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登峰
連云港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淺析小城鎮用地規劃可持續性
宋登峰
連云港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在我國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的同時,小城鎮的建設速度及其相關建設理念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國家“十二五”中提出了“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的理念,對城鎮發展進程的進行了重要結論。積極努力發展小城鎮建設,不斷提高城鎮化建設水平,是當前國民經濟建設的一項主要戰略任務。
城鎮建設;用地規劃;可持續性
發展小城鎮,提高城鎮化水平,是“十五”計劃綱要確定的一項戰略任務,也是促進農民增收和國民經濟良性循環的一項重大舉措。以小城鎮為重要載體,推進農業現代化、農村工業化和農村城鎮化,對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都將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城鎮規劃就是很重要的了。
發展小城鎮是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農村城鎮化道路,是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一個大戰略。對內擴大內需,開拓市場,推動國民經濟增長,增加農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帶動第三產業發展,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擴大農村市場容量;有利于提高農民素質,改善生活質量。
積極發展小城鎮建設,推進農村城鎮化,是合理配置資源,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的戰略舉措。小城鎮建設的作用有: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主力;是農產品加工增值的場所和農業產業化的基地;是農村與大中城市的中間紐帶。
小城鎮在農村發展中占據著主導地位,發展小城鎮對于推動我國農村城市化建設和工業化進程,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解決農村發展中出現的環境污染、資源浪費、耕地建設等問題有著積極的意義。但是在土地利用方面卻存在著以下問題。
3.1 鄉鎮企業布局分散,建設用地劇增耕地銳減
我國大多數鄉鎮企業是以原來的自然村落為依托發展起來的,具有明顯的地域屬性,零散分布于農村。鄉鎮企業分散分布帶來了三方面不良影響:一是由于農村大量從事非農業生產的人口難以轉移到城鎮,使得我國小城鎮呈現出數量多規模小的格局;二是鄉鎮企業之間難以實現公共基礎設施的共享和協作,集聚效益不明顯;三是農村兼營現象普遍,農業產業化步履艱難。
我國是個人多地少的國家,隨著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的蓬勃發展以及人口的不斷增長和人民居住條件的日益改善,建設用地的迅速增大造成耕地的日漸縮小和人均占地的急劇減少,使得人地關系惡化。
3.2 小城鎮新建繼續占地,廢棄舊小城鎮擱荒
因為小城鎮的規劃而要求的遷并和新建是符合客觀實際和社會發展需要的。但是同時也帶來一些新的問題。一方面,新的小城鎮建設繼續擴大占地,另一方面舊小城鎮又沒及時復墾利用。事實上,這些土地即使被復墾利用,也需逐步恢復提高到可以生產的長期過程,從而直接和間接造成農業用地的減少。
3.3 小城鎮擴建,鄰近良田遭殃
小城鎮用地在空間是的擴展最主要表現為其周圍土地首先被占用。這一范圍內的土地基本上是經長期耕種的良田,多為菜地,單產水平均很高。小城鎮占地不僅是數量的問題而且是質量的問題,這也是造成全國耕地總體質量有所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土地資源的利用方面,部分城市過分的強調經濟利益和商業中心區,相繼出現了多圈地,早圈地,盲目圈地,不精心地使用和管理用地,在用地緊張的情況下,就開發城市周邊的農業用地,農業用地轉化為城鎮用地過快,農業用地的流失大,但流到城鎮用地僅僅是農地流失的一小塊,造成了投資的浪費,經濟增長緩慢,綠色用地的破壞。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一是產權主體不很明晰,責任不清,國有資產管理方面的普遍性問題在國家土地管理上也有。二是使用成本問題。計劃經濟時無償劃撥,現在雖是有償出讓,但實行的是低稅率,對土地使用者來說不痛不癢,沒有一種機制使他精細地來用土地。三是觀念問題。目前我們對城市土地的使用、規劃、設計、管理還停留在比較粗放的觀念上。要樹立走集約型、經濟型的觀念,而這需要一個過程。四是土地投機發財。通過土地的倒手轉賣,大部分的錢叫投機者拿走了,政府并沒有得到什么好處。
在土地資源的分區方面,城市用地大體上以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來進行分區的,對于小城鎮用地不要模仿大城市的做法。因為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差別。一是很多小城鎮由于管理人員變動頻繁,并且在很多方面管理不完善,現有資料與實際情況有一定的差別。二是一些小城鎮對基礎設施的位置、性能、容量等統計不準確,這就需要規劃人員在進行資料收集時要深入現場勘察與調研。三是城鎮是農村地區一定范圍內的中心,是連接城市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橋梁。因此,確定城鎮的性質和發展方向,必須從鎮域和區域,甚至更大的范圍來分析、確定。
在土地資源的持續性發展方面,城市用地規劃應由城市向農村轉移,相反小城鎮用地也要起到過渡橋梁的作用,這樣可持續性發展就至關重要了。一是不注重可持續發展的規劃,就沒有規劃的可持續性。小城鎮的起源是農業村莊和鄉鎮,發展的依托是土地資源豐富的農村。受農村耕作方式的影響,多數居民都有自己的院落、菜地,人均用地指標過大,國有土地浪費嚴重。二是區域內的水資源、森林資源以及礦產資源等,由于有其自然性,群眾的保護意識較差,過度采伐現象嚴重,且隨著小城鎮人口的增加,工業化水平不斷提高,經濟發展和生態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若順其自然,小城鎮的發展將面臨困境。
在編制小城鎮規劃時,在利用資源的同時,也要充分考慮大自然條件的承受能力,注重資源的保護與治理。在研究小城鎮可持續發展方面,要避免規劃執行的盲目性,以引導群眾正確開發自然和改造自然環境。
節約用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小城鎮建設應高舉這面旗幟,從大局出發,采取有力措施,嚴格控制建設用地。制定—個科學合理的小城鎮規劃,是搞好節約用地工作的前提。要從實際出發,合理確定用地規模,嚴格控制建設用地標準,要把控制小城鎮建設用地作為推動小城鎮建設重點來抓。
[1]劉霞,孟杰,周寧.我國小城鎮建設中用地現狀及策略[J].管理觀察,2011(04).
[2]李彩國.對小城鎮用地規劃可持續性問題的探討[J].中國科技財富,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