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家萍
三明市產品質量檢驗所
剖析儀器設備管理現狀及儀器設備管理系統的設計、實現
談家萍
三明市產品質量檢驗所
在現代建設快速發展的帶動下,我國的檢驗檢測機構事業得到了顯著進步,并且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在這些檢驗結果的實現過程中離不開儀器設備的支持,儀器設備在其中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它的功能體現需要在科學合理的管理系統運作下實現,滿足科學研究的實際需要。要高效發揮儀器設備的作用,就需要對管理系統進行科學設計和完善,把握系統運行的要點,從有針對性的采取維護管理措施。針對于當前儀器設備管理現狀來看,還需要管理單位采取規范化管理手段,健全管理體系,從而提高儀器設備的工作效率和運行質量,跟好的為檢驗檢測機構提供服務。
儀器設備;管理系統;設計
隨著我國檢驗檢測機構事業的進步,對于儀器設備的管理也有了更高要求,它是整個檢驗檢測過程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對于儀器設備的管理,當前市場上出現了很多這方面相關的管理系統軟件,這些管理軟件不僅包含了儀器設備管理的大多數功能,而且在各項功能設計上也十分科學規范,但是,從它的軟件系統設計對象來看,主要是以生產型企業為主,因此,就需要在結合當前儀器設備管理的基礎上來對管理系統進行合理設計和優化。
當前隨著事業的不斷進步,大多數人員對于檢驗產品的關注更多是集中在最后的檢驗報告中檢測結果上,而忽視了檢驗檢測過程的管理。進而使得檢驗檢測進程緩慢,效率低下,而且在管理的具體方式上也沒有結合自身實際狀況,忽視了儀器設備的相互作用性,在管理過程中會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資源,使得整個檢驗檢測管理水平難以滿足儀器設備作用發揮所需要的條件[1]。對各個儀器設備進行有序化、合理化管理,確保其作用發揮出現較大的沖突,進而提高儀器設備的利用效率,減少使用問題的產生,進而促進質檢事業的健康有序開展。
2.1管理的全過程
儀器設備管理系統的設計是從儀器設備的投入到最后的報廢整個過程為依據的,包含了儀器設備管理的各個環節,為各個環節的使用提供保護依據,同時還可以對儀器設備完整的轉移過程進行實時化跟蹤,實行設備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2.2監控系統的動態化
在儀器設備管理系統的運行下,一方面需要提供儀器設備狀態和分布狀況等的靜態管理資料外,另一方面還可以為儀器設備的動態情況監控資料提供支持,例如設備管理中常見的設備利用效率、故障率、故障維護率以及運行狀況等等。
2.3功能的靈活性
在該管理系統下,管理人員可以對用戶的角色以及應用權限進行合理、靈活的配置,同時對于管理系統的基礎參數以及提醒閾值起到相應的維護作用。
對于那些實時性儀器設備來說,在時間上具有嚴格的限制性,例如借用時間、預約時間、檢定校驗時間以及維護保養時間等到期時都會發出警報信息,一旦超出了規定的期限后也會發出相應的警報信息。
3.1檢定和校準
在檢驗檢測活動開始的前后階段都需要對儀器設備進行定期檢定和校準,尤其是設備運行的關鍵值和量,都需要確保精確無誤,并且也要定期制定檢定和校準計劃方案,對檢定和校準的具體開展進行合理規定。對于檢測檢驗機構來說,屬于其控制的所有儀器設備,都要有明確的標識,具體的標識方法有標簽、編碼以及其他方法等,需要注意的是,標識內容要有儀器設備的唯一的編號、校準狀態以及失效日期等等信息[2]。
當前對于儀器設備的使用狀態標識主要有三種類型,即常見的“合格”、“準用”以及“停用”,三者的顏色代表分別是“綠”、“黃”以及“紅”。合格證(綠色):檢定/校準合格的;設備不必檢定/校準,經檢查其功能正常的;設備無法檢定/校準,經對比或驗證適用的。準用證(黃色):多功能檢測設備,某些功能已喪失,但檢測所用功能正常,且經檢定/校準合格的;設備某一量程不合格,但檢測所用量程滿足要求,且經檢定/校準合格的;允許降級使用,且經檢定/校準合格的。停用證(紅色):設備損壞的;經檢定/校準不合格的;出現故障且尚未修復的;暫時不使用的;超過檢定/校準周期的。儀器設備具備有校準證書或性能測試報告,需要對其出示的檢測數據進行確認,保證信息的準確無誤,儀器設備性能正常穩定,處于合格狀態。反之,對于沒有經過檢定或是校準的儀器設備,需要技術人員在有限條件下盡可能的參加實驗室之間的能力對比等。
3.2信息化管理
檢驗檢測機構事業的技術性越來越明顯,整個過程所涉及到的儀器設備數量也逐漸增多,期間所需要的人員環節也比較多,這就需要在具體管理過程中做到科學化和精細化,在對計算機技術的利用下來形成系統的信息化綜合管理服務機制,并在這種機制下來對所有設備進行計算機建檔,檔案內容包括設備的采購、入庫、管理、維護以及報廢等等進行統計和內部發布,并且也要對檢定/校準證書中的數據進行確認,一方面可以促進日常工作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還可以使檢驗檢測過程中的儀器設備得到高效率利用,減少利用問題的發生。
3.3構建儀器設備管理的開放共享機制
在檢驗檢測機構,檢驗檢測活動是保持單位活力,增強競爭力的重要措施,在檢測中所用到的各種大型儀器設備不僅僅是本單位固有的項目資產,而且更是屬于國家的一種財產。從這方面來講,為了促進資料利用效率的提高,就需要檢驗科室之間加強交流和合作,實現儀器設備之間的信息共享和互通[4],并且在這種形勢下構建儀器設備使用的開放共享機制,提高設備之間在性能發揮上的相互補充性,進而在機制的高效運行下來起到儀器設備資源的配置優化作用,實現資源間的共享。
隨著我國質檢事業的不斷發展進步,檢驗檢測活動中所涉及到的儀器設備類型逐漸增多,并且呈現出復雜性和專業性的特點,使得在對其管理上難度增加。要保證檢驗檢測活動的順利進行,就需要構建科學系統的儀器設備管理系統,實現對儀器設備的統一、高效管理,進一步強化設備信息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使其性能得到高效發揮,工作效率得到顯著提升,滿足檢驗檢測工作的需要,在對管理系統的設計和實現過程中,需要綜合把握儀器設備的自身特點和檢驗項目的實際狀況做到科學合理。
[1]楊曉雁.儀器設備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信息技術,2011,(6):145-147,151.
[2]李嫦玲,徐惠.儀器設備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水利技術監督,2015,23(1):15-18.
[3]余燕川,王華軍,盧涵宇等.實驗室設備管理系統的設計及實現[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3,(18):4143-4145.
[4]熊能.高校儀器設備共享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J].信息與電腦,2016,(4):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