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寧
?
夕陽西下的時候
□康寧
下午一覺醒后,快到夕陽西下的時候。在這個時候,我想起了我的童年……
童年時,我家住在部隊大院。那時的張家口在城市建設、經濟發展等方面遠比現在落后很多,每逢周末,在這灰土土的小城市,也沒什么娛樂活動。武城街、東安大街、明德南大街,就成為城市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在這三條街逛逛,消費,就成為市民最基本的娛樂方式之一。
記得每逢周末,寒暑假,母親就騎車帶著我到武城街逛逛,騎得遠點的話,就去一趟東安大街。
小時候的我,天真浪漫,肆無忌憚,學習成績中等。只是考試成績和平時成績有較大的出入,但我一直在努力。現在想起來,捫心自問,當時考試成績和平時成績有出入,是因為自己沒學透,學習方法不對,功夫下得不深,處于“半瓶醋”的水準。上小學時,完全沒有現在的生存壓力,也沒有個人責任,只需搞好學習的義務。現在,我將承擔個人責任。不久幾年后,還要承擔社會責任,家庭責任。
記得每次陪母親逛武城街,那個過程對我來說是有趣的。因為逛街的那幾個小時,我終于不用寫日記、寫作業了。終于可以放松一會兒了。小時候,母親對我嚴厲苛刻,要求我每天必須寫一篇日記。即使沒有靈感,沒有有意義的事,寫景、寫物、寫人,也得寫,否則就要挨打。
逛街當中,我總是顯得很耐心,無論逛幾個小時,我都像個跟屁蟲似的,屁顛屁顛地跟下來。小時候每次買鞋,就去“大康鞋城”。穿上一雙“雙星牌”足球鞋,既感到很舒服,又感到很知足。而今,塞北超市、大康鞋城等多家曾經輝煌的企業,早已倒閉。小時候喝過的飲料,旭日升冰紅茶,健力寶,而今包括這兩家在內的多家飲料公司也早已隕落。
逛累了呢,就吃幾串電烤羊肉串,到百貨大樓喝點飲料。再有時,順道去姨姥姥家看望一下。
每當回家,母親用自行車馱著我,走在一條又臟又亂又窄的街道(今天的步行街)。那條街道,由東向西方向望去,右側的一排平房內,一家接一家開著發廊店。印象中,最出名的發廊店就是“小香港”,女老板叫“阿香”,年輕漂亮,有上進心,手藝精湛,在業內小有名氣。
冬天的時候,走在那條街,天色已黑。但街道不黑,有發廊店的白熾燈、彩燈照著,也有做小買賣的點著黃燈泡。唯獨不足的是,整條街道臟亂差。夏天的時候,下午回家時走在那條街,正趕在快要夕陽西下的時候,光線柔和,給童年記憶增添了一道風景線。
正是童年里這個“夕陽西下”,讓我再對比著今天醒后的“夕陽西下”,我忽然意識到,不知不覺,我早已長大成年。不久幾年后,將要為人夫、為人父。而今,武城街、步行街、東安大街等多條購物大街,早就不符我和母親的口味,快十年了,我們沒再逛過那幾條大街。
今天,母親早已創建了自己的公司,由從前的煤機廠領導,到家庭婦女,再到自由職業者,最后到老板,30年間,母親扮演了多重職業角色。自從母親創業以來,我成為母親的助手,一起共事,學習,實踐。我們把目標放在更優質的生活上,結交權貴階級,快速發展公司,全力向上流社會奮斗。
明天早上,我們又要驅車駛入京藏高速,帶領幾位成功的老板,參加《魯豫有約》欄目錄制現場。
這就是我想要的,跟隨母親,多見世面,多見大人物,多聽他們的談話內容,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現在正在干什么?當前年齡段的我,沒有別的奢求,就是想一心一意、默默無聞地跟著學習、實踐。識人、識物、識事,同時母親多次教育我,先做人,后做事。人做好了,人就是品牌。我很珍惜每次出來學習、實踐的機會,也很享受這個開闊眼界的過程。我堅信,再遠的路,但走著走著,也就近了!
小時候以及成年不久后,每一次去北京,我就像歡快的小兔子,純屬帶著瘋玩幾天的計劃赴京。但自從2013年起,我與母親每一次赴京,純粹是為了工作,我也肩負了一份責任。每一次赴京,又抱著對成功的那一天的渴望與信念。每次赴京,開車去的話,超速兩個小時就到;不超速需要三個小時乃至三個半小時,往返400多公里。北京距離張家口說近也近,說遠,路途確實也費時費力,說不累是不可能的。每一次赴京,這個過程就像西天取經。以后,不知還要往返多少次才能取到“真經”?這讓我對京藏高速特別熟悉,也產生了感情,累是累點,但我總這樣自我暗示:今天所有的努力與付出都是在為明天的成功而加分。現在經歷艱辛與付出努力,經年后談起時會被自己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