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凌霄
大唐長山熱電廠燃料管理部
燃煤發電企業煤炭供應風險控制方法研究
趙凌霄
大唐長山熱電廠燃料管理部
近年來,隨著煤炭市場的大幅波動和電力市場的持續低迷,煤電間的矛盾不斷凸顯,能源供應形勢愈加嚴峻,燃煤發電企業為降低供電煤耗成本不得不摻燒劣質煤,這就使得電廠進煤來源復雜化、煤種多樣化,并且由于市場煤受煤礦、鐵路、港口、中間商等中間物流環節種種復雜因素的限制,使得煤炭供應形勢變得異常復雜,煤炭供應風險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的影響更加深化,同時煤炭作為燃煤發電企業的最重要的生產要素,燃料成本影響企業盈虧的風險明顯動態化。
燃煤發電企業;煤炭供應;風險控制
1.1 供應能力風險
供應能力風險是指由于燃煤發電企業上游的煤炭供應商和煤礦可能發生的風險使整個供應鏈受損,引起燃煤發電企業正常運作受到影響或根本無法正常運作。供應能力風險主要包括電煤供應的價格風險、缺貨風險、質量風險及延遲交貨風險。如煤礦發生重大事故、生產工藝調整、生產設備檢修、煤礦外部環境變化都會影響供煤數量、質量及交貨時間。
1.2 潛在進入者風險
近年來,我國陸續出臺了《煤炭法》、《煤炭工業發展“十二五”規劃》以及《煤炭產業政策》(修訂稿)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強調有序建設大型現代化煤礦,劃定煤礦企業規模門檻,鼓勵通過兼并重組發展大型煤炭企業集團。同時,今后將從煤礦分等評級、礦井建設規模、機械化程度、開采技術水平以及稀缺資源的保護性開采等方面,提高標準,嚴格規定,抬高辦礦門檻。山西、內蒙古、陜西北部等地區煤礦企業規模將不低于300萬噸/年。
1.3 裝運港風險
目前國內沿海煤炭裝運港口主要為天津港、秦皇島港、黃驊港、唐山港、青島港、日照港和連云港。裝運港風險的表現形式可以概括為“船貨不平衡”,即船舶在港時因煤炭儲量不足而滯港或煤炭充足時船舶調度困難而出現裝貨不便。煤炭裝運港都具有一定的煤炭儲備,但由于礦區煤炭生產緊張、重大節假日以保證局部地區電煤供應等原因,導致礦區發往北方港口煤炭數量在局部時間段緊張,這樣就會出現船舶到港之后,等待備貨、裝船時間較長,發生船舶滯期費用;在裝運港也存在一定數量的船舶候港,但由于北方港口出現局部時間段的大風大霧天氣和部分港口為社會公共港口等原因,在港船舶調度等方面的控制能力出現困難,因無法裝貨導致船舶在港時間較長,還可能出現因匹配船型無法調度而出現無法裝運的現象。
2.1 加強供應商供應能力識別及供應商控制
燃煤發電企業在燃煤采購時,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對供應商的煤炭供應質量及價格、信譽、經濟規模、地理位置、交通條件、持續發展以及抗風險能力等方面的具體情況和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對其經濟效益、設備管理、人力資源開發、質量控制、成本控制、技術開發、用戶滿意度、交貨協議等方面做詳細的、動態的調查及評估,若供應商可能出現影響本單位煤炭供應的問題,應及時與對方進行溝通并采取必要的預防和改進措施,若出現的問題短時期內無法有效解決,則應對供應商進行調整,啟用備用供應商。
2.2 建立現代電煤管理體制
(1)對電煤市場采購、運輸調度、煤質監督、到場驗收、結算、儲存與盤點、統計管理、合同管理、入廠及入爐煤采樣、檢斤檢質、存放、摻配、上卸、核算等所有環節采取事前費用預算,事中風險控制,過程動態監控,事后經濟活動分析等措施,實現對入廠電煤成本的有效控制;(2)實現電煤經濟活動全過程數字化管理。將現行分布在鐵路貨場、港口調運、煤場、財務部門、電廠生產系統等處分散的數據,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與互聯網網絡技術,通過實時采集系統進行數據實時采集,動態計數和數據顯示的手段,實現煤場庫存、燃煤耗用以及煤質分析的直觀形象的管理,根據耗煤需求制定相應的摻配方案及庫存方案,對入爐煤摻配方案的有效性應及時跟蹤,如偏離預期指標,應分析原因并及時進行調整。
2.3 提高煤炭采購計劃管理水平
(1)煤炭采購計劃要以重點合同和定點供應為基礎,保證綜合標煤單價不高于零邊際效益點。(2)編制年度采購和月度分解計劃,以滿足當期發電需求及保持合理庫存數量和庫存結構為原則。同時,要符合當期電廠生產經營對燃料成本控制的要求。(3)燃料采購計劃應具有指導性、準確性及合理性;經批準的采購計劃應嚴格執行,如遇市場、運輸、煤源及電量等發生超預期變化,應及時進行適當調整。(4)建立季度、年度采購計劃預案,通過對未來電力和煤炭市場走向的預測,結合歷年市場、氣候變化規律,對照年度生產經營目標任務,制定季度、年度采購計劃預案目標及“淡儲旺耗”儲煤計劃目標,按月份落實燃料量、價、質指標,并根據實際完成情況實時調整。(5)建立合同計劃兌現率考核機制,加強供應商合同計劃兌現情況的跟蹤和考核。月度煤炭需求計劃應是年度煤炭需求計劃的月度分解。火電企業在編制月度煤炭需求計劃前,應先與燃料公司溝通,結合煤炭市場情況,依照當月發電、供熱計劃,摻配煤需求計劃及庫存需求,對電煤需求量做出計劃安排(含礦別、煤量、質量、價格、標煤單價、摻配計劃、庫存計劃),燃料公司對月度煤炭需求計劃的編制應提出意見和建議。。
2.4 加強煤炭采購和調運管理
(1)燃料管理部門要做好電煤重點合同年度訂貨工作,加強與燃料公司溝通,制定提高全年重點合同兌現率的措施,進行月度燃料采購對標和總結。(2)煤炭釆購應依據市場變化趨勢,結合發電形勢及重點合同燃料的缺口數量,以及燃料品種的需求,組織適時、適量釆購。(3)煤炭釆購價格及采購量應依據月度釆購計劃執行,并隨時跟蹤市場價格波動情況,及時做出調整決策。(4)煤炭采購應堅持“公開、公正、公平”和“按質論價”的原則,按當期采購策略、采購價格及考核標準執行。(5)煤炭采購在保質保量和確保安全、效益生產前提下,堅持以下原則:1.市場化運作,效益為先。按照市場規律運作,維護穩定、經濟的供應渠道,有效控制燃料成本。2.誰合作、誰管理。要根據供應商的合作意愿和采購單位的需求,由燃料公司對其履行有關管理職責。3.量化評價,科學考核。對供應商的評價、考核、管理要按權限逐級履行好各自的責任,堅持定量分析為主、定性分析為輔的科學評價體系。4.注重實力,信譽優先。對供應商要在掌握其煤炭資源保有數量、運輸協調能力、倉儲及管理能力、服務水平等方面情況的同時,重點關注供應業績和履約守信情況。5.動態調整,優勝劣汰。不斷開發遴選新的供應商,使優秀者進入信息庫,拓寬和優化供應、運輸渠道,及時淘汰被評價為不合格或有不良記錄者。6.規范操作,三公透明。供應商管理工作要實現制度化、規范化,要以信息技術為手段,建立“公開、公平、公正”的管理機制,杜絕暗箱操作。(6)深入研究煤炭市場形勢,不斷優化采購結構,努力開辟優質低價新資源。(7)入廠煤的綜合標煤釆購單價應低于同區域、同邊界條件電廠的平均值;價格構成完整,分析透徹。(8)燃料管理部門應依據煤炭供應情況,及時了解鐵路、水路、公路運輸環節的動態信息,做好與相關部門的溝通,確保煤炭入廠運輸通道的通暢。(9)在與全部低于最高限價的供應商溝通合同數量后,采購公告數量缺口部分,在煤炭市場供應形勢相對平穩的情況下,優先考慮通過另行組織市場煤采購補充,原則上采購價格比照采購期內同類供應商競價價格進行商談確定;在煤炭市場供應形勢緊張的情況下,原則上按照“低成本優先”的原則,通過調增中長協(重點煤礦)等議價采購的煤量進行補充。
[1]毛晶.發電企業投資煤電一體化項目的風險評估及規避策略[J].華北電力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7-17.
[2]周愛國.物流大客戶管理[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10: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