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曉芳 牛慧宇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分行
我國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管理研究
戴曉芳 牛慧宇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分行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商業銀行在社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我國商業銀行屬于大企業,實現商業銀行價值和效益最優化是最終發展目的。如果從平時業務經營情況來看的話,實現內部經營管理高效性是最終目標,必須保證我國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管理盈利性以及流動性的雙重實現。所以,必須加大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管理力度,避免內部經營風險出現,最終優化內部管理效率。
商業銀行;財務風險;風險管理;財務管理
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商業銀行起步晚,在發展的過程中對于財務風險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相應風險管理制度體系不健全,致使商業銀行的抗風險能力不足,難以實現自身的穩健發展,進而也就無法具備與國際金融相抗衡的競爭實力。因此,在當前的金融市場下,為了進一步提高商業銀行的綜合競爭力,就需要在強化對財務風險重視程度的基礎上,針對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管理所呈現出的問題,實現財務風險管理體系的完善構建,以確保商業銀行在發展的過程中能夠實現對財務風險的有效控制與規避。
1.1 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
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經濟活動都存在不同的經營風險,作為銀行業也同樣跳不出這個案臼。商業銀行面臨的財務風險大體上可以分為機會成本風險和現金流量風險兩大類。究其原因,一是現在我國市場經濟起步遲,金融領域涉足市場經濟經驗不足,市場準入缺乏健全的標準保障機制,加之各地保護主義盛行,使商業金融機構從事投機活動的可能性增大,從而使商業銀行的則務風險增大。二是我國市場監管疲軟,監管部門更多的是事后介入而不是事先管控,使地方商業銀行財務管理風險難上加難。
1.2 對風險重要性認識不足
風險管理不僅需要先進的技術支持,更需要全體人員建立一個全面的風險管理理念,它是整個銀行經營管理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大部分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人員沒有先進的風險管理觀念,普遍存在以信用風險為主,忽視對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等的管理。在現實銀行工作中,由于風險文化意識淡薄,財務管理人員不能從財務活動的全過程、財務的總體效益出發,沒有全面的認識到財務風險廣泛存在于經營的方方面面,對各項風險缺乏指導,這就導致積累了越來越多的風險資產。
1.3 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不完善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逐漸深化,財務管理受到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市場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這就需要一個完善的財務信息化管理系統以應對各個環境的變化。問題主要包括信息分散、財務管理軟件滯后和缺乏統一的思想觀念和認識的問題,因此,商業銀行現有的財務信息管理系統不完善的問題需要引起重視。
2.1 確立科學的財務管理目標
財務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要建立財務管理的基本目標,財務管理工作目標的建立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和財務管理目標的基礎,也是商業銀行開展各項業務的基礎。要提高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水平,首先就要樹立全新的科學的財務管理理念,將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與具體的財務管理實踐工作緊密結合,將財務管理理念與商業銀行的競爭戰略理念統一起來。第一,要實現從分塊核算到分產品、分項目、分客戶條線核算的理念轉變。使得商業銀行的財務管理工作貫穿于業務經營的整個過程、各個環節,實現資源配置最優。第二,要實現從財務會計到管理會計的理念轉變。不能僅僅滿足于會計的日常核算和報告,更要加強相應的預測和計劃,對財務活動進行全方位控制。第三,要實現財務全面風險管理理念的轉變。通過專業的財務信息處理和分析、加強風險預防工作等方面進行商業銀行的財務風險管理。只有樹立了商業銀行科學的財務管理理念,才能促進我國的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發展。商業銀行要在自身的經營管理活動和財務活動的基礎上,明確“股東財富最大化”這一基本的財務管理工作目標。
2.2 提高銀行財務人員風險意識
財務管理過程中的每個環節都存在潛在的財務風險。而商業銀行財務風險控制的效果則取決于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及業務能力等綜合素質高低。因此,培養高素質的、具有極強的風險意識的財務管理人員成為商業銀行面臨的當務之急,可以實行兩條腿走路的方針,一是通過集中學習、輔導、自學的方式;二是通過分批走出去輪訓的辦法,如此雙管齊下,方能達到盡快豐富財務人員專業知識,吸收先進管理經驗,整體提升財務人員風險管控意識和水平,進而實現全面地防范和抵御財務管理風險。
2.3 重塑合理的資產負債結構
一方面,商業銀行可以通過降低負債平均期限降低成本,拉長新增資產平均期限提高收益;另一方面,商業銀行可以采用提高資產端的定價,如將信貸投放于風險和收益均較高的中小微企業,從而以“收益覆蓋風險”的策略差別化投入,找到高收益資產。除此之外,也可借助降低存貸業務,提高中間業務占比,即借助收益率更高的生息資產,重塑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目前這些策略已成為商業銀行應對利差縮窄的常用策略。隨著利率的市場化,商業銀行不能再繼續被動等待,除了上述策略之外,還可借助盤活存量資產等方式,在同業市場、資產管理等領域尋求新的著力點。
2.4 建立財務預警監控體系
在財務風險防范中,必須及時對分析資料和防范措施,進行檢查和評估,建立財務風險檔案,為防止類似風險再發生提供參考依據。首先要對無法規避和已經發生的財務風險進行記錄;二是對已采取的風險防范對策進行評估、總結,將其結果寫入資料庫。由于財務風險是不斷變化的,新的財務風險的出現,舊的財務風險可能減弱或消失,應根據環境變化,對財務風險的防范機制進行動態調整。
總之,商業銀行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對商業銀行的長遠發展以及促進我國銀行業均衡健康地向前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必須深刻認識到財務管理工作中面臨的問題,及時采取相應的對策和方法,以不斷提升我國商業銀行在國內以及國際銀行業的競爭力。
[1]田勇.論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7,11
[2]曹麗達,李飛.國有商業銀行財務管理機制體系的構建[J].遼寧經濟,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