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斌
廣東省農墾湛江技工學校
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現狀及前景分析
劉 斌
廣東省農墾湛江技工學校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汽車以悄然走進我們普通老百姓家庭,作為人類使用最廣泛的交通工具,汽車對石油的消耗已占我國石油總產量的85%。而新能源汽車的產生,讓人們看到了可再生資源代替不可再生資源的可能性。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我國減少石油消耗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舉措之一,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對其發展高度關注,陸續出臺了各種扶持培育政策,加快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腳步,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行業標準、產業聯盟、企業布局、技術研發等方面也取得了明顯進展,有望肩負起中國汽車工業“彎道超車”的歷史重任。
新能源汽車;現狀;發展
為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我國自2009年開始實施示范推廣工程。2009年,科技部、財政部、發改委、工信部(以下簡稱“四部委”)在25個試點城市實施“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工程(以下簡稱“十城千輛”工程)。此后,我國又在2013年開始實施第二階段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并于2015年底結束。經過兩個階段的推廣應用,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年產量從2009年的不到300輛,增長至2015年的將近4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已超過汽車總產量的1%,將步入快速發展的軌道。而且,2013~2015年,純電動汽車產量占新能源汽車產量的比例逐年上升,分別為23%、32%、77%。這一趨勢也符合我國新能源汽車“純電驅動”的發展戰略。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新能源汽車生產340471輛,銷售331092輛,同比分別增長3.3倍和3.4倍。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雖然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形勢喜人,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仍然存在短板,也面臨著遲遲不能突破的瓶頸。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這方面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橫向比較則是和國外的先進技術相比,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的電動化和互聯網信息化技術還相對欠缺。以美國的特斯拉為例,它能夠把電池管理系統化、信息化、智能化和使用環境結合。讓消費者能夠很方便的了解車的狀況、充電設施和周圍環境的狀況。總體而言,我國新能源汽車在技術發展方面仍和其他地區存在差距。
2.1 混合動力汽車
目前,國內涉入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企業比如長城汽車、吉利汽車、江淮汽車將會擠占目前國內市場,對比亞迪造成一定沖擊。國外,多家知名汽車公司都推出自己的插電式汽車。國內在鼓勵和扶持新能源汽車國家政策層面上還需進一步完善,比亞迪需要優化自己的銷售網絡系統,鞏固國內市場,開拓國際市場。
混合動力汽車的動力源以電動機和內燃機為主,利用兩套系統的混合運行來開動汽車。該類型汽車根據驅動系統的差別可細分為以下四類:串聯式、并聯式、混聯式、外接式混合動力汽車,具體可根據車況的不同選擇發電機、發動機與蓄電池的組合方式。混合動力汽車屬于節能環保型汽車,是當前唯一能夠實現量產應用的新能源汽車。相比較傳統汽車而言,混合動力汽車的CO、Hc+NOx排放量較小,可達到超低排放汽車的標準。但是,混合動力汽車仍需要依賴石油供能,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廢氣排放問題,只能將其作為節能減排時期的過渡車型。由于混合動力汽車需要配置昂貴的配件,如較大電池組、電子控制模板等,所以其價格相對較高。
2.2 純電動汽車
就是用純電能來代替燃料的汽車,它利用蓄電池將電能進行存儲,然后利用電能對輪軸驅動,進而可以驅動汽車。其在操作和外觀上和傳統的汽車是一樣的,但是驅動系統和動力裝置是不同的。電能作為可再生能源,污染小,噪音低,在汽車生產行業,已經成為了很重要的一種能源提供方式,由于它沒有發動機,只有動力驅動系統,所以汽車的結構被簡化了許多,故障率也大大減小,使用方便,也便于維護。但是目前,純電動汽車雖然優點很多,但是并沒有得到普及,也沒有完全代替傳統汽車的絕對優勢,主要原因是電能的提供方式還存在瓶頸。
2.3 太陽能汽車
太陽能和風能是人類比較早利用的大自然的能量。由于它來源充足,使用方便,且是無限資源,所以很早便有人研究將太陽能用在汽車上來為汽車提供驅動力,在目前的所有新能源汽車中,太陽能汽車是利用價值最高的,且發展前景最為看好的。太陽能做汽車的能源,則完全沒有污染排放,汽車對環境的污染問題可以得到基本的解決。和前幾種新能源汽車相比,太陽能汽車幾乎沒有任何能源成本,并且利用率可以高達95%以上,要知道,傳統的燃料汽車能量的利用率大概只有25%,大部分能量都排放掉了,最高的利用率也僅為50%-60%,因此太陽能電動汽車必將成為將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點。
在21世紀初期的現階段,盡管發達國家政府都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研制,但是其傳統汽車產業龐大,石油基礎設施完善,消費習慣難以轉變,實施轉型社會成本高昂,轉型難度很大。另外,全世界的新能源汽車都處在一個多元化、齊頭并進發展的時代,很難說誰是主流、誰是支流。如果汽車只用電不用汽油,那么對于汽車工業的發展是顛覆性的,在傳統汽車領域,中國企業與跨國公司差距較大,但是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雙方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跨國公司并不具備先發優勢。只能通過不斷的發展,經過二三十年的時間才能夠看得清楚未來的方向。但發展中孕育著更大的跨越式的變革:電池技術、汽車輕質化技術的突破,新技術的創新,將使汽車的傳統工業發生根本性的變革時代到來了。
隨著我國對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為此,新能源汽車企業要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增強核心競爭力,形成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從而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發展,有效緩解傳統汽車對能源和環境帶來的壓力。
[1]吳會敏.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現狀及前景分析[D].吉林大學,2014.
[2]李曉丹.新能源汽車發展現狀及應用前景[J].中國能源,2009,08:43-4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