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瑞麗
揚州市江都區退休職工管理服務中心
試論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斷保問題
丁瑞麗
揚州市江都區退休職工管理服務中心
本文闡述了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斷保的危害,對斷保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同時也提出了斷保問題的應對策略。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斷保問題
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勞動者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或因其他原因而退出勞動崗位后的基本生活保障。由于職工觀念意識淡薄以及企業重視程度不夠等原因,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斷保問題普遍存在,長此以往,不僅將嚴重影響社會養老事業的可持續進行,而且會直接損害“斷保”職工的切身利益,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沒有保障,勢必激化社會矛盾。這需要政府、企業以及職工等各方人員的共同努力與協作,保證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費按時足額繳納。
社會關系穩定、和諧是社會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通過實行社會養老保險,建立起穩定的社會養老保障體制,可以使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對社會的穩定具有積極的作用。但是,如果企業職工在職期間,出現斷保問題,一方面會導致企業職工退休后,其基本養老保險待遇水平顯著降低,企業職工利益受到嚴重損害,為社會增加了不安定因素;另一方面退休職工日益增多,退休待遇大幅增長,在職職工斷保勢必會造成社會保險基金收入減少,社會保險基金支付壓力過大,也會為養老保險基金的收支平衡帶來不利影響,這就會與國家所推行的社會保險政策相違背,對于社會穩定和諧發展十分不利。
2.1 體制改革深入進行,違規政策滋生斷保
當前,經濟體制改革正在不斷深入,由于經濟結構、所有制結構轉型加速,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的數量飛速增加,受地方保護主義和片面政績觀的影響,不少地方政府縱容私營企業老板不繳或少繳部分職工社會保險費,以規避大部分人參保;以不納入社會保險費用為參與投資的優惠條件,一些大型企業也不乏存在“逃保”和“避保”問題;中小企業、靈活就業人員更廣泛存在這類問題。另外,有些企業職工由于沒有意識到接續保險的重要性,自我保障意識不強,在企業改制時,自然選擇一次性買斷工齡、停薪留職,這就直接導致企業職工斷保現象進一步加劇。
2.2 缺乏監督機制,管理手段弱化
控制斷保的措施難以硬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法律基礎性的因素,同時制度設計本身的問題可能是主因。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還不夠完善,加之管理手段弱化,社會保險基金征繳部門、經辦機構及執法部門之間責任不清,分工不細,管理不到位、不精細,缺乏有效的聯動監督機制,形成扯皮、違規等問題,給部分企業提供鉆空子的機會,少繳、斷繳養老金現象時有發生。另外,社會保險金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管理格局尚未完善,收支運行機制透明度不高,也不利于社會民眾媒體監督。
2.3 參保意識淡薄,嚴重影響參保率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因為經營狀況不佳,會不愿意為職工繼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很多私營企業認為為職工繳納養老保險金是一種無效投入,不愿意為企業職工繳納養老保險金,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企業職工以靈活就業人員的身份參保,但是由于其自身工資水平有限,因此在繳納養老保險金后,其生活質量就會受到很大影響,這就造成有些職工只繳納15年后就不再繼續繳納養老保險費。有些企業認為技術管理人員能夠為企業帶來較大經濟效益,而一線工作人員產生的效益比較少,因此,只愿意為技術人員繳納養老保險金,而企業職工自身參保意識不強,也不愿意繳納養老保險金個人8%的那一部分。企業與職工參保意識的淡薄,導致斷保現象不斷發生,嚴重影響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率。
3.1 加大社會養老保險知識的宣傳力度
針對目前存在的對養老保險制度以及繳納養老保險金政策相關規定和精神問題的不了解和誤解,有關部門及工會組織應充分應用電視、廣播、報紙、報刊、網絡等媒體平臺,公開、全面、準確地宣傳解讀。通過宣傳教育,使企業職工能夠意識到繳納養老保險金是國家為了保障企業職工老年生活,避免老年風險的一項十分重要的社會保障制度。
3.2 建立多元化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推行彈性繳費制度
要逐步改變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的單一繳費制度,要適應多層次就業人員的基本需求,建立起多元化、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要逐步推行彈性繳費制度:(1)已經連續繳費15 年,但是還沒有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并且出現中斷繳費的問題,則其在退休時,養老保險金待遇也會相應的減少,為了有效避免出現上述問題,應該加強政策引導,盡量避免出現中斷繳費人員。(2)一次性買斷工齡,或者與企業解除勞務關系的人員,可以在選擇發放安置費用以及事業保障金的同時,一次性繳納全部養老保險費用,這樣其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依然能夠依法享受養老保險金待遇,保障其老年生活。(3)對于斷保人員,還應該綜合考慮其個人經濟收益情況,根據不同標準分檔繳納養老保險金。
3.3 強化養老制度、政策管理和法律體系建設
要加快養老保障立法建設,出臺與法律相配套的規章制度體系,將養老保險制度納入以法監管的軌道。當前,要強化對企業繳費情況的執法監督和稽核工作。政府應該對企業繳費實際情況加強監督和審查,重點稽核對象是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金繳納人數以及繳費工資基數,應該加強養老保險費征繳管理,并且結合實際情況適當增加征繳力度。促進養老保險基金征繳社保機構與稅務部門之間的聯動作用,確保養老保險金能夠及時征繳。
3.4 加大經辦機構建設力度,提升執行能力
強化基金征繳工作的執行能力,可以考慮用垂直管理替代當前的屬地管理體制,不斷提升經辦機構能力。制度的全覆蓋不僅有利于緩解養老保險金的財務壓力,為基金提供新的資金來源,更有助于實現“老有所養”的制度目標。各級地方政府應該加大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建設力度,推進社會保險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對此,應該做到以下兩點:(1)綜合考慮社會保險部門的實際工作量和工作強度,適當增加工作人員數量;(2)增加社會保險方面的經費投入,促進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信息化建設,保障經費的順利支出。
3.5 要完善退休待遇的計發辦法
企業職工繳納越多的養老保險金,則其在達到退休年齡后,就能夠依法享受更多補貼,為了保障這一原則,不僅需要優化計算指數,而且還應該重點強調養老保險金繳納年限在養老金計算中的重要作用。在計算基礎性養老金時,應該依據企業職工繳納時間的長短,適當調節計算系數,這樣才能強調突出養老保險金繳納年限的重要作用。
總之,職工養老保險是社會養老保險的重要組成部分,職工養老保險發生“斷保”,關系民生、關系社會和諧穩定。另一方面,政府要切實加強養老制度、政策管理和法律體系建設,促進社會保險基金規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管理。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應該意識到為職工繳納養老保險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企業職工應當樹立權利和義務對等的理念,在享受社會保險的同時,要依法按照相關的規章制度繳納自己應當繳納的費用,積極配合單位進行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為養老保險改革履行自己應盡的義務。
[1]李洪剛.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工作若干問題的探討[J].工業,2014 (09):66.
[2]于國禎. 養老保險繳費中斷的原因及對策[J]. 勞動保障世界,2013(03).
[3]李娟.我國基本養老保險逃費問題及治理對策探討[J].科技信息,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