企業融資約束的影響進行歸納。
銀企雙方長期的借貸往來使得他們對彼此的信息了解得都較為充足,銀行為了解企業額外信息所需付出的成本下降,Flannery的研究指出關系型的銀企關系形成了一種信貸與信息的雙向壟斷關系,這種壟斷行為只有在長期維系的狀態下才能夠發揮作用,只有當這種關系穩定并可以預測的時候,銀行才會較容易地發放貸款。Boot 和Thakor則認為銀行和貸款企業之間的長期貸款行為具有重復交易的特點,跟蹤借款者借款后的具體用途及盈利狀況就變得容易,因此可以更為有效實施監管控制。而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改革與發展,原有的銀企間的合作關系越來越不能滿足雙方的交易需求,同時,國家對于民營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政策放松,很多未上市的城市商業行等中小金融機構紛紛引入各類企業作為股權投資者,這樣建立的金融紐帶更為緊密。Lu et al. 的研究發現,在這類交易中,民營企業更樂于持股商業銀行的股份,這可能與其持股行為后能夠以更低的貸款利息、更少的現金儲備來獲得更多的短期貸款有關。
銀行的貸款收益和提供其他金融服務所創造的收入共同構成了銀行的利潤源,在銀行與企業的長期合作中,企業隨著合作的深入,會需要更多種類的銀行金融服務,從而銀行產生非貸款利息收入,反過來,銀行為了獲取該部分收入,也會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給該企業放貸,或者提供一些特別優惠的匯率。 企業的融資約束在這一過程中將一定程度被降低。
密切的銀企關系所創造的“軟信息”不僅可以彌補企業在二者借貸往來中其披露的財務信息不足的情況,也可以向外界傳遞該企業可以承擔還本付息壓力的信息。在放寬的MM假設前提下,優序融資理論有債務融資應優先于權益融資被考慮的結論,而當企業能夠和銀行建立一個穩定長期的合作關系時,它就是在向外界傳遞這樣的信息:該企業有足夠的盈利能力,能夠承擔按期付息、到期還本的壓力。在我國的不夠完善的證券市場上,這樣的“軟信息”傳遞給投資者足夠的信號,相對于其他無法從銀行取得長期借款或頻繁短期借款的企業,它們更容易在資本市場上獲得投資。
[1] 馬宏,我國銀企關系與企業融資約束分析[J]. 經濟問題,2007,(6).
[2] 黃小琳,朱松,陳關亭.持股金融機構對企業負債融資與債務結構的影響——基于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2015,(12).
[3] 洪怡恬, 陳金龍.銀企和政企關系、行業差異與融資約束[J]. 會計之友,2014,(13).
[4] 黃培,中小企業關系型融資的國際經驗和對中國的啟示[D]. 廣東:暨南大學,2005:1-55.
祝智君(1990--),女,漢族,黑龍江齊齊哈爾市人,會計學碩士研究生,單位:云南大學工商管理與旅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