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成剛
身份證號碼:330127197810106215
暖通空調系統節能設計思考
余成剛
身份證號碼:330127197810106215
隨著人們經濟條件的不斷改善,他們越來越向往舒適健康的生活,進而對建筑工程的暖通空調系統設計提出了更高的現實要求。暖通空調系統設計是建筑機電工程系統設計的重要內容,可以有效改善建筑物的室內居住環境。在低碳經濟發展理念的指引下,人們非常重視暖通空調系統的整體節能情況,這就要求設計人員要不斷優化與改進暖通空調系統設計,將節能設計措施應用到暖通空調系統設計之中,進而有效降低暖通空調系統運行的能耗。
暖通空調工程;節能;設計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環保意識的增強,在享受暖通空調系統提供的改善室內氣流速度和空氣濕度、溫度等服務功能的同時,越來越注重暖通空調系統節能,本文為能夠在保證暖通空調系統性能的前提下,有效的縮減其對能源、資源的消耗,在對暖通空調系統節能設計理念進行系統分析的前提下,對暖通空調系統節能設計方法展開研究。
建筑事業的不斷興起,帶動了暖通空調行業的蓬勃發展,使得暖通空調行業的市場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一些發達國家在暖通空調行業之中,開始應用新型節能材料與新型節能設計,從而有效降低了暖通空調系統運行的整體能耗。但我國暖通空調行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在暖通空調的技術研發與自主創新等上面,與發達國家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存在技術與資金投入不足的現象。另外,隨著人們對暖通空調的需求量開始逐漸上升,使得許多工廠跟企業也加入到了暖通空調市場之中,有些企業單純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就會忽視對暖通空調系統的節能設計進行研究,只是簡單改造暖通空調的外觀及內部,便投入到市場銷售之中,這顯然是不符合我國當前的低碳經濟發展理念。暖通空調行業需要基于節能降耗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暖通空調系統的節能設計,采取先進的節能設計技術與節能設計措施來保障暖通空調系統設計能夠具有較高的節能性,從而推動暖通空調行業向環保、節能、綠色方向發展。
2.1 選取恰當的暖通空調系統設計參數
1)室內設計計算溫度的取值
室內設計計算溫度的取值直接影響著暖通空調系統能耗的大小,因此,在室內設計計算溫度的取值時應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規范選取,同時,對于具體情況應具體分析,如室內不同的功能分區、建筑物所處的地域環境,在室內設計計算溫度的取值時都應予以考慮。
2)冷熱負荷計算
冷熱負荷計算數據是控制輸送管道尺寸、供暖與空調冷、熱源容量和空氣處理設備能力的最直接依據,因此,正確地進行冷熱負荷計算是控制暖通空調系統節能設計的主要措施之一。在工程實例中,往往由于諸多原因無法計算出與工程實際完全契合的計算結果。因此,在進行冷熱負荷計算時應嚴格按照《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執行,提高計算的準確性,達到節能建筑標準。
2.2 暖回收裝置的設計
利用熱回收裝置使室內載熱、狀態等方面存在差異的流體實現濕熱、總熱的傳遞,這不僅可以縮減冷熱源的能源消耗,而且可實現對建筑室內空氣濕度和溫度的調節。另外,據統計空調負荷中30%至35%為新風負荷,而空調系統在運行的過程中為保證進度室內空氣清潔度滿足要求,會自動排出部分空氣,而且在此過程中對流入室內的新風要進行能量傳遞,如果將熱回收裝置中的能量向新風傳遞,則可有效的縮減能源消耗,新風負荷的縮減必然推動暖通空調機組的運行負荷降低,使暖通空調整體的經濟性和節能性都得到優化。現階段此節能優化設計手段在我國已經得到有效的開發,熱回收裝置也向多樣化的趨勢發展,如熱回收環、轉輪式換熱器、熱泵系統等,通過對此節能優化設計的經一步優化,將熱水系統和制冷機組有效結合,可直接利用回收熱量對生活用水進行加熱,不僅降低生活用水加熱過程的能源損耗,而且也保證了熱水加熱的實時性,現階段我國高層建筑中此節能設計策略應用較為常見,如深圳國賓公館等。
2.3 樓宇自動控制系統
為了降低實際運行耗能,在建筑暖通空調系統中應進行必要的監測和控制,設計時要求結合具體工程項目情況,通過技術經濟比較來確定具體的控制內容。根據這情況我們可以通過合理配置冷熱源系統的數量和容量及相應的運行策略,使設備的系統始終處于高效運行,對制冷主機、冷卻塔、水泵等大型設備設置變頻裝置,在機械通風的車庫設置一氧化碳濃度探測器控制通風機的運行,在采用全空氣系統的大空間人員密集區域設置一氧化碳濃度探測器調節新風量供給,對相應區域的負荷及空氣質量進行監測并按合理調整方式調整設備的運行,不僅能夠降低空調運行能耗,也能夠有效地提高建筑的能源管理水平。
2.4 改善圍護結構的性能,提高系統控制水平
引入以舒適度為評價指標作為空調系統的調控參數這一做法,不但解決了傳統設計僅考慮空氣溫度濕度不全面的弊端,更實現了大幅度節能的目標。舒適度評價指標是以熱濕環境研究成果為理論基礎,其內容是綜合考慮空氣溫度、濕度、風速、環境平均輻射溫度等對人體感受周圍環境舒適程度的影響,以此來調整室內熱濕環境參數。該種做法克服了傳統設計中空調系統對人體的作用不直接、當環境變化時對環境的調控不迅速、人體感到不舒適、空調系統的調控方式不節能等諸多問題,極大地提高了系統控制水平,盡可能降低空調系統能耗,實現節能環保。根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以舒適度為評價指標的設計方法比傳統設計方法節能約三分之一。
總而言之,隨著人們對暖通空調的需求量開始逐漸上升,建筑物的整體能源消耗不斷增加。為了實現節能降耗的經濟發展目標,建筑暖通空調行業就需要對暖通空調系統開展節能設計研究,通過先進科學的節能設計措施來降低暖通空調系統的運行能耗,同時為用戶提供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進而更好的滿足低碳經濟的發展目標。
[1] 伍小亭. 暖通空調系統節能設計思考[J]. 暖通空調,2012,07:1-11.
[2] 高志強. 對民用建筑暖通空調系統節能設計措施的探討[J]. 山西建筑,2013,05:190-192.
[3]駱東彬.暖通空調系統節能設計措施探討[J].建筑,2009,19: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