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多措并舉整體提升
●張玲
多渠道引進教師,不斷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制定《恩施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教師隊伍建設試點方案》,印發《恩施市義務教育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工程實施意見》《關于創新人才特區工作體制機制的意見》等文件,對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編制補充進行專門規劃并予以落實。2012年以來,通過“資教生直選”“邊遠鄉鎮定向直選”“公開招聘教師”等方式引進正式教師1086名,教師隊伍建設逐步加強。全市所有村小都配備了年輕教師,農村學校教師老齡化問題得到緩解,教師年齡結構趨于合理。
多方式培養教師,努力提升教師隊伍素質。頒布“十不準”及“禁止有償家教”“禁止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等專項規定,嚴禁在職教師從事有償家教活動,堅決打擊違法、違紀行為,加大“治庸問責”力度,強化監督管理,依法規范教師執教行為,營造了恪盡職守、氣正風清的良好氛圍。相繼開展學習貫徹新《職業道德規范》專項教育活動、教師表率性教育活動、“百名校長千名教師進萬戶家訪”活動、做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爭做學生喜愛的好老師、“育師德、正師風、樹師表”“敬業·精業·樂業”師德教育等主題教育活動,提升師德素養。以集中培訓和校本研修為重點,培養和提高教育系統干部管理水平和教師專業能力。因地制宜,創新市級教師培訓模式,立足提高中小學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關注基層學校和一線教師的訴求,著力改變傳統單一的培訓模式,積極探索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新方法、新途徑;多層次、全方位開展校本研修、專題集中培訓、跟崗培訓、高級研修、遠程培訓、送培上門、名師巡回講演等活動;開展培訓14期,培訓教師2226人。以“高效課堂”建設為抓手,培養教師的現代教育理念;通過開展“湖北名師面對面”“高效課堂初中骨干教師專題培訓”和“2013高效課堂專題培訓”等項目,對624位教師進行了高效課堂專項培訓。
多平臺推介宣傳優秀教師,充分展現教育良好形象。發掘先進典型,引領教師育人思想和行為。實施“名師”工程,開展“向身邊名師學習”活動,進一步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示范作用,激發全市教育正能量。2011年以來,表彰308名“恩施名師”,累計發放獎金61.6萬元,并推出了尹應睿、宋光榮、田祥珍、畢文學、沈道國、袁敏、宋功貴等一大批優秀教師典型。組織開展“五查五看”和“三評”活動。對照典型案例進行剖析,認真反思,開展“五查五看”活動(查教書育人,看是否廉潔從教;查愛崗敬業,看是否甘于奉獻;查關愛學生,看是否愛生如子;查為人師表,看是否以身作則;查終身學習,看是否與時俱進);學校對照辦人民滿意教育的標準,開展“三評”(家長評學校、學生評老師、教師評校長),進一步規范教師言行,樹立教育新形象。
多政策服務教師,切實解決教師生活待遇。全力確保教職工工資逐年增長,績效工資、津補貼、住房公積金以及各類保險等政策全部落實。2011年,參照公務員津補貼標準,將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工資標準提升到13770元;2013年將義務教育學校政府目標責任獎、綜合治理考核獎納入財政預算,同時將績效工資標準提升到26000元;2014年,將義務教育學校文明單位獎、檔案達標獎納入財政預算;全面落實連片特困地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生活費補助;將高中教師績效工資納入財政預算;對已取得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但尚未聘任的人員進行考核,其中90%的教師可按照中、高級最低崗位工資標準一次性落實職稱工資待遇,解決因崗位限制不能聘用的問題。強力推進教師住房建設,改善農村教師生活條件;市財政共籌集4267萬元,建成農村學校教師周轉宿舍1050套,在建周轉宿舍80套。在城鄉已建488套教師經濟適用房的基礎上,再籌資8114萬元,新建農村教師經濟適用房439套;年底,全市近2000名農村教師可實現“安居夢”,從而使廣大農村教師能安心本職工作,為穩定農村教師隊伍,推進教育均衡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恩施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