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林
旺蒼縣環境監測站
?
發展農村能源生態建設及節能減排的建議
趙慶林
旺蒼縣環境監測站
摘 要:伴隨著我國社會整體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對于廣大農村地區的節能減排工作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首先闡述了當前農村在能源生態建設與節能減排方面的現狀問題,其次就開展農村能源建設及節能減排的意義予以了深入分析,并最終就實施農村能源生態建設與節能減排,提出了創新發展觀念、改進能源技術、完善服務體系與機制等具體措施。最終希望借助于本文的研究,能夠為相關的農村能源生態建設及節能減排,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內容。
關鍵詞:農村能源;生態建設;節能減排
農村能源通常是指農村居民在日常的生產、生活當中所采用的能源,其中包含有各類生物能源,如秸稈、木柴等,以及近些年來所新興的太陽能、地熱能以及水電能等相關能源。實施農村能源生態建設,將適用于農村地區的各類節能技術予以大力推廣,對于能源的利用率及節能減排目標的提升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意義,應當引起人們的重視與思考,據此下文之中將主要針對農村能源建設與節能減排的意義,展開具體的分析與討論,并最終就相關的建議措施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內容。
1、農民環保意識差
在我國目前的廣大農村地區,依然普遍存在有“臟、亂、差”的環境現象,由于不具備有完備的基礎設施建設,對于日常生活當中所產生的各類垃圾、污水、牲畜糞便肆意堆放,產生了嚴重的成片化污染情況;另外大量的化肥施用,農藥噴灑及污水灌溉等問題,致使農村地區的土地污染問題,已經嚴重的威脅到了農作物的正常生長,食品安全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與壓力;農村地區的供水保障不足,水污染嚴重,飲水安全受到了極大的威脅。
2、農作物資源利用不足
在大量的農村地區,尤其是每年秋收之后大量的麥田秸稈被焚燒,尤其是直接在田間地頭燃燒不僅會降低對能源的利用率,同時也會產生嚴重的大氣污染,這對于生態環境將會產生直接性的破壞。
1、拓寬農村能源生態建設功能及領域
近年來,我國政府大力推進農村能源生態建設,力推創新型的發展與應用,努力實施循環經濟與生態農業建設,以促使城鄉建設能夠達到一體化的程度,在此過程當中對于各類節能減排工作措施的綜合運用,持續的進行技術改進與創新,促使能源生態建設的載體得以拓寬,增強對于節能減排實施情況的日常監管,不斷的總結與推廣沼氣能源建設,將家禽養殖、沼氣生產、蔬菜種植有機的結合起來,以促使能源生態的建設推動生態養殖的發展。實施農戶建沼氣、太陽能利用以及預制節能炕等相關工程技術的試點推廣,來促使能源利用能夠與生態環境的建設有機的結合起來,推動社會、生態與經濟效益全方位的統籌兼顧,采取政府搭橋,促進企業與農戶直接合作,穩步推進農村能源生態建設的良性發展。
2、提高清潔能源的有效供給
緊緊圍繞對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目標的構建,可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積極的開展對沼氣、太陽能、秸稈資源等生物質能的充分應用,從而促進農村能源消費結構的全面升級與改造。并且將秸稈應用于沼液氣化,產生出相應的沼氣,并采用零污染的太陽燈等可再生清潔能源能夠顯著的降低農村地區的環境污染,保護當地的大氣環境,通過此舉不僅能夠改善農民的生活能源應用問題,同時也能夠達到對生活環境的美化效果。
3、提升農民收入與生活質量
廣大農戶在采用沼氣之后,并且還能夠將其中所包含的沼液及沼渣等物質,應用于農田土地的耕種當中,這些物質均為質量上乘的有機肥料,沒有化學肥料的污染殘留物質,同時也能夠降低在農業生產過程當中的農藥應用量,一方面能夠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另一方面也能夠提高農產品質量與收成雙豐收的效果,正所謂一舉多得。大力開發推廣以沼氣開發及應用為主要方式的能源應用新模式,將沼氣生產當中所產生的各類物質開展技術攻關,將其應用于農業生產當中,進而推廣對于純天然、無公害農產品的生產,能夠實現對于農業生產的附加值的提升,這對于促進農民與農業增收均具有十分顯著的作用。促使農民能夠享受到現代化的先進生產與生活方式,提升農民的生活質量與健康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
1、創新發展觀念
當前,廣大農村地區所開展的能源生態建設,在社會上所引起的關注程度已經越來越廣泛,這對于農村能源生態的建設而言,不但是重要的發展機遇,同時也是巨大的挑戰。在應對新形勢、新要求之時。我們應當選用一個更高且更加全面的角度去思考與觀察,同時逐漸的引導農村能源的建設能夠健康、良性的可持續發展。此外,還應當盡力的挖掘農村能源生態的建設潛力,不斷的拓寬農村能源生態建設的領域范圍,增強對于沼渣、沼液的全方位應用,并且在太陽能技術的實際應用過程中,要不斷的增強對于光熱、光電等相關技術的應用,并促使將更多新產品的應用及推廣,能夠運用到農村地區的日常勞作生產活動中。
2、改進能源技術
要更深入的改進農村能源技術,并提升相應的技術應用能力,尤其是要加強對于秸稈生物的氣化,建設規模更大的沼氣工程項目,提高對于太陽能、光電等相關技術的科技研發力度,以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取得可被廣泛應用的技術,不斷的增加對于技術試驗的推廣與應用,加強能源技術的科技水平含量,提升能源項目的建設能力,并不斷的深入改進農村能源產品的工程質量檢測標準與體系。
3、完善服務體系與機制
在開展農村能源建設以及管理工作之時,基礎建設是核心,服務管理是關鍵。要切實落實好在農村能源建設過程當中對于服務理念的執行情況,將物業強化服務落實到具體的實際工作當中。將農村的能源服務體系建設與農村能源建設的長期發展,予以科學的協調與落實,不斷的培育出相關的農村能源服務組織,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鼓勵相關的農村組織,能夠開展多種形式的能源生態建設,主要可采用個體承包、股份合作等多樣化的服務體系,大力扶持農民自建合作社,以促進農民實現自主管理并提升其自我服務能力。進一步夯實農村能源生態建設的隊伍管理水平,加強人員綜合素質。
實施農村能源生態建設,推廣各類適用于農村生產、生活當中的節能技術,廣泛的開發運用清潔能源,是推動農村節能減排的重要措施手段。不斷的增加科技研發的力度,推進各類實用技術的全面運用,同時在日常管理方面來著手,必將促使農村的能源生態建設能夠取得新的進步。
參考文獻:
[1]華永新.參與式發展理論在農村能源生態建設中的應用探討[J].可再生能源。2015(5).
[2]趙興泉.發展再生清潔能源建設生態富民家園——浙江農村能源生態建設的實踐和探討[J].中國沼氣。2014(1).
[3]全國農村經濟動態監測點浙江省開化縣發改局.從農村能源建設著手來提升農村生態品位——開化縣寺塢村農村能源生態建設事例[J].農業工程技術·新能源產業。2013(1).
[4]陳艷.新型城鎮化進程中杭州農村能源生態建設發展之路[J].農業工程技術·新能源產業。2013(6).
[5]孫貝烈。佟忠勇.遼寧省農村能源生態建設產業化現狀及發展對策[J].農業經濟。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