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強
中鐵六局集團有限公司海外工程分公司
淺論如何做好EPC項目培訓管理工作
張 強
中鐵六局集團有限公司海外工程分公司
EPC即英文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的簡稱,是指公司受業主委托,按照合同約定對工程建設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等實行全過程或若干階段的承包。通常公司在總價合同條件下,對其所承包工程的質量、安全、費用和進度進行負責。在EPC模式中,Engineering不僅包括具體的設計工作,而且可能包括整個建設工程內容的總體策劃及其實施過程的策劃和具體工作;Procurement不僅指一般建筑設備材料采購,更包括專業設備、材料的采購;Construction字面意義雖為“建設”,但卻不僅包括施工和安裝,也包括試運行和相關的技術培訓。尤其是技術培訓在整個EPC項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EPC;項目培訓;管理
作者因工作需要,承擔了海外公司EPC項目相關培訓全程的具體管理工作,借此獲得了EPC項目培訓管理的一些直接經驗,經過認真梳理總結,針對如何做好EPC項目培訓管理工作,形成以下幾方面主要認識。
EPC培訓工作的質量直接影響到EPC項目能否按期交付、能否交得出去,直接關乎企業的聲譽和經濟效益,為此應從整體工程進度著手,提前與業主溝通,根據項目的實際需求和業主的經濟能力制訂培訓方案,在方案的溝通過程中堅守確保項目按期交付運營的底線,通過保障人員培訓經費、保障人員培訓規模、保障人員培訓周期,為培訓工作的開展打好基礎。
1、主動協調,制訂切實可行的培訓方案。
在培訓工作啟動前,需要通過與業主的深入溝通,明確業主的客觀需求和現實想法,并根據所在國別的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運營管理經驗、行業特點等方面入手,結合培訓規模和專業性,實行了培訓方案目標化管理,從滿足進度、質量、效益、安全出發制定培訓方案,采取了外聘專家授課與專業分包的“雙軌模式”。
2、深入調研,編制依據充分的培訓預算。
由于EPC培訓費用沒有預算定額,如果沒有充足的取費依據讓業主信服,則培訓預算很難得到業主的批復。為此,在業主確定培訓方案后,需要對培訓過程中涉及的分包費用、專家授課費用、實操費用、翻譯費、食宿費等費用進行詳細的市場調研,將相關報價資料存檔留用,確保給業主的每項預算報價均能提供出充足的取費依據,在預算編制過程中,還應充分考慮培訓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項費用,確保預算不漏項。
3、機動靈活,把握開展培訓的時間窗口。
EPC培訓工作啟動過早容易造成學員對所學知識的生疏,啟動過晚又影響項目聯調聯試、試運行等工作。為此,需要經過詳細的測算,將開展培訓的時間與施工節點工期相結合,并根據工程實際進度情況,及時調整培訓啟動時間報業主批準,以實現培訓工作與施工進度的統籌推進。
在EPC培訓工作中,應通過制定培訓實施預算、控制培訓費用支出、精簡管理力量等措施不斷強化精細化管理,有效控制培訓成本,確保培訓效益。
1、細化成本,制定完善培訓實施預算。
在EPC培訓工作啟動前,需要結合業主批準的培訓費用預算,通過制定完善的培訓實施預算,對每一項業主批復的費用進行逐項分解,劃分成多個成本管控單元,以摸清培訓實施成本,使成本管控的目標清晰明確。
2、多措并舉,嚴格管控培訓費用支出。
在EPC培訓過程中,需要對每一個成本管控單元進行嚴格管控,通過明確費用標準、責任落實到人、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優化培訓方案等措施,嚴格控制培訓費用的支出。
3、精簡人員,合理配備培訓管理力量。
在EPC培訓過程中,應把管理費用作為培訓利潤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去控制,通過外部招聘和職責分解等形式,在保障培訓工有序開展的情況下,盡可能地降低管理費用。
EPC培訓過程中,應當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指導思想,制定相應的安全管控措施,管理人員應全程介入培訓教學工作,確保培訓質量,提高培訓的一次性通過率,避免培訓過程中安全事故的發生。
1、內外結合,開展系統性的人身安全培訓。
在類似海外公司開展的涉外(跨國)EPC項目培訓中,由于外國學員初到北京,進入一個陌生環境學習生活,如果不進行系統性的按期教育,很容易引發安全事故。對此問題,海外公司值得借鑒的做法是:在學員正式培訓前,邀請屬地外事、公安、消防單位到培訓基地授課,為學員講解相關法律法規、外事紀律、外出安全注意事項、人身安全防范措施、消防安全隱患、防火注意事項等安全知識,加深學員對安全重要性的認識。
2、統籌協調,確保各項規章制度落實到位。
由于EPC培訓工作涉及業主、學員所在單位、培訓分包商、翻譯公司、外事管理部門等多家相關單位,因此作為總承包商要充分發揮好統籌協調的職能,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
3、持續發力,實現培訓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在各項制度落實過程中,需要結合培訓班次特點,不斷加以完善,以適應新形勢下的培訓工作需求,實現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
在每個EPC培訓班實施過程中和結束后,應當通過培訓效果反饋表、電話或面對面回訪等形式,從培訓內容、綜合事項、日常管理等多層面各個細節征求反饋意見,以使培訓方更清楚地認識到培訓工作與學員訴求的差距,以便在培訓過程中及時改進完善。
首先,要對學員填寫的培訓效果反饋表或培訓方所作的回訪記錄進行匯總梳理,統計出培訓過程中學員評價不高的細節,找到問題后對其進行梳理分類,對管理不足造成的問題及時確定工作改進內容,對學員提出的合同外要求則進行合理的溝通與解答,爭取學員的理解。
其次,要結合學員的合理反饋意見和工作改進內容,研究制定工作改進目標,并以量化數據的形式明確目標差距,為培訓管理問題的解決提供改進的思路和方向。
總之,EPC培訓管理基于EPC項目本身極強的專業性和對業主高度負責的要求,既需要注重培訓本身的科學性、系統性、實效性和及時性,也要充分重視培訓過程中的人性化、個性化、細節化管理,尤其對于具有明顯跨地域乃至跨國特征的EPC項目,二者的兼顧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