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占魁
吉林省白山市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長白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淺談玉米栽培技術
王占魁
吉林省白山市長白朝鮮族自治縣長白鎮農業技術推廣站
隨著國家的不斷發展,對農業的扶持力度也越來越大,中國農業得到飛速的發展,作為我國主要栽培作物之一的玉米,其種植面積僅次于小麥和水稻,越來越受到農業專家的重視,如何提高玉米生產的標準化、規模化、專業化水平,改進玉米的栽培技術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玉米栽培;技術
玉米相對于其他農作物而言,其品種類型較多,雖說這是玉米的優勢,但不同品種有不同的優缺點,每一個品種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所以說,在對玉米品種的選擇上面就必須要合理,要選擇適合本地生長的優良品種,因地制宜,才能達到增加產量的目的。
選種的第一原則就是因地制宜,這不僅是玉米選種的第一原則,也是所有作物選種的第一原則,選種必須因地制宜,不能存有僥幸心理,使用未曾用過的品種,以免造成減產。在因地制宜的基礎之上要選擇抗病蟲害能力強的品種,降低將來發生病蟲害的幾率,也就是保證了玉米的產量和質量。最后盡量選擇生命力旺盛的品種,抗逆性強的品種,同樣也可以降低玉米后期的抗病蟲害能力。所以合理選擇玉米品種是非常一個關鍵的環節。
土層深厚、物理性狀好、有機質含量高、保水保肥性好、土壤呈中性或偏酸性的黑鈣土和砂壤土對玉米生長發育比較有利。滅茬整地,通過機械滅茬還田和部分秸稈粉碎還田,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通過平整土地和耕深25~30 cm,打破犁底層,促進根系的發育。疏松深厚、上實下虛的土壤耕層,為實現玉米高產創造前提。要獲取較高的玉米產量,就要施入相對較多的肥料。因此,采取較為傳統的三犁川打壟方式成壟,可以保證肥料深施,避免肥料多、種肥隔離近而產生燒種燒苗、缺苗斷條現象。
選擇合理恰當的玉米品種后,種植栽培要協調好玉米群體與個體之間的關系,同時還要確保地上部和地下部、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間的矛盾,這就是玉米從苗期到成熟期的合理密植。同時要使群體發育適度,而個體發育良好,合理積極的利用土壤和陽光的作用,科學理的密植,提高玉米的產量。還要根據不同的玉米品種和土壤等狀況來制定不同的密植方案,這樣才能合理科學的進行栽培。
合理密植就是處理好個體和群體之間的關系,達到玉米高產增收的效果,所以合理密植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不能隨意播種。
出苗后及早做好間、定苗工作,盡早間除叢苗,在5葉期一次性定苗。注意留苗均勻,去弱留強,去小留大,去病留健,定苗時可結合株間松土,消滅雜草。若遇缺株,兩側可留雙苗。
早施苗肥,使基苗肥的氮素施用比例達到一生氮肥總量的50~60%,苗期用肥占5~10%,中期要重施穗肥,占40%左右,如生長后期發現脫肥,可趁下雨時隨水補施尿素5~10kg作粒肥。
拔節至抽雄這一階段是玉米對水分較敏感時期,大喇叭口期是雌穗小花分化發育的關鍵時期,進入玉米需水臨界期,應注意保持土壤濕潤,必要時需進行溝灌。抽雄散粉至抽絲也是玉米對水分最敏感時期,如水分供應不足,會抑制花絲伸長,推遲抽絲,使雌穗不能正常受精結實。玉米開花到成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50%~55%,特別是抽穗開花期對水分反應敏感。此階段玉米生理活動旺盛,干物質積累最多、最快,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養分。這時適時灌水,不但可以促進開花受粉,減少禿頂缺粒,又可以促進大量氣生根的生成,對提高玉米葉片光和強度,增加粒數、粒重,增強玉米抗倒伏能力,防止后期早衰都有重要作用。
5.1 苗期
苗期主要是根系的生長,地上部分也只生長根、莖、葉等營養器官,此期的主要任務是查苗、補苗,如遇缺苗要及時補栽,人工補種,當幼苗長至三至四片葉時間苗,待長到四到五片葉時定苗,此期要結合定苗施一次攻苗肥,在間苗、定苗的過程中要剔除弱苗、病苗,保留生長均勻一致的苗,以保證幼苗長勢均勻一致。
5.2 分期追肥、及時中耕
在施足基肥的基礎上,及早追肥,確保玉米植株健狀生長,從種子發芽到三葉期,幼苗所需養分由種子供應即可,到了五葉期要結合定苗施攻苗肥,此時要及時進行中耕,因中耕有利于提高地溫,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透氣性,促進根系發展,有力保證了幼苗生長,以后在拔節期、大喇叭口期要結合松土、培土,中耕除草進行追肥,因根系已經逐漸加深,所以要盡量深施。
5.3 綜合防治病蟲草害
一是在播種前用溴敵隆、甲六粉防治田鼠;二是在大喇叭口期用殺蟲雙大粒劑點心防治玉米螟、粘蟲;三是用井岡霉素防治紋枯病,用多菌靈、托布津防治大小葉斑病;四是在蓋膜前用“禾耐施”進行化學除草。五是大喇叭口期(抽雄前7天左右)畝用烯世寶1支調控株高。六是搞好去雄剪雄和人工輔助授粉。
玉米病蟲害的種類較多,一旦危害玉米很可能造成減產,玉米的病蟲害防治也是保證玉米高產的關鍵環節,提醒農戶一定不能掉以輕心,以免功虧一簣。
6.1 病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紋枯病、黑粉病、和大、小斑病等。
防治方法:可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霧防治紋枯病和葉斑病。黑粉病的防治,可采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克,加50公斤種子拌種預防。如發現田間有發生黑粉病的植株,應急時拔除。在葉斑病發病初期,及時摘除下部2~3片病葉。
6.2 蟲害防治
蟲害以玉米螟為主,玉米螟的防治應掌握在心葉末期,可用菊酯類農藥對水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劑1000倍液,摘掉噴霧器的噴頭,將藥液噴入心葉叢中。對于蚜蟲,抽雄和剪雄在一定程度上可減輕其危害,也可用40%樂果乳油或10%吡蟲啉1000倍液噴霧防治。
玉米一般是以籽粒為產品的作物,成熟期的標準也應以穗部和籽粒為主。果穗莖葉松散,籽粒內含物已經完全硬化,指甲不易掐破。籽粒表現明亮的光澤,靠近胚的基部出現黑層。這時玉米正處于蠟熟結束,是收獲的最適期。
[1] 張福鎖,米國華.高產高效現代農業之路探索-中國農業大學吉林梨樹基地“農戶玉米高產高效竟賽”紀實[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2.