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康埠
增城市聯電供用電工程有限公司
?
關于電氣工程中自動化控制技術
黃康埠
增城市聯電供用電工程有限公司
摘 要: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許多科學技術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尤其是電子工程自動化水平得到了比較大的提高。在電氣工程中同樣被廣泛應用。然而,在電氣工程中,電氣自動化的應用依然具有一些問題,迫切需要對其不斷的改進與調整。本文簡單分析自動化控制技術運用理念及現狀,研究該技術在電氣工程中的具體運用,并提出該技術的運用前景。
關鍵詞: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技術
隨著電力發展取得的巨大進步,電氣自動化同時也取得了較為普遍的應用。由于電氣自動化在應用上所其具有的價值以及優勢,在電氣工程中同樣被廣泛應用。在此發展的大環境下,企業生產中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獲得了較大的改變,同時勞動的效率也在較大程度上取得了巨大的發展,進而極大的促進了企業的經濟效益提升。
1.1 現場總線控制
該理念是電氣工程中應用最有效、最廣泛的技術,根據電氣工程實際間隔制定措施,針對性極強。此外,技術還能有效控制成本投入,避免大量應用隔離設備。技術具有遠程監控性,在未來發展中可實現實時現場監控,通過不同系統監測功能的連接,形成自動網絡,進行全面監控。總線控制時應充分運用系統設計方法,合理選擇不同間隔的不同功能,并進行進一步設計。局部安裝時連接主要通過通訊設備,線纜使用量大大減少。
1.2 遠程監控
利用終端對其他設備加以控制,此為遠程監控。此技術能最大性突破來自空間的限制,優勢明顯,但有一定缺點,當處于信號較弱、通訊量大的地方時,功能明顯減弱,故考慮此技術更加適用于小規模、信號良好且通訊量小的系統。遠程監控已成為基礎技術功能,可大大減少使用電纜的數量,傳輸速度快。有資料分析,遠程監控較不適宜應用在全廠電氣工程中,適用小規模工程。
1.3 集中控制
在一個系統同一處理器中,匯集各種功能,并進行處理,此為集中控制。集中控制日常維護比較方便,且操作簡單,設計容易,能夠滿足日常工程需要,所需設備少,從根本上節約了成本,故應用非常普遍。集中控制對于促進電氣工程便捷維護及正常運行有重要意義。自動控制核心是處理器,其處理速度直接決定系統應用。目前,控制系統中加入了較多電氣設備,信息監控逐漸增多,線路復雜,投資增多。很多隔離刀閘輔助接點的位置錯誤,直接造成系統不能順利運行。而此技術能對復雜的接線方式進行檢查,應用較廣。
自動化控制技術以電子技術為基礎,處理能力強,芯片集成度高,當前在電氣工程中應用多為分布式控制,硬件電氣的自動化與電子信息技術管理之間互相促進,不斷發展。在現代電氣企業中,利用此技術,實現了遠程監控、大量數據處理和自動化執行等。在互聯網快速發展下,系統應用范圍逐漸擴大,促進進一步改革與發展。
3.1 電網調度
電網調度自動化系統包括大屏幕顯示器、計算機網絡、中心服務器、工作站等。電網調度實現自動化,對促進電網安全、經濟、優質的發電及供電有較大意義,可有效提高管理運行的水平,是促進電力管理現代化及生產自動化關鍵。自動化系統包括運動裝置及調度主站兩部分,作用有三:
(1)可實現電網運行經濟調度。在電網安全監控前提下,運用自動化技術調度電網經濟,使之降低損耗,節約能源,多發電,多供電;(2)可實時監控電網運行狀態,由調度人員對電網電壓、負荷、潮流及周波等進行監管與控制,觀測主設備工況指標及位置狀況,如熱、水等,確保負荷規定,保障居民計劃用氣、用水及用電;(3)處理及分析電網運行事故。產生電網故障及異常運行的原因較多,且復雜,事故發生非常迅速,如處理不當或判斷不及時,則可危及人身安全或設備安全。在自動化技術下,可及時處理及分析電網運行事故,并提供監控手段及處理措施,減輕事故危害,避免事故蔓延,并減少或避免再次發生事故的幾率。
電網調度自動化核心為計算機,按照結構不同分成信息收集、信息采集、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人機聯系等多個系統,通過計算機網絡連接整個系統,RTU負責電廠或變電站等站端電氣參數收集,經可靠通道將信息傳送到服務器、前置機等主站系統,向站端傳達主站控制命令,并對信息進行各項處理,如篩選和計算等,最終呈現給用戶,實現遙調及遙控。
3.2 變電站
在電氣工程中,變電站作為重要部分,自動化運行對完善電網調度的自動化有重要意義。傳統變電站日常監控、數據收集、信息反饋、分析整理等,都需人工操作,受種種因素影響,會出現人為差錯,使系統存在諸多隱患,危及安全運行。通過自動化完成繼電保護及遠動終端通信,實現運行綜合控制,從而進行遙信及遙測數據遠傳,并與控制中心實現遙調及遙控電氣設備,真正實現無人值守。
3.3 發電廠
發電廠DCS(分散測控)使用分層分布的結構,由OS(運行人員的工作站)、Es(工程師的工作站)、以太網、PCU(過程控制單元)等構成,其功能主要為信息收發,功能實現有兩個途徑:
(1)DCS向上傳遞部位不同的信息,由此掌握主機及工作站實施測控的現狀;
(2)DCS接收到下行指令后,對測控部位活動進行協調,實現全面控制。
此外,DCS因其具有儲存信息的功能,還能為問題部位診斷提供幫助。發電廠DCS中應用自動化控制技術,網絡結構得到較大優化,信息傳遞的速度加快,信息準確率高,控制更為準確。
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技術未來發展方向是更加智能、更加自動化。與IT技術互相促進,從而發展為光互式電力互感器、一次設備智能化及在線監測。光互式電力互感器在研制技術方面還有很多難題,主攻方向為兼容耐環境的程度及電磁絕育阿女。一次設備結構設計時,需要借助二次設備功能,大量節約電纜。在線監測一次設備,可延長保養周期,實現定期檢修向狀態檢修轉變,提高設備利用率,大大降低檢修成本。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腳步逐漸加快,電氣自動化工程在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要想保證電氣自動化工程控制的優越性,必須充分地創新技術,電氣自動化要實現統一管理。電氣工程中運用自動化控制技術,可實現自動化管理,并提高作業生產效率及產品質量,進而推動工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 石磊。李國棟. 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及設計[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1(20).
[2] 劉靜。竇心愿。曾現龍. 舞鋼1260m~3高爐電氣自動化控制系統的優化實踐[J]. 寬厚板. 2015(06).
[3] 文成。李興磊.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淺析[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 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