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佳
杭州華清旅游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竹子的園林景觀中的運用
孟 佳
杭州華清旅游規劃設計有限公司
竹子四季青翠,亭亭玉立,凌云虛心,高風亮節。許多竹類植物,其稈形,稈色,葉色,筍體等形態奇異,可供觀賞,是理想的圃林綠化、美化材料。以竹造園,竹因園而茂,園因竹而彰;以竹造景。竹周景麗活,景因竹而顯;從古至今。竹類以其獨特優勢在中國園林景觀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以竹造園,竹影紛披疏落,畫意盎然;以竹造景、借景、障景、點景、框景、移景,組成的美景如詩如畫,且砜格多種多樣。如竹徑通幽、竹亭閑適、竹圃綴雅、竹周留青、竹外怡紅,流水竹影等景觀,創造了高雅幽靜的意境。本文探討研究了竹子在園林景觀中的運用。
竹子;園林景觀;運用
縱觀綠色園林生態城市、現代園林規劃設計及藝術,其主要依托各種植物進行創造景觀。生態園林理念的提出,著重強調了景觀建設須回歸自然、注重和諧及優雅,對提高宜居性具有積極的意義。通常,森林由竹林、喬木林兩類構成。較眾多森林植物而言,竹子在觀賞價值方面存有不可比擬的優勢:風格美、色彩美、形態美等。竹子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極大地增強了其的活力、美觀。竹子在中國分布量大、品種多樣,遍布我國各大公園。
竹文化是以竹為載體的中國傳統文化。竹文化的發展與竹子的園林造景相互襯托,相互促進,可謂登峰造極。竹子挺拔修長的身姿和深邃的文化內涵,引得文人墨客紛紛吟詩作對,揮灑丹青,來頌揚她。而通過詩文、書畫,人們也可以領略到竹子之美,來將其借鑒到竹子造景之中。
在中國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已經反映出竹子的使用,確切記載源于仰韶文化。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發掘了距今約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遺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認出"竹"字符號,說明在此之前,竹子已為人們所研究和利用,也即是中國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歷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時器時代。漢字起源于原始社會崩潰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號則應在此之前就已出現了。在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縣河姆渡原始社會遺址內也發現了竹子的實物,可見在原始社會時期竹子和人們的生活有了密切關系。因為只有竹子已為人所用,才須為其創造一種文字符號來表示。
中國為世界上竹類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我國目前自然生長竹類植物達39個屬,500余種,分布面積700多萬m2。由于我國疆域迂闊,經韓跨越度較大,因此呈現出多種多樣的地貌和氣候特征。由于竹類植物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因而在我國,秦嶺-淮河一線作為現代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竹類資源分布主要集中在分界線以南地區,分界線北的區域只有少量竹種分布及小片人工栽培竹林。從總體上看,我國除東北的黑龍江、吉林,北部的內蒙古義及西北的新疆沒有竹林分布外,其余27個省均有竹林分布栽培,其分布東起臺灣,西至西藏,南至海南島,北達黃河流域。
3.1 移竹當窗
移竹當窗是透過花窗、空窗、漏窗欣賞竹景的做法,窗作為取景框,將竹景引入到另一個空間,形成如畫的美景,增加了景觀的層次感,是蘇州古典園林取景之常見手法。關于框景手法的描述,最早是由明末清初的李漁在《一家言》中提到的:“借景之法,乃四面皆實獨虛其中,而為便面之形”。框景是時刻變化的,竹景隨著觀賞者的移動而變化。西方近代建筑理論推崇“流動空間”學說,其主旨在于把空間看做一種生動的力量,而不是消極靜止的存在,在空間設計中追求連續變化的運動,杜絕孤立靜止的呆板組合,和框景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3.2 空間的穿插
分隔的手段能使空間呈現多樣化,但要創造出富于變化的空間感,空間的穿插與流通更為重要。半敞半合、半掩半映空間的相連續和流通會使空間的整體富有層次感和深度感,再穿插部分開敞或隱蔽空間,那么無疑此園林在空間上是相當成功的。首先,觀賞竹布局應用講究疏密有致、自然錯落,在有景可借或需大的開敞空間的地方,稀疏植竹,運用地被竹或小灌木狀竹以保持視線通透。其次,竹景可以引導游人進出相互穿插的空間,如在門洞旁植竹,半遮半掩,卻又起到了提示的作用,這就是觀賞竹造景的美妙之處。
3.3 竹籬
在園林設計當中,花木與建筑兩者在空間與形態上的互補,營造出人工與自然的差異對比。將翠綠的秀竹種植于亭臺水榭之間,能夠達到烘托色彩,美化建筑的效果。在常用的景觀設計手法當中,通常用鳳尾竹、紫竹、方竹與假山混搭,借用生態的多樣性,豐富竹林的色彩,營造更為舒適宜人的環境,形成層次較為豐富、類型多樣的景色。綠籬是園林景觀中最常見的配置形式,具有悠久的應用歷史,而竹籬則是綠籬的主要形式之一,多以自然式為主。 竹子枝葉繁茂,生長快速,竹籬的布置既美觀實用,又可以起到防噪防風、隔離降塵的生態作用。竹籬布置用竹多采用孝順竹、鳳尾竹、小琴絲竹等中小型叢生竹。
3.4 竹子盆栽
盆栽為觀賞植物 在縮龍成寸、聚景于缽的盆景中,竹是極佳的品類。納小竹三、五枝于一小盆,并配石景造型,則可充分表現自然空間的抽象美,展現出一幅立體的風景畫;也可在盆竹中栽松、梅,使成“歲寒三友”。
3.5 竹制品
在園林景觀中可以利用竹制品,可以在涼亭中擱置竹椅,所有的指示標識用竹標識代替,垃圾桶也可以選用竹制垃圾桶等,使得園林設計在實用的基礎上,具有相應的美感。
總而言之,如何在景觀設計中表達和傳遞給參觀者竹隱喻思想是設計師的任務,只有立足于對竹隱喻的理解,以及結合場地情況,應地制宜,才能達到竹隱喻思想的和諧體現。一直以來,雖然竹隱喻思想有非常廣泛的認知度,但是景觀設計中竹隱喻思想應用還存在不足,很多設計缺乏竹隱喻思想認識層面的考慮,設計作品缺少思想深度,仍需要不斷改善。
[1] 顧菡嬌,高璜,陳伏生,張文根,卜文圣,楊光耀,王海霞. 竹子觀賞特性及其在園林景觀配置中的應用[J]. 南方林業科學,2016,05:61-64. [2] 張婧. 北京園林中竹類植物應用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16.
[3] 高慧. 江南園林的營造方法在住宅區景觀中的應用研究[D].湖北工業大學,2016.
[4] 孫巨淼. 竹文化及竹子在園林造景中的應用[A]. .《浙江園林》2016年第二期[C],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