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韶英 宋 巖
北京安華鼎仕檢測技術服務中心
對某醫藥生產企業生產過程中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
白韶英 宋 巖
北京安華鼎仕檢測技術服務中心
醫藥企業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較多,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的可能性較高。當前,醫藥企業在職業病防治管理過程中存在較多問題,因此進一步加強對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從而能夠更好的防止職業病危害事故的發生。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某醫藥生產企業生產過程中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
某醫藥生產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
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醫療衛生事業的迅速發展,人們對藥品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同時也進一步促進了我國制藥行業的發展。隨著醫藥行業的迅速發展,該行業存在的職業危害顯得愈加突出。我國近年來在醫藥行業倡導的“清潔生產”、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等,對保護員工健康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不少企業的經營理念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這部分企業僅僅是眾多醫藥企業的冰山一角,整個行業員工的健康問題仍不容樂觀。要想盡快改變現狀,必須采取一種綜合的、全面的、效果持久的工作思路,以工作場所健康促進的理念來指導制藥企業的員工健康工作。對于醫藥生產企業來說,健康的事業要以健康的員工作為基礎,這不僅是員工的需要,也是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必備條件。
本文結合某醫藥生產企業生產過程中進行職業病危害的相關分析:
2.1 藥品制劑分類
根據劑型不同,現階段藥品制劑生產可分為固體制劑生產、軟膠囊生產和口服液生產。
固體制劑生產環節:稱料、粉碎、制粒、混合、壓片、包衣、罐瓶、膠囊填充、裝袋、外包裝;
軟膠囊生產環節:稱料、化膠、配制、壓丸定型、干燥、選丸、裝瓶、外包裝;
口服液生產環節:稱料、配液、灌裝、滅菌、外包裝。
2.2 生產工藝流程
稱料:勞動者在稱量罩內,按照各產品要求的比例稱取原料藥,此過程勞動者可能接觸其他粉塵。原料藥提升機及人工搬運設備均為密封。
粉碎:勞動者將稱取的原料藥分別放入粉碎機內進行粉碎處理,此過程勞動者可能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為其他粉塵和噪聲。
制粒:勞動者將粉碎的原料藥放入制粒機進行制粒處理,此過程勞動者可能接觸噪聲。
混合:勞動者將不同原料藥顆粒投入混合機中進行混合,此過程勞動者可能接觸噪聲。
壓片:勞動者采用壓片設備將顆粒進行直接壓片,此過程勞動者可能接觸噪聲。
包衣:勞動者使用包衣設備直接將包衣粉包裹在片劑表面,此過程勞動者可能接觸滑石粉塵。
膠囊填充:混合后的物料進入膠囊充填工藝,充填機為全自動密閉設備,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少量粉塵和噪聲。
裝瓶、外包裝:勞動者利用專用包裝線對產品進行內包裝和外包裝,在此過程中勞動者可能接觸噪聲。
滅菌:勞動者將裝瓶后的口服液放入水浴滅菌柜內進行滅菌,勞動者在放入和取出物料時可能會接觸高溫。
3.1 職業病危害因素識別
3.1.1 正常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根據擬建項目的生產工藝、原輔材料和主要設備判定,擬建項目在正常生產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主要存在環節為以下方面:
固體制劑生產:
1)固體制劑稱料崗,存在的部位或環節是稱料,職業病危害因素名稱為其他粉塵。2)固體制劑粉碎崗,存在的部位或環節是粉碎,職業病危害因素名稱為其他粉塵、噪聲。3)固體制劑制粒崗,存在的部位或環節是制粒,職業病危害因素名稱為其他粉塵、噪聲。4)固體制劑混合崗,存在的部位或環節是混合,職業病危害因素名稱為噪聲。5)固體制劑包衣崗,存在的部位或環節是包衣制作,職業病危害因素名稱為其他粉塵、噪聲。6)固體制劑粉劑單列裝袋崗。存在的部位或環節是裝袋,職業病危害因素名稱為噪聲。
軟膠囊生產:
1)軟膠囊裝瓶崗,存在的部位或環節是裝瓶,職業病危害因素名稱為噪聲。2)軟膠囊外包裝崗,存在的部位或環節是外包裝,職業病危害因素名稱為噪聲。
口服液生產:
1)口服液灌裝崗,存在的部位或環節是灌裝,職業病危害因素名稱為噪聲。2)口服液外包裝崗,存在的部位或環節是外包裝,職業病危害因素名稱為噪聲。
在正常生產過程中,擬建項目可能存在的主要職業病危害因素為其他粉塵、石膏粉塵、氨、硫化氫、噪聲等。
3.2 職業病防治管理
3.2.1 提高職業病認識和職業病防治意識。醫藥企業在職業病防治中必須提高職工防治意識,充分了解和宣傳職業病的危害,認識到職業病防治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將職業病防治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在項目建設階段,應做好職業衛生“三同時”工作,從根本上預防和控制職業病。
3.3 加強職業衛生管理水平
醫藥企業應當成立專門的職業病防治管理機構,配備具有專業知識背景的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并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制定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對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作業人員,要安排進行職業衛生知識培訓,培訓內容應包括職業衛生法律法規、所在崗位職業病危害及其防護措施、個人職業病防護用品的使用、應急救援等。按照規定組織勞動者接受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檢查結果要如實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要由具備職業健康體檢資質的機構進行。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對于職業病危害嚴重的企業,每三年至少進行一次職業病危害現狀評價。
3.4 做好職業病危害告知工作
為提升勞動者的自我保護意識,醫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還應完善生產現場職業病危害警示標志、職業病危害告知卡、中文警示說明、警示線和職業衛生公告欄的設置。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應簽訂職業病危害告知書。告知書中應當寫明其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可能導致的職業病以及防護措施等。
總之,只要生產企業加強職業病防治管理工作,是可以有效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的,對此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1]崔霞.我國醫藥衛生人才隊伍發展策略研究[D].中南大學,2012.
[2]徐文婷.企業職業病防治法律制度的比較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